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一篇旧文:
个性与共性
当所有人都追求个性的时候,个性就变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共性了。
在这个空前追逐个性、倡导个性、重视个性的时代,我们看到的并不是个性的降临,而是个性的阙失。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迈着整齐划一的步子前行,秩序井然的面貌背后,深藏着个体消失的悲哀。
每一个水分子初始应是怀着喜悦汇入一股洪流,在不知名的力量下相互推动着快速向前拥去。然而方向在哪里,水分子也许不是没有想过,但终觉无法把握,也只好随波逐流了。
——这就是现代人的命运写照。
打开电视,遥控指向任何一个频道;打开网页,鼠标点击任何一个网站;走到街上,流连于任何一家大型超市;离开自己居住的城市,停留在任何一个城市——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你都会感到周围的一切有一种令人惶恐的相似,而自己也随时会被淹没在人群中无迹可寻。我们究竟是同世界更加亲近了,还是陌生了?
其实,我们拥有的可供选择的电视频道、网站、超市和城市越多,我们就会发现,我们其实只拥有一个频道、一个网站、一个超市和一个城市,因为它们一个和另一个之间是如此相似,大同小异,并无更多的独特性可言。
所以,当我们发现我们拥有的选择如此之多时,我们其实已别无选择,你选择了任何一个都等于选择了其他选择了全部。
当耳边充斥着聒噪的声音时,我们耳边也就仅剩下一种声音——噪音了。它只有一种属性,那就是骚扰我们,阻挡我们,使我们无法回到内心世界的安谧中去。
正是在个性的遮掩下,世界的统一指令秘密地通过我们眼前的纷纭和耳旁的杂乱直达我们的心智。很奇怪的,表面上,我们通过技术手段越来越多地控制了这个世界,然而实际上却是我们自己也似乎同时被这些手段控制着,而这种控制力一点儿也不比我们施加于它们的薄弱。
只要设想一下,有多少人能够离开电视和网络,有多少人能够在停电的夜晚仍能从容地仰望头顶的星空,有多少人能够在乡村的小路上感到脚下泥土的召唤,我们对此情形就心中有数了。
从属于每一个个体的孤独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东西分蚀了。在这样一个多姿多彩的年代,我们可以恋爱,同性的、异性的,对象可以是一纸条文认可的、酒店大堂与KTV包房里的小姐、偶遇的陌生人,形式可以是同居、一夜情、婚外恋、换妻俱乐部;我们可以与艺术跳贴面舞,言辞指点之外,可以用异想天开的怪异行为实践,并被命之为一个艺术的名目:行为艺术;我们可以在酒吧里买醉,在健身房里消耗多余的体力,在网络上取下和戴上各种各样的面具,在聚会的场合相互吹捧或恶意贬低……
我们什么都有了,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就是没有了孤独,没有了自己,没有了内省时应还给心灵的片刻宁静。
如果说我们还有个性,这就是我们的个性,属于这个年代的共性。
(2003-6-21)
------------------------
在我的脚步中,文字从来都是一场出发,而不是一场征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