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特区文谈天下版主:戈壁红柳912     晴雨西子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闲云孤鹤 收藏:0 回复:0 点击:20 发表时间: 2024.12.12 16:01:35

契丹


  
  
  罗胖本周的《文明之旅》说到李元昊西夏国称帝,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统乃至他们民族党项人的正统,自称自己的祖先是鲜卑人,原因是鲜卑人建立过中国北朝的北魏政权,祖先当过皇帝。实际上,不管在当时还是现在世人都很清楚,党项人来自羌人,或者就是羌人。称帝配套的措施之一是,让他的族人立即改发型(髡发),就是那种头中部剃光的发型,专家们绞尽脑汁想搞清这一发型的出处, 显然不是鲜卑人的。后来,专家们才比较出这是契丹人的发型,罗胖认为这一折腾是弄巧成拙了。当时我真想替他说,契丹人的祖先就是鲜卑人啊,李元昊贼聪明。好吧,我就说说契丹人。
  
  一、契丹的起源与早期发展
  契丹族源自东胡鲜卑,有祖先青牛、白马的传说。在历史的长河中,先后效忠于匈奴、突厥、回纥等势力。早期的契丹族以畜牧渔猎为生,在不断的迁徙与融合中逐渐发展壮大。随着时间的推移,契丹族内部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在与不同民族的交往中,契丹吸收了各种文化和技术,为日后的崛起奠定了基础。到了唐末,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成为契丹族的领袖。他凭借着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军事智慧,带领契丹族逐渐摆脱了其他势力的控制,开始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二、辽朝的建立与发展
  耶律阿保机于后梁开平元年(907 年)继可汗位,神册元年(916 年)称帝,国号契丹。
  沙陀突厥人石敬瑭称辽太宗耶律德光为父,以割让幽云十六州为条件请求契丹人帮助称帝建国,清泰三年(936年)十一月,契丹主耶律德光立石敬瑭为帝,国号晋,史称后晋。石敬瑭死后,他儿子石重贵继位,对耶律德光只称孙不称臣惹怒契丹人,于是开始进攻中原,契丹大军攻破开封城,在这里耶律德光接受大臣朝贺,在 947 年改国号为辽,辽朝建立。这时候离宋朝建立还有50多年。辽朝历经九位君主,国祚长达 210 年。在这段时间里,辽朝不断发展壮大,疆域辽阔,东到日本海,西至阿尔泰山,北到额尔古纳河、外兴安岭一带,南到河北中部的白沟河。同时,辽朝在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就。 以至于当时许多欧洲国家只知道有契丹不知道有中国。在整个斯拉夫语系当中至今还用契丹来称呼中国。
  1、 政治上,辽朝实行南北两套制度(一国两制),对不同民族进行分别管理,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融合和国家的稳定。
  2、 军事上,辽朝军事实力强大,与西夏、宋形成三国鼎立之势。辽与宋之间的战争频繁。高梁河之战中,宋太宗赵光义督军北进,企图夺回燕云地区,却在高梁河失败,全军溃退。此后,辽军曾六攻宋境,均被宋军击退。雍熙三年(986 年),赵光义再次全力攻辽,在岐沟关等地被歼 20 余万,精锐尽失。而澶州之战中,辽军 20 万攻宋,进至澶州北,宋真宗赵恒亲至前线督战,小挫辽军。双方签订 “澶渊之盟”,此后 120 年,双方和平相处。
