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 — 外婆家乡的回忆 |
我外婆的老家在昆山下面一个叫徐公桥的小镇上,离上海安亭(现在的汽车城)仅3华里。小时候的我由于父母常年出差,因此由外婆带着两头跑,但呆在小镇的日子多于南京。
那里是典型的江南平原。水网交错,土地肥沃,家家有竹园,路路有树木。民风淳朴,生活富裕平和。镇上的小街是青石路,中间连有几座青石板的小桥。小街一面临河一面是住家和夹于其中的各种店铺,清清的河水伴着小街融入广袤的田野。
外公外婆家的房子都坐落在街的背后。房子很大,分成河东河西两处,小镇上有一座高高的圆形石拱桥——徐公桥将河东河西连起来。家中的房子布局复杂特别。房间一间套一间,房间的地面也有高有低,成片的房子里还有大大小小天井,大天井里种有桂花树,小天井里长满了青苔和秋海棠,阴凉阴凉的。小时候我常这间房跑到那间屋地躲猫猫。房子里只要朝向天井开的门都是窄窄的,有地面到屋檐那么高。门的下半部是木板,上面都是小小的网格,每一个网格上钉一片压平的蚌壳片——用于透亮,但不透光。窗子也是一样,但是向上开的,要用根木棍支撑。早晚开关门窗都能听到“吱嘎——、吱嘎——”的响声。
房子有一面是枕着河建的。出房门,经过一条短短的有屋顶的小巷,再打开一扇门,顺着石头台阶就下到了河边,这是我们自己家的河滩头。外婆常年就在这里淘米洗菜洗衣服,我有时也一人在这河滩头玩,看看过往的船只,看看船驶过后由远及近向我漂来的一圈圈水波。
在这条河上,过往的都是农民的船。船上三三两两的农民大都穿着自家织的土布衣服、有说有笑的,其中一人悠闲地摇着橹沿着河边的住家叫卖着新鲜的菜蔬。外公外婆有时为了省事不上街,就只须打开临河的窗子,看看船上有无他们想要的东西买。夏天买西瓜西红柿、秋天买芋艿。购买时船上的人用根竹竿接过从窗子里递出的篮子,称好后再从窗子外递进来就可以了。
实际上乡下的这些农民与我们都很熟,记得他们叫我外公外婆“蒋家阿伯、蒋家姆妈”。农民们有时上街渴了也到我们家来要水喝,顺便休息一下,这时外公外婆就与他们聊点乡下的事,到了吃饭时间就留他们吃了再回去。乡下的农民时常会给我带些好玩的东西,如用麦秸编的笼子里装只叫蝈蝈,或给个鸟笼,里面放只黄雀。有时他们看我一人站在河滩上就会直接抱我上船,带我到乡下去逮蟋蟀或去吃刚煮熟的新鲜蚕豆。而我只需对着窗户和外公外婆打个招呼就跟着走了。
到了乡下别提有多高兴了。我和农民的孩子屋前屋后地在竹园里玩耍,拱猪圈钻羊栏,搞得满身的泥土。傍晚,就跟大一点的孩子送饭到田头给农忙中的大人。农家孩子都是光脚赤大膊,在田梗上飞奔,我却是小心翼翼。因为一不当心就有可能滑到田里,弄得一身泥水,尤其是在插秧时节。大人们吃完饭后,还得继续干活。我们小孩就在小沟小渠边捉鱼捉虾,等大人收工了一起回家。太阳渐渐地西沉,似血如火般的晚霞映满了天空,也铺洒到正辛勤劳作着的人们背上和广阔的田野里。
天黑透了,大人们才伸直腰收拾工具回家。由于看不清路,他们就把我背在背上。一路上他们不时回头问我一些家里的事,例如喜欢呆在城里还是喜欢和外公外婆呆在乡下?城里有什么好玩的?我一声不答地趴在背上,他们还以为我睡着了,而我此时却正静静地呼吸着湿润的空气,以及空气中混杂的泥土腥味和淡淡的粪臭。或提耳聆听远处的狗吠声,那是由于狗看到了一天在外的主人终于回到家后的一种喜悦。再或者我抬起眼皮,透过大人的肩膀,数远处天边上的星星。这一晚我就和农民家的孩子胡乱地睡在一张床上,等着第二天这家农民托便人再将我带回镇上。
我要上小学了,不得不回到城里,来到父母身边。但我时常怀念在小镇的那段无忧无虑清心淡泊的童年生活,怀念那些质朴的农民以及他们的孩子。现在,这一份淳朴自然已不再,而我那辛劳一辈子、为