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天津文学创作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三木子 收藏:0 回复:0 点击:10 发表时间: 2025.02.21 07:12:15

袁知县三会王巡史记


  袁知县三会王巡史记
  ——袁了凡在宝坻系列小说之十四
  
  万历十六年秋,宝坻县衙的滴水檐下挂满蛛网,袁了凡望着廊外瓢泼大雨,指尖在《皇极经世书》的书页上摩挲。自他三日前在河堤上发现那些掺了稻草的夯土,这场雨便再没停过。
  "大人!窝头河北堤要决口了!"主簿满身泥水撞进二堂,惊得案头烛火乱晃。袁了凡霍然起身,披上门口的蓑衣就走,蓑衣上的苇草刮过门框时簌簌作响。城南窝头河岸早已挤满百姓,人们有的打伞,有的披着蓑衣,更多的是戴着草帽。十几只火把在雨幕中忽明忽灭,像无数双含泪的眼睛。
  "周扒皮家的盐船!"不知谁喊了一嗓子。袁了凡顺着众人视线望去,五艘满载盐包的漕船正横在河道中央,船头站着个满脸横肉的疤脸汉子。本该泄洪的河道被这只船堵得严严实实,浊浪拍打着腐朽的堤坝,裂缝里渗出混着草屑的黄浆。
  "知县大人来得正好。"疤脸汉子抱拳冷笑,"这河道向来是我周家运盐的私道,您要开闸泄洪,先问问我这些兄弟答不答应!"二十几个持棍家丁齐刷刷踏上甲板,船身重重一沉。
  袁了凡按了按腰间的官印,青石般的面容映着火光:"《大明律》载,凡遇天灾,官道漕运皆需避让,以利泄洪。尔等若再横船阻挠,本官便以贻误救灾论罪!"
  "论罪?"疤脸突然狂笑,震得船头铜铃叮当乱响,"没有听说过,去年通州知州也是这般说的,如今他的坟头草都三尺高了!"话音未落,远处传来闷雷般的轰鸣,半里长的堤坝轰然坍塌,洪水裹着哭嚎声漫过田野。
  ……
  三日后,巡按御史行辕。王化贞把玩着手中的和田玉貔貅,暖阁里飘着龙涎香的青烟。袁了凡侧坐一旁。"袁大人可知,周家每年往宫里送三万引盐?"王化贞突然开口,玉貔貅的尾巴扫过案上塘报,"昨夜雨停了。"
  袁了凡端坐如松,袖中手指掐算着时辰:"王大人可听说过'荧惑守心'?钦天监上月观测火星滞留心宿,主刀兵灾祸。下官夜观天象,见紫微垣有黑气盘桓——"
  "袁黄!"王化贞猛地拍案,香炉盖子弹起又落下,"别拿你那套星象之学唬人!周家漕船沉了七艘,这个窟窿谁来补?"
  窗外传来细碎的铜铃声,袁了凡望着檐角悬着的占风铎,嘴角泛起苦笑。三日前他带百姓强拆漕船时,周家的打手在混乱中折了三个,此刻县衙门口还停着裹白布的尸首。
  "下官愿以项上人头担保。"袁了凡突然起身,官袍上的鸂鶒补子在烛光中泛起银芒,"十日之内,若天象不应,自当挂印请罪。"
  王化贞瞳孔微缩。他想起三年前在宛平县,这个执拗的知县也是这般昂着头,硬是把侵占军田的国舅爷参倒了。暖阁更漏滴滴答答,香灰簌簌落在青砖地上。
  ……
  九日后的子夜,袁了凡站在城楼上。星河倒悬,心宿二的红光刺破云层,将周家大宅的琉璃瓦照得血色斑驳。他身后站着三百青壮,众人手中的火把连成一条火林。
  "大人,王御史的轿子往码头去了。"衙役气喘吁吁来报。袁了凡望着漕运码头的方向,那里正停着二十艘装满私盐的官船。寅时三刻,东南方突然亮起火光,隐约传来金铁交击之声。
  翌日清晨,十二具焦黑的尸体从周家地窖抬出时,围观的百姓发出震天欢呼。王化贞的奏章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称周家私藏兵甲意图谋反。没人注意到奏折的墨迹里,混着漕运账册的灰烬。
  袁了凡在残破的堤坝上栽下第九十九棵柳树。堤坝溃口刚刚合拢,脚下的泥土黏腻非常。忽然主簿送来邸报:周家九族流放琼州,王御史擢升右佥都御史。春风吹动袁了凡褪色的官袍,河岸新柳已成荫,远处田垄间传来第一声布谷鸟的啼叫。

------------------------
吾如鱼虾,人间如水,无形之钓者常常有之也。

原创[文.浮 世]    收   藏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文坛新文: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