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新疆旅游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心路偶憩 收藏:0 回复:0 点击:4361 发表时间: 2014.07.02 11:40:19

湘西游印象——凤凰古城


  湘西游印象——凤凰古城
  
   来到凤凰古城,是我湘西游的意外收获,本意是和爱人去体验张家界的山水,但参考了旅行社各类四日游路线安排,最后一天几乎都有凤凰古城。旅行社人员一再劝告我:凤凰古城是中国最美的小城,光是夜景就值得一看,更不要说白天泛舟沱江,体会那古朴和宁静。爱人也早就对这座沈从文笔下的“烟雨边城”向往已久。于是,凤凰古城就成了我们湘西四日游的最后一站。
  
   张家界的奇峰幽谷那让我和爱人心神激荡,在三天的游览中,我们似乎脱离凡尘到了仙境,带着这样的心境来到凤凰古城,看着古朴的城墙、民居,来往穿梭的人流,居然有种重回人间的感觉。
  
   旅行团到达凤凰古城已是傍晚,夜晚的时间由游客自己安排,悠然的在沱江边、古城墙下漫步,欣赏沱河两岸古朴的吊脚楼、绚丽的灯光,是游览古城必不可少的内容。在沱江边抬头远眺,四面重山叠嶂,古城就在其间,在我的想象里,或者说在我的希望中,古城应该是寂静和朴实的,在这种偏远、封闭自然环境下,年轻人大都难耐寂寞,离开大山寻找外面的精彩世界,只有老人、妇女和儿童守着这里的原始气息,在悠闲中打发时光。作为远道而来的旅行者,这里应该是远离喧嚣、放松心境、寻求宁静的理想所在。
  
   但沱江两岸的景象轻松地就推翻了我的预想。对于凤凰古城而言,偏远和封闭的仅仅是地域,现代气息已经侵袭和融入了这座山城。两岸来来往往的大都是年轻人,穿着和言行显得时尚且新潮;岸边的迪吧、歌厅不在少数,透过朦胧灯光笼罩下的窗户,不时传出来喧闹的音乐、吵杂的歌声、以及斑驳晃动的身影,这一切与古朴的建筑、宁静的沱江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据说古城居民一半以上是苗族人,印象里那复杂的银制头饰和布满刺绣的苗服在城里却没有看到,让我无法感受古城那特有的民族文化气息。
  
   古城也没有完全消逝其民族特色。最显眼的是沿江那一座座苗族、土家族风格的吊脚楼,楼的一侧以江岸为基,临江的一侧由一根根长长的木桩支撑,据说可达数十年乃至上百年不腐朽。这些杉木“腿”立于江水之中,将高低错落的楼体和碧绿的沱江水连在了一起,似乎是为了应付危房而临时搭建的支承点,显得有些随意和凌乱,却有一种与山水自然相调和的意境。
  
   天色渐暗,夜幕降临,沱江两岸的灯光渐渐亮了起来,我和爱人找了一家菜馆临窗而坐,点了青椒腊肉和素炒竹笋两道湘西特色菜,配上两份米饭,一边就餐,一边欣赏和谈论着沱河两岸美丽的夜景。在两岸各种形状的建筑上,以及跨江的几座桥梁上,安装着着五颜六色的彩灯、形状各异的霓虹灯,以及明亮耀眼的投光灯。古城的灯光夜景显然是经过了精心的规划设计,灯光的强弱、色彩的变化都恰到好处的勾勒出建筑、桥廊那明朗的线条,清晰地层次。夜空漆黑一片,不见一丝星光,越发映衬出灯光的绚丽,灯光映照着江水,江水缓缓流动着,摇曳着灯光的光影,就像是漫天的繁星洒落在沱江里,将江水点缀的五彩斑斓、流光溢彩,使古城在绚丽中透露出几份神秘。爱人感叹到:“沈从文笔下的烟雨边城是这样的吗?倒像是个不夜城,哪有一丝朦胧和宁静的感觉。”我不由得笑了:“要怪只能怪时代变化太快,我们在寻找幻想中的世外桃源,但世外桃源也向往现代时尚的生活啊。”
  
   这霓虹变换的色彩和纷繁嘈杂的音响构成了沱江两岸的夜景,但却不能代表古城那固有的文化和深邃。在一处不起眼的城墙根下,有几个给人画素描像的绘画者,他们应该都过了而立之年,没有年青人的新潮,也没有老年人的沧桑,更没有一些所谓艺术家那标新立异的服饰和精心修理的长发,但笔下那精准、传神的作品却印证出他们绝对与众不同。他们全神贯注于创作中,旁人的议论、灯光的绚丽、水声的潺潺、音乐的嘈杂,一切和他们都毫无关系,他们似乎和背后的古城墙融在了一体,成为印证古城文化的符号。我心怀钦佩、仰慕之情感受着这一氛围,却忘了留下一张影像。
  
   第二天清晨,我们早早醒来,随着导游又来到沱江边。天阴沉沉的,像一块灰色、潮湿的幕布,在我们头顶压了下来,伸手似乎就能拧下水来。沱江两岸很安静,居民大都还在沉睡,部分吊脚楼内的灯光从窗户内照了下来,如霞光一样,洒在晨雾弥漫的江面上,将缓缓流动的江水晕染的如梦如幻。我们沿着一条蜿蜒狭窄的水上浮桥过了沱江,在江面上仰望,两岸的建筑在朦胧中呈现出明朗的线条,流露出古雅、沉静和矜持。
  
