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外教 |
说起与外教的故事,还真是有很多经历想分享呢!
2001年7月,在石油中专参加的英语教师培训中,一位英籍外教阿奇尔(Archer),说起话来声音也很犀利,她很幽默开朗,肢体语言极为丰富,我们很喜欢与她交流。
她上第一节课,给每位老师发一张红色的硬纸,折成三棱柱,一面写上中文名字,一面写上英文名字,并拿出一些常用的英文名字供没有英文名字的老师挑选,从此我有了英语名字:Victor。
阿奇尔教学认真负责,她把要讲的内容设计成游戏。在她的课堂上我们常四人或六人一组,玩一种跳棋,棋盘上有弯弯曲曲的道路,路上很多驿站,掷骰子决定你每次进退几个驿站,每个驿站,都有明确的目标任务,如:设计一段问路对话、即兴演讲、自我介绍、讲笑话、介绍家庭、谈谈爱好、说说你的同桌、读一段优美散文......按照任务提示,在各小组展示,一个人不能完成的问题,由全组共同解决。
每次我们在小组或班级展示时,她都很仔细地边听我们说英语,边做笔记,之后及时反馈给我们,指出每个人的发音、语法以及没有表达准确的语言点。当她不定时喊Stop时,小组话题立刻升级为全班话题,在全班进行展示。现在想想,她的教法既体现了我国传统的寓教于乐的教法,又体现了合作探究等新教法,教学效果特别好!英语教学中有很多借鉴之处!
2012年暑假期间,在市二小参加了为期十天的英语教师口语培训班,这个来自美国年轻漂亮的外教名叫Amanda,她个头细高,性格外向,爱说爱笑。我对口语课抱有极大兴趣,但是全市中小学英语教师汇集于此,那阵势让我真有点胆怯、紧张,每次开口说英语都思前想后,唯恐出错,闹出笑话。直到有一节课,Amanda让大家用英语自我介绍。我为了逃避提问,谎称:我是个体育老师 (I’m a PE Teacher),不但英语说不好,而且汉语也没说好......不料弄巧成拙,我的自我介绍,引起了Amanda的纳闷,当同事们忍不住大笑时,Amanda看出了端倪,也笑得捂着肚子蹲了下去。
从此,我又有了一个新英语名字:“PE Teacher”。每次上课Amanda总要提问“PE Teacher”,我只能老老实实听课,仔仔细细思考,竭尽全力回答她的问题。十天的短训中,我被提问的问题最多,从最初的被动回答,到后来课堂上主动提问问题,课下和外教探究相关知识,得到较好的锻炼,受益匪浅。
2017年一个来自德国的Steffen(史蒂文),一个十八岁的孩子,来到玉门三中教口语。几个多月的接触、交流得知,他非常喜欢中国的牛肉面、拉条子及中国菜,有一个愿望:学会做中国拉条子。
我教他做拉条子,他学的很认真,取面粉时,他迅速拿出小电子秤称,并在笔记本上记下数字,取水时他早已准备好了量杯,并记下用水的多少......面和好了,醒面时,Steffen问:做“西红柿炒鸡蛋”需要买几个西红柿、几个鸡蛋?他好去买……
一个小时后,我教他做中国菜,他认真地看着、问着、记着,什么时候放盐、放多少,调料多少......
做拉条子时,我刚拉两根,他兴奋地喊起来,太神奇了!要亲自试试,并且要拍下自己做中国饭——拉条子的照片留作纪念,晚饭他吃的特别多,他说,来中国以来吃得最好的一顿饭!我听着心里也美滋滋的......
回想,在与外教老师的交流学习过程中,我学会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对生活的态度与做人的道理。回味与外教老师学习的点点滴滴,我很感谢与他们相遇,让我体会到生活的多种味道。
|
|
|
 |
回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