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站务读编往来版主:读编往来  文坛编辑部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青衣 收藏:0 回复:1 点击:5672 发表时间: 2003.12.17 01:12:06

潋滟——也说惊侠奇怪


  潋滟——也说惊侠奇怪。。。
  青衣
  
  1、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很多年后每当我读到这首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我就总是会想起一个名字,一个叫做江南的人和他的那些字。
  
  “有的时候我会想,十年以后我再读自己写的悲剧是不是会放声大笑?或者翻起自己写的喜剧是不是会泪流满面?哼哼,那该是多么滑稽啊。。。。。。其实我是想说,我从来没有希望这里的哪一篇文字能够永恒,因为所有的这些都是我自己一时的情感罢了。是少年时候的一些轻狂,一些理想在时间里不小心摩擦出来的零星火光而已。其实,大家都有过这样的轻狂和这样的理想吧?”——江南
  
  所以,当你问我什么是小说,“惊侠奇怪”这个栏目到底是什么样的文字,我想我只会说那是一个说故事听故事的地方,故事里有我们年少时的轻狂和理想,以及一时的情感罢了,也许很多年以后都被人遗忘,但至少当我们在写的时候,那份感觉是真实的。就为了这份真实,我们尽情地写尽兴地看,因为我们知道故事里其实另有一个自己。
  
  2、
  十一月十一日,胭脂剑
  胭脂如血,情如剑,泣泣风雨染江湖。——《胭脂剑》·玛雅
  这真是一篇不错的故事,一把剑两条线,一边是旖旎的西域风情,一边是喋血的江湖杀戮,原以为天下人为的都是那把剑,那把饮血的剑,却怎知剑本为情铸,情一如剑刃,饮血者不是剑是用剑的人,到头来人世浮尘真如梦,争名夺利又何为?才恍然失去的原本是自己最能握住的。
  故事在情节的转承、铺垫和悬念上还是非常有功底的,尤其对于西域风情和大漠姑娘诺尔玛、虬髯客、女扮男装的沙梓等这一条线上的人物之间的冲突、场景气氛的描写都显得栩栩如生,让人印象深刻。而在另一条线里关于鬼手阿才、方天义、黑红等人物的关联、发展就略显有些凌乱了,人物的形象也不够饱满,尤其在两条线交汇时高潮的张力无法完全冲到顶处,但故事所沉淀的情感一如胭脂二字,不只是一把剑名也许情意幽远。
  
  喜欢那句:时光流逝,对所有的人来说一切痛苦都会变得不再尖锐。
  
  十一月十一日,涉江
  千帆过尽皆不是,江水滔滔度英魂。——《涉江》·华山令狼冲
  我想,这是一颗孤傲的心。当“世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开篇这句出自《九章·涉江》里的文言文出现在我的面前,我想起了一个人,那个一腔热忱怀才不遇的爱国诗人屈原。但此处郁郁落寞的文字并非描述的是他,而是通过一名无名的追随者,通过那种第三人称的回忆口吻向我们重新翻开了那一段曾经壮烈而悲戚的历史: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被记住的是英名,那么被误解的无名者死又如何?
  
  历史的主题总是凝重的,但自古情不可忘,史更不可忘,正气乃浩然长存。
  
  十一月十八日,弦之痕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弦之痕》·亓官
  有人生就有人死,这就是定律。一个很平凡其实却又不平凡的定律。生生死死又是一段演绎于历史的故事,只不过这一次我们所听到的是自正史那根弦所撩拨出的“弦外之音”。也许任何一段正史都有可能在不经意间跳出这样一段琴音,无论它曾是哪朝哪代无论它在何年何月,因为在故事里有的只是造化弄人情以何堪。谁才是命运里那颗逃不脱的棋子?杀手?燕王?公主?甚至是大明江山?其实,在这一刻什么都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我知道我的意中人一定不会在我出现前倒下。”“临死能得到一个知己,又能够死在自己所爱的人面前,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命运的弦,有时留痕的不过是那一份撩拨于心的情!
  