   很快,雨下了起来,雨丝非常小,打在脸上恨柔滑,那清新凉爽的感觉让人不舍得打伞,就想置身于这细雨之中,融入这烟雨蒙蒙的气氛里。透过细雨斜织的绢帘临江而望,一切山、楼、桥都朦胧在浅灰色的印象里,犹如浮在仙境的琼台玉宇,使古城幻化成一个缥缈的梦境。爱人兴奋了起来:“这才真正是沈从文笔下的烟雨边城啊。”
  
   过了沱江,进入了古城区,古城街道地面均用条石砌成,小巷则由不规则的石板铺就,那些被磨得光滑明亮的石板和石阶,在无声的诉说着历史的古老。街道和巷道两侧豪宅大院与平房木屋并存,屋顶飞檐纤细高挑,如展翅预飞的凤凰,使古城在稳健和凝重的气氛中透漏出轻灵与优雅。
  
   不知是凤凰古城那独特的山水孕育了杰出的人才,还是杰出的人才使得凤凰古城声名远扬,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吧。小小的一个古城,居然名贤辈出,民国第一任民选内阁总理熊希龄,文学巨匠沈从文,国画大师黄永玉等均出生在这里。探访他们的故居,必然会帮助我们探究、了解古城的人文底蕴,面对这些真正有历史、文化内涵,值得用心去感受的场景,游人却大都显得很不耐烦,导游的介绍也简短且急促,很快,大家就开始了泛舟沱江的活动,随团旅游的脚步总是显得那么匆忙。
  
   或许只有泛舟沱江的时候,才能真正感受到古城的缓慢和悠闲。此时,蒙蒙细雨早已停下,晨雾也渐渐变得稀薄和透明,远山也显出染着红晕的绿色。沿江吊脚楼和塔桥亭台一起倒映在琉璃色的沱江中,仿佛在与江水一起慢悠悠的流淌着。乘船顺流而下,犹如徜徉于画廊之中,木舟的船桨划破江水中那混沌、凝重的倒影,泛起阵阵水波,发出哗哗的水声。绿色的波纹闪着光泽一圈圈荡漾开来,水中的倒影也伴随着水波破碎、分散,又浮动着慢慢的聚会在一起。作为游客,我倒希望自己能和眼前的景致一样,也缓慢和悠闲一些,充分去感受荡舟的心情,认真欣赏江水和两岸的美景。
  
   伴随着高亢嘹亮的歌声,一艘蓬船迎面缓缓划了过来,船头一个身着艳丽苗族服饰的姑娘在唱着民歌,并不时微笑着向游客们打招呼:“那个哥哥能对上小妹的歌,我就跟你走噻。”姑娘的热情大方引来了我们一片掌声和欢笑。
  此时,游客们愉悦的心情应该达到了高潮,苗族姑娘优美的嗓音在江面上荡漾,载着鱼鹰的渔船静静停泊在江水上,江水中的水草在柔波里轻轻的摇猗,均给沱江增添了一份野趣和诗意。带着寻求宁静的心态,我的视角总是有些挑剔,这所谓的野趣和诗意,怎么看都如同眼前的景象一般,更多地是一种表象,难以经受深思和细究。
  
   沱江水的绿色不是因为清澈,而是源于浑浊;据说江水里已经几乎没有鱼了,那渔船和鱼鹰,就像演唱情歌的苗族姑娘一样,只是做给游客看的一种摆设;而民歌、尤其是情歌,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真挚、朴实的情感,那应该是在山林中,溪水边,苗族和土家族青年男女们,带着满腔热情和一丝羞涩,用歌声相互表达自己的爱慕,那份情感就好比群山般厚重,溪水般清澈。但现在这一切都成了招揽游客的商业之举,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展示了地域、民族的文化,但歌声中已经缺少了真挚,笑容里没有了纯真和天然的气息。
  
  
   人们在旅途中寻求着期望中的宁静,希望这种宁静能够来自沉静的山,秀丽的水,来自自然环境所孕育出的真挚与淳朴。追求宁静视乎成了一种时尚,成为抒发对现实无奈、表达心境超脱、远离尘世责任的一个优美的臆想。为此,旅游成为了一个很好地选择,能给我们带来心神的轻松和愉悦,也能带来心灵的感知和升华,但旅游就是旅游而已,我们需要有发现美的眼睛、感悟现实的心灵,但无需背负世俗下心神的疲惫。就如这凤凰古城,当我慕名而来,却为眼前的现实和初衷相悖而痛惜时,何曾又反思过自己的内心,一切虚无和浮躁均来源于功利,盛名之下的凤凰古城又何尝能够回避。带着被喧嚣和浮躁侵蚀的心理,如何能感受到自然的宁静和淳朴;带着逃避世俗责任的心态,又如何能在历史、文化气息中有所体会和感悟。我们需要寻找的不仅仅是宁静的环境,还有自己平和的内心。
  
   畅游过沱江,临高而望,清晨那笼罩古城的朦胧色彩早已消逝的无隐无踪,在四面苍山翠岭的掩映下,古城那由城楼、民居构成的青灰色基调愈显突出,天空一片明朗,白云懒散的悬在碧空中,江面也变得开阔起来。告别凤凰古城,我走出了自己的环境,但能够走出自己的内心吗。


原创[文.心路心语]    收   藏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