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特区文谈天下版主:戈壁红柳912     晴雨西子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闲云孤鹤 收藏:0 回复:0 点击:77 发表时间: 2024.12.08 14:30:33

地衣之歌


  偶然的机会看到一部纪录片《青蘋之末》,先甭看内容,只看片名就引起我极大的兴趣,它古雅有典,寓意深刻。
  青蘋之末,汉语成语,语出宋玉《风赋》,可用来形容细微之处。原句为“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蘋之末”,指风从地上产生出来,开始时先在青蘋草头上轻轻飞旋,最后会成为劲猛彪悍的大风,即是说大风是自小风发展而来。后来喻指大影响、大思潮从微细不易察觉之处源发。
  这部片子说的是在科学研究领域的细枝末梢上,有众多的科研工作者,默默奉献,甘于寂寞,不红不响,不为人知,毕生奋斗的故事。我作为一个早年曾从事科研工作的人深度理解。你的课题也许用放大镜才能看到,就是看到了,常人也不易理解。你的科研成果,别说日拱一卒,就是终其一生只往前挪一步,也许是很大的贡献。
  本片的其中一集说的是搞“地衣”研究的科研工作者的故事。何谓地衣?
  地衣是由共生真菌(地衣型真菌)和光合共生物(绿藻类或蓝细菌)构成的互惠共生复合体,广泛分布于陆地生态系统。在显微镜下观察其横剖面时,可以清楚看到地衣由无色的菌丝组织和绿色或蓝绿色的藻细胞共同组成。
  因而,地衣是真菌与藻类共生的,没有根、茎、叶分化的,能进行有性或无性繁殖的一类植物。
  
  
  一、 地衣故事
  中国地衣学科开创者魏江春把冷门做成绝学。为中国地衣研究做出巨大贡献。
  1958 年,为填补我国地衣学科空白,他被派往苏联学习地衣专业。回国后,他马不停蹄地在全国各地进行野外考察,越是环境复杂、山势险峻的地方,越是他的必达之地。为了发现并丰富地衣种类,他常常趴在地上、峭壁上,拿着放大镜一寸一寸地寻找。1966 年的珠穆朗玛峰考察之旅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他在那里采集到了世界范围内从未被发现过的地衣品种 “珠峰石耳”。他筹建的地衣标本室里,摆满了写满地衣品种详细信息的手写卡片。魏江春认为研究地衣很值,地衣在太空试验中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若人类移民火星,地衣可能成为先锋试验品。同时,地衣有防风固沙的作用,还能为人类提供巨大的资源库。魏江春,从 20 多岁投身地衣研究,建立了中国地衣的学科体系,编撰了多部大型志书。
  1985 年之前,新疆的地衣研究鲜有人关注。时任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师的阿不都拉・阿巴斯看到了这一空白,从此开启了长达 39 年的地衣标本采集与研究工作。天山、昆仑山、阿尔泰山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最开始研究时,新疆已定名的地衣只有 68 种,如今已达 650 多种,为新疆地衣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至今,对地衣的研究还是一个很冷门的专业,普罗大众更是知之者甚少。
  二、地衣的生态意义
  (一)先锋生物
  地衣能分泌地衣酸腐蚀岩石,制造出原始土壤,为其他植物的定植创造条件。
  地衣是由共生真菌和光合共生物构成的互惠共生复合体。在生长过程中,地衣产生的地衣酸对岩石具有螯合作用,能够产生生物风化。通过地衣酸的作用,使岩石表面逐渐龟裂和破碎,加上自然的风化作用,为其他高等植物的生长创造了最基本的生存条件,因此地衣被誉为 “先锋生物”。也就是说,要不是最先有了它,地球上的植物、动物都不可能出现,更遑论你我。
  (二)动物食物链重要一环
  地衣是金丝猴、驯鹿、麝和藏岩羊等野生动物的重要食物来源。其中地衣占滇金丝猴取食量的 75% 以上,地衣的分布范围与依赖地衣为食的野生动物息息相关,在野生动物迁徙路线和栖息地保护中具有重要意义。
  (三)环境监测 “晴雨表”
  地衣对环境变化敏感,大气污染和水污染会使地衣藻菌共生联盟解体死亡。地衣的生长状态对所在环境的优劣有显著指示性,绝大多数地衣对空气污染的敏感度高于其他高等植物,被认为是做环境监测的最佳生物材料,是环境监测的 “晴雨表” 和 “预警生物”。
  三、地衣的思想精神
   (一)奉献精神
  地衣依靠分泌出的地衣酸,将岩石分解为细微的土壤粒子,而自己被腐解的遗体,变成肥沃的土地,为其他植物的生长创造条件,为成就他人而牺牲自己,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令人钦佩。
  所谓荒野之中皆有哲学,人虽为万物之灵也应该如老子说的“道法自然”,人人都应该从地衣身上体会出“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 高尚情怀。涵养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的精神风范。
  (二)顽强不屈
  地衣生命力顽强,在各种极端环境下都能生长,我们都应学习地衣不屈不挠的精神,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中突破重重困难。
  地衣能够在极度干旱、寒冷、高温、辐射等极端环境中生存,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例如,在沙漠地区,地衣可以在含水量低于 5% 的极端干旱环境中正常生活;在极地、高山等寒冷地区,地衣能够在零下数十度的低温环境中存活;在高海拔地区或受到一定程度核辐射的环境中,地衣仍然能够生存。
  人生无常,顺境逆境皆为常态。人不仅仅是一个个体,他既是自然中一员,也是社会中一分子。自然广大,你区区一尘埃,改变不了它,那就改变自己来适应它。正如中山先生所言: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不仅如此,就如地衣这种极低等又卑微的存在,在自然与社会的大熔炉里磨炼成长,顽强不屈地突破重重窒碍,重塑自我,活出精彩。
  (三)淡泊宁静
  地衣处世幽静,不竞不争,我们也应像地衣一样,面对名利诱惑,独善其身、行稳致远。地衣不哗众取宠,达而不显,穷而不沉,默默地生长在自己的角落。我们也应如此,面对纷繁复杂的客观环境、面对眼花缭乱的金钱诱惑,保持舒卷自如的气度,不被外界的喧嚣和繁华所干扰,坚守内心的宁静和淡泊,独善其身,不为名利所动。同时,要行稳致远,因凝视而思远,因镇定而从容,因智慧而常在。选择风清自来日,不到芳华之处开。以平和的心态和坚定的信念,为人生的理想而默默奋进。
  在未来,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地衣的保护和研究,实现地衣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一方面,我们可以加强地衣的人工繁育和栽培技术研究,提高地衣的产量和质量,满足市场需求。另一方面,我们可以深入挖掘地衣的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开展地衣生态旅游、地衣文化展览等活动,提高公众对地衣的认识和保护意识。因此,我们更应该高歌一曲——地衣之歌。
  
  
  
  
  
  

   

原创    收   藏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文坛新文: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