  辽与夏也曾发生战争,1044 年,辽攻西夏,大败,与西夏议和。蒙古灭西夏之战中,辽虽未直接参与大规模作战,但随着西夏的灭亡,辽也面临着更大的压力。
  3、 经济上,辽朝的畜牧业和农业都得到了发展,贸易也十分繁荣。
  4、 文化上,契丹语为与乌桓、鲜卑一脉相承的东胡语的一个分 支,属阿尔泰语系,与古蒙古语同源。神册五年,由突吕不等人参照汉字,创制契丹大字,后又由阿保机之弟迭利参照回鹘文和汉文,创制契丹小字。从此,契丹有了文字,推动了契丹文化的繁荣也使社会发展更快。辽朝境内,契丹语和汉语都是官方和民间的通用语言。两种契丹字和汉字也同样被官民使用并在境内外通行。
  在中国艺术史上,辽代艺术也鼎鼎有名。耶律倍就是一个悲情式的人物,他是耶律阿保机和述律平的长子,可老娘述律平硬是不让他继承皇位。耶律倍失去了皇位,于是他只能低调做人,老老实实做个文艺青年,他曾经从中原购回了万卷书,隐居学习汉文化,后来耶律倍通晓阴阳、音律,精通医药,甚至能写汉文的文章,最重要的是,他还擅长画画。北宋《宣和画谱》记载御府只收藏15幅李赞华的作品,都是骑射驰猎题材,但是没有一幅能够传世,这个李赞华就是耶律倍。
  耶律倍名下最重要的一幅画是《东丹王出行图》,绢本设色,纵27.8厘米,横125.1厘米,现藏美国波士顿美术馆,卷末题写“世传东丹王是也”。画中有六人七马缓步前行,队伍末尾的骑士手中牵着一匹白马,跟中间东丹王的乘坐的马一样,都带着红色绣球,所以应该是东丹王的备用坐骑。画中的马匹都健硕丰肥,马上的人物都衣着华丽,富贵奢华的程度简直不输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
  辽代另一个大画家是胡瓌,仅仅北宋《宣和画谱》中就记录皇家收藏胡瓌65幅作品,全部都是牧马驰猎题材。我们今天还能看到记在胡瓌的名下的几件作品,《出猎图》和《回猎图》是两幅册页,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两幅画的题材和形式非常相似,都是典型的契丹人骑马狩猎的场景,区别是《出猎图》中画了四个猎人各自手托一只海东青,海东青是最善于捕猎的猎鹰,而《回猎图》中画了三个猎人各自携带一条猎狗。画面中的契丹人髡发,中间和脑后剃光,只在两耳后面留下一缕头发,自然垂落。服装的主要特点是窄袖、短衣、著靴、每人腰间都佩蹀躞带,上面悬挂有短剑等工具。
  契丹作为北方游牧民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他们的姓氏文化并不发达,甚至到辽国灭亡,很多平民都没有姓氏,贵族的姓氏也不固定。
  唐朝初年,契丹处于大贺氏执政时期,唐太宗赐当时的首领大贺窟哥国姓“李”。唐中期,大贺氏失去可汗位,进入遥辇氏执政时期,遥辇氏又被唐玄宗赐姓“李”。
  耶律氏是遥辇氏八部(迭剌、乙室、品、楮特、乌隗、突吕不、涅槃、突举)之一,迭剌部的一个分支,随着耶律氏的崛起,自耶律阿保机起,他个人垄断了可汗的位置。
  耶律阿保机称帝后,自比汉高祖刘邦,认为皇后述律平就是他的萧何,所以赐述律氏为“萧”姓,很有讨彩头的意思。实际上,许多王公贵族也被赐予了姓萧。并留下一道圣旨,今后皇族只能与萧氏通婚。这就是为何辽国的皇后,一律姓萧的原因。
  辽国的太后大多很“凶悍”,第一个就是述律平太后,她自己就掌握骑兵20万,并一同与阿保机四处征战。阿保机死后,她要求后宫嫔妃和奴隶殉葬,她自己托称要哺育幼小的皇子,而亲自断右臂以示殉节的忠心。
  第二个要数太后萧绰,小名:萧燕燕。辽景宗时期亲自主理朝政,自称朕。自己掌握上万骑兵,曾两次出征带兵打仗,第一次就是大败杨家将的故事,第二次在前线签订 “澶渊之盟”。
  三、辽朝的衰落与灭亡
