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天津文学创作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三木子 收藏:0 回复:0 点击:16 发表时间: 2025.02.21 07:17:43

袁知县巧宴陈御史记(小说)


  袁知县巧宴陈御史记(小说)
  
  蓟运河的浪头拍打着新筑的堤坝,袁了凡站在城楼上,望着远处官道上扬起的烟尘。五月的风裹着潮湿的土腥气,掠过他打了补丁的官袍下摆。
  "大人,陈御史的仪仗已过十里亭。"主簿擦着汗凑上前,"真不用把库房里的官窑瓷器取出来?"
  袁了凡转身时,腰间玉带碰出清脆的响声——那是去年治水时被落石砸出的裂痕。"把去年腊月腌的小咸鱼干炸两盘子,再去河滩摘些苦菜,作一盘凉拌菜"他摘下官帽,露出两鬓新添的霜色,"让对门张婶蒸锅榆钱窝头,包点荠菜饺子。记得掺上点麸糠,营养更丰富……"
  县衙后厨腾起袅袅炊烟时,八抬大轿正穿过龟裂的田埂。轿帘忽地被掀开,露出绣着獬豸的绯红官袍。陈御史望着田垄间佝偻的老农,指尖在赈灾奏折上敲出沉闷的节拍。
  "下官宝坻袁了凡见过宪台大人。"袁了凡领着众属官长揖到地,补丁处露出的棉絮在风里颤动。陈御史的目光扫过窗外褪色的青罗伞盖,最终落在正堂那张瘸腿的八仙桌上。
  粗瓷碗里盛着墨绿的苦菜羹,小咸鱼干熬的咸菜黄豆蜷缩成褐色的月牙,榆钱窝头泛着青黄。主簿捧上酒坛,捧酒的手微微发抖:"这是……这是本地特产的桑葚酒,不成敬意。"
  "慢。"袁了凡突然按住酒坛,"去年霜冻,全县桑园十不存一。这坛酒是百姓从冻土里刨出的残果所酿,每滴酒里..."他指尖摩挲着粗陶杯沿,"都是百姓的血汗啊。"
  陈御史的银箸悬在半空。窗外飘来孩童的哭闹,隐约听得"娘,我饿"。袁了凡起身推开格扇,指着衙门外蜿蜒的队伍:"每日巳时放粥救饥,宪台可要移步一观?"
  粥棚前,老妇人正将最后半勺粟米粥用黢黑的食指,抹净粗碗中最后一口粥,再抹入怀中孩子口中。分粥老汉手中的粥瓢刮过桶底的声响,像钝刀划过陈御史的耳膜。他突然转身:"袁大人的心我明白,你的这顿饭,是比刑部的卷宗更催人泪下。"
  回到席间时,夕阳正透过窗棂斜射在苦菜羹上。袁了凡舀起一勺混浊的菜汤:"河滩的苦菜根都让饥民挖光了。"说着,几滴眼泪溢出眼眶。忽然有砂砾在袁了凡齿间咯吱作响时,陈御史放下筷子,他想起灾情急报里"流民饥食观音土"的字样。
  次日寅时,驿站快马踏着晨露奔向京城。
  袁了凡站在重修的石桥上,望着漕船缓缓驶过新闸。主簿捧着邸报匆匆跑来:"批了!工部拨白银五千两!"
  陈御史临行前留下个紫檀食盒,里面整整齐齐码着十二个白面炊饼。压在食盒底的便笺墨迹未干:"一饭之苦,胜万语千言也。"

------------------------
吾如鱼虾,人间如水,无形之钓者常常有之也。

原创[文.浮 世]    收   藏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文坛新文: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