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记忆中,自打记事起"吃水坑"就在那里,紧挨着连里俱乐部正门的南面。所谓的"吃水坑"就是供应全连几百号职工,家属,男女老少吃喝之用的大"渗水坑""涝坝坑".是父辈们用铁锨,一锨锨,一层层挖出来的,深大约有四,五米,面积有半个篮球场那么大.那时候地下水位高,也没有污染,随便向下挖几米就能冒出清澈甘甜的地下水,那时候,没有见过自流井,也不会做自来水的梦,全连吃喝洗用都靠这个大吃水坑了.
吃水坑一般都挖在连部的中心,方便各家各户.吃水坑的边上有一个大人们用圆木和木板搭建的栈桥,通向水坑三分之一处,打水需要吊杆,在栈桥的头上立一根高高的树干,顶上绑一根铁链环,再在铁链上横绑一根同样长的树干,叫做吊杆,吊杆的一头捆上大铁疙瘩之类的重物,另一头拴上带铁钩挂水桶的长绳,不用时,绑铁块的那头重重的垂下,而有铁钩的那头高高翘起,挂水桶铁钩的高度保持在大人们刚好抬手能抅的着的空中,打水时,走到栈桥头拽着挂钩绳使劲往下拉,掰开铁钩上的卡扣,将水桶挂上,把水桶使劲沉入吃水坑里,灌满水,在一点一点的往上拽.拽上来后,水桶放在栈桥上,然后用扁担挑着就可以回家了.我和伙伴们调皮,曾大着胆子学着大人们的样子试着打了几次水,可能是年龄小的缘故,从来也没有把水打上来过.
那时候每家都有一根扁担,两只水桶.除了俱乐部开会,放电影,连队早晨和傍晚比较热闹的地方就属吃水坑边了,水坑边忙碌着挑水的父辈们,母亲们也可以在水坑边柳树下,洗着衣服,说着闲话,吃水坑边一派生活的气息.
一年中,春夏季节打水都比较方便安全,但到了寒冬,情况就不同了,吃水坑上结满了厚厚冰层,只有下水桶的地方有一个深深的冰窟窿,吃水坑栈桥上也结满了冰溜,走上去站不稳当,有时大人们也会在上面撒些炉灰,煤灰之类的防滑,大人们冬天挑水都很小心谨慎,弯腰打水不敢有半点马虎,几乎是用脚一点点挪着靠近吃水坑边,所以冬天家家户户用水都比较节约.
到了八十年代初,终于有一支机制打井队进驻到了我们的连队,给连队打了一口自流井,也不知道是哪一年,那个吃水坑也被大人们填埋了,我们也都十五,六岁了,放了学,也可以帮着家里到自流井上挑水去了,早年连队的吃水坑,家里的扁担和水桶早已钉进了我记忆的深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