  辽朝的衰落有多种原因。一方面,契丹贵族的腐化导致政治腐败、奢侈之风盛行,国家财政负担加重,社会矛盾加剧。辽兴宗和辽道宗在位期间,政治气象一年不如一年,他们醉心于汉文化,大兴佛教和文官政治,导致官僚系统膨胀,国家财政陷入困境。另一方面,同室操戈、内乱不断也使得辽朝元气大伤。辽国历史上,几乎每一次新帝继位都会发生帝位之争,宗族互斗、同室操戈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稳定。此外,金朝的崛起也给辽朝带来了巨大的压力。1114 - 1125 年,金朝与辽朝之间爆发了战争,金朝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和怀柔策略,逐渐瓦解了辽朝的统治。最终,天祚帝被金兵俘虏,标志着辽朝的灭亡。
  四、西辽国简史
  西辽(1124年—1218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在今新疆和中亚地区建立的政权。突厥语和西方史籍称之为“哈剌契丹”(Qara -Khitay)或“喀喇契丹”。建立者是辽朝耶律阿保机的八世孙耶律大石。历三世三帝两后,享国94年。
  耶律大石通晓契丹、汉文,擅长骑射。天庆五年(1115年)中进士,先在朝中任翰林应奉、翰林承旨,后迁升为辽兴军节度使。
  金军南侵,天祚帝出逃,几经周折,耶律大石仅带200铁骑西迁。1124 年,在可敦城(今蒙古国布尔干省青托罗盖古回鹘城)建立根据地,休养生息,积攒实力。1132 年,耶律大石在叶密立城(今新疆额敏县)称帝,建立西辽政权康国,年号延庆。随后,耶律大石开始了对外扩张。他先后征服了高昌回鹘王国、东喀喇汗王朝、西喀喇汗王朝等,也曾东征金国,意图复国,不顺。转而一心经营西域,遂将西辽的疆域扩展至中亚地区。西辽的疆域东起土拉河,西至咸海,北至巴尔喀什湖,南至阿姆河,成为中亚地区的强国。(穆斯林史料和西方文献称为黑契丹、哈喇契丹或合剌乞答 )
  康国四年(1137年),耶律大石率部进入费尔干纳盆地,途中未遇抵抗,但在继续西进时,遭到已为塞尔柱帝国附属国的西喀喇汗马赫穆德·伊本·穆罕默德的抵抗,两军交战,西喀喇军溃败,马赫穆德逃回撒马尔罕。耶律大石在战后也不追击,而是致力于巩固新占领的区域。
  马赫穆德归国后,一再请求宗主国塞尔柱帝国的苏丹艾哈迈德·桑贾尔(马赫穆德的舅舅)出兵攻辽。经长期准备,桑贾尔号召伊斯兰世界对西辽的异教徒发动圣战,从呼罗珊、锡斯坦、伽色尼、马赞德兰、古尔等国集结了十万多联军,在康国八年(1141年)发起东征,率领穆斯林联军渡过阿姆河,进入河中地区,向葛逻禄人进攻。葛逻禄人急忙派使者向耶律大石求救。耶律大石企图调解未果,于是召集汉、契丹、突厥等军迎击。回历2月5日(儒略历9月9日),双方在卡特万(英语:Katwan,一译克特湾,在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以北)激战。交战前,耶律大石指出联军虽多而少谋,只要发起进攻,他们首尾不能相救,西辽军必胜。他派六院司大王萧斡里剌、招讨副使耶律松山等率两千五百人攻联军右路;枢密副使萧剌阿不、招讨使耶律术薛等率两千五百人攻联军左路;自己率众进攻联军中路。西辽军三路齐攻,迫使桑贾尔首尾不救,全军溃败。桑贾尔携马赫穆德逃至呼罗珊,其妻子和左右两翼指挥官都成为战俘。
  卡特万会战是中亚史上著名的战役,穆斯林史家认为“在伊斯兰教中没有比这更大的会战”。据估计,桑贾尔部下死亡多达3万人。塞尔柱王朝的势力从此退出河中地区,原属国西喀喇汗国和花剌子模均归属西辽。
  西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其境内主要有契丹、回鹘、葛逻禄、塔吉克和汉族,北部边远地区还有康里、钦察、乌古斯等突厥语部族,东部边境则有阻卜、乃蛮等部族。鉴于这种情况,在国家制度上,耶律大石沿用了辽朝的南北面官制,这对于以游牧立国而征服农耕民族的多民族政权有着普遍的价值。不过,在南面地方官名上,西辽采用了类似八思哈这样的突厥语官名,使当地人民更易接受。除了直辖领地,西辽对附属国区别不同情况,实行羁縻方针,或者让其完全自治(如位于布哈拉的布尔罕王朝),或任命监督官常驻其首府(如回鹘汗国),或定期派出官员视察情况收取贡品(如花刺子模)。
  在生产技术方面,随着耶律大石建立西辽,他带来的汉人把中原各种先进的生产技术传入西域,远至阿姆河以南的巴里黑和团八刺等地均可见“长安题识”的漆器,由此可见中原器物传播之远。而据现代考古发现,在西辽的直辖领地上有很发达的冶炼业,特别是兵器生产,箭铁、斧、刀、短剑、恺甲等各地都有发现。在建筑和造型艺术方面,西辽也传播了汉文化,使其同中亚文化融合,对中亚人民的精神和物质文化的向前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西辽王朝统治区域内,有契丹、汉、回鹘、塔吉克、样磨、葛逻禄、蒙古、吐蕃等民族。宗教有萨满教、佛教、儒教、祆教、伊斯兰教、景教、摩尼教、犹太教等。耶律大石面对复杂的民族宗教问题,在统治区采取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允许各种宗教并存,不设国教,不允许任意宗教坐大,各种宗教或教派自然不会对耶律大石的政权产生不满。在统治区域内,耶律大石没有强行推进任何信仰,并且对不同的宗教一视同仁。伊斯兰教、佛教、景教、摩尼教、萨满教等宗教都在西辽赢得了不少信徒。
  另一方面,耶律大石带领众多汉人与深受汉文化影响或高度汉化的契丹人进入西域,这是唐末以来未曾出现的迁徙活动。这一活动,传播汉文化,正如史学家陈垣所说:“当元人未据西域之先,大石林牙已将汉族文明炫耀于中亚大陆。”
  耶律大石在艰难之中率众西征,于中亚开创了一个疆域辽阔的多民族的王朝。他总结辽朝兴衰的教训,结合占领地实际情况,制定了西辽国家的基本制度,促进中亚社会发展与民族交融,被认为是“中华民族最杰出的历史人物”之一。
  13 世纪初,蒙古帝国崛起,对西辽构成了巨大的威胁。1218 年,成吉思汗派大将哲别率领蒙古军队西征,西辽末代皇帝屈出律战败被俘,西辽灭亡。西辽虽然灭亡了,但它在中亚地区的历史影响却不可忽视。西辽的政治制度、经济文化等方面对中亚地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据考证,在辽国灭亡之后,有一支契丹后裔,不堪忍受金朝人的统治,便朝额尔古纳河以西黑龙江以北的遥远地区移动,在那里建立了自己的中心城市雅克萨城。清顺治七年(1650年),雅克萨被俄国哥萨克骑兵侵占,许多达斡尔城寨被血洗,他们被迫南迁到嫩江流域,被分成了两部分。从事涉猎的被大清编为索伦部落29佐领,从事农耕的被编为达斡尔11佐统领。1764年朝廷征调黑龙江索伦兵携带家眷远赴伊犁霍尔果斯驻防,从此万里之外的新疆塔城有了达斡尔人,而留在嫩江左畔的达斡尔如今多数聚集在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内。
  令人惊奇的是,现在在云南也发现了契丹人的后裔。据说在辽国灭亡之后,天祚帝八弟阿义率部转战到云贵川一带,取阿保机的首字改姓阿,继而改姓莽后又改姓蒋。自称本人,别称蒲满人。约有15万人,其中9万人在云南省施甸县,占全县人口的四分之一,其余6万人散居在德宏、大理、临沧以及缅北部分地区,分属汉、彝、布朗、佤等民族。现在他们仍然保留着19个契丹小字和一幅完整的青牛白马图。
  对于以上情况,中科院有专门的课题组,取古墓中契丹人DNA样本,与现在契丹后裔比对,有父系起源,也就科学证明了契丹后裔的身份。不仅如此,科研人员,还在语言以及族谱、家族墓志文字方面加以研究,也佐证了契丹后裔的信息。
  


原创    收   藏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文坛新文: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