  十一月十八日,所谓情人
  所谓情人,其实就是那个可以爱死你的人!!——《所谓情人》·亓官
  是吗?是吗!?是吗!!文尾不断地这样问着,一如“我”沉溺到海底时的呼唤,是为了回答减减还是为了回答自己,答案已淹没在四周肮脏而又模糊的海水里,也许也弥漫于我们这些听故事的人的脑海里。那么所谓情人,你知道么?
  不知道为什么,有时候人鬼情未了的故事总是更容易打动我们,即使人鬼殊途那份情那份爱也要“此恨绵绵无绝期”。可是,生死的距离总是一种遗憾,为什么当他(她)不在的时候爱才分外地清晰呢?为什么我们总偏爱这样的故事,也总述说着这样的故事,难道是有遗憾的人生才完美?还是我们总是不懂得珍惜和把握?
  
  所谓情人,其实就是那个可以爱死你的人!!早一点知道,多好!!
  
  十一月三十日,最后一发子弹
  “BUG!”他自言自语,还是不太理解,然后端起枪,瞄准镜里出现了远处的德国纳粹旗帜。——《最后一发子弹》·华山令狼冲
  “BUG!”哈,这个结论可真是妙不可言,原来那些莫名其妙的事可以叫做BUG!但战争总是残酷的,生命悬于一发之间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故事以流畅而生动地笔触向我们再现了那一场整个世界都不会忘却的噩梦——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线战场,笔意间依然透着历史的斑驳和凝重,可是在临近尾声处却出人意料地笔锋一转,于是胜利的喜悦在一丝淡淡地调侃中变得诙谐而轻松了起来,却又让人遐想。
  
  也许在神圣而庄严的正义面前,连运气也会忍不住倒戈相向吧:)
  
  十一月三十日,水泊粱山运动会
  去吧,兄弟们,连着我们的体育精神——《水泊梁山运动会》·华山令狼冲
  
  嘿嘿,这位华山派大侠在连发了几招沉、滞、重的独孤九剑后,笔锋终于是越来越轻松调侃了,这篇《水泊梁山运动会》终于能让人笑出声来,但借古喻今的脾气却是一览无遗,对时下的那些活动组织者可是嬉笑嘲讽了一番,不过看上去还是比较客气的,只是不知道若把这篇字贴到某某县衙的机关刊物上又会惹来啥下文噢?反正你不适合做“小秘”啦!:P
  
  十二月三日,晨雾鬼影
  “鬼在哪里?鬼在哪里?我看是你心里有鬼!”——《晨雾鬼影》·横刀夺爱
  
  忽忽,又是一个鬼故事,可是此鬼非彼鬼,乃疑神疑鬼,却鬼得有趣鬼得可爱,让人啼笑皆非呦!很生活化的语言,一路地平铺直叙不动声色,当气氛越来越悬疑大家的心都被吊到了喉咙口,却突然杀出个回马枪来了个锋回路转:“你们真是无聊,我要你们陪我的夜壶!!“哈,好个说故事的人,自己装着没啥事,一边嚷着:鬼在哪里?鬼在哪里?一边怕是早已在心里窃笑不止,西西被我耍了吧!这就叫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吧!!:)
  
  3、
  
  好了,关于故事我也该打住了,很高兴可以有幸做一回这个栏目的编辑,虽然时间很短才一个月帖子也不是很多还有些意兴未尽,但却很快乐。快乐的是可以因此认识许多朋友,可以因此认真地看一些美文,可以因此触动自己去写一些故事。在我离开这个栏目前再唠叨几句吧。
  
  上任伊始,我一共发表了九篇帖子,其中有一篇是自己的(《彼岸花》)这大约也算有些滥用职权假公济私了:P,忽忽,还请各位多多包涵,帖子是真心为朋友而写的。。。。。。有一篇是长篇续集冷若冰霜110的《寒雪凄清传》,按故事的连续性我通常都会在第一时间发表,
  不再细看因为坚持就是最好的,很佩服可以写这么长了,而且还做了个不错的封面,真希望有机会可以把它变成铅字,对于说故事的人那该是最好的奖励:)
  
  因为,不管怎样至少当我们在写的时候,那份感觉是真实的,那就足够了。
  
  
  十二月十七日凌晨,青衣敬上
  
  
  ———————————————————————————
  浮生若梦,曲终人散
  


热点.胡杨视点收录 原创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千面弄影 Re:潋滟——也说惊侠奇怪 回复时间: 2003.12.20 18:27

    好个青衣:)
  
  浮生若梦,惊奇叠起,侠怪相伴一曲终有散。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文坛新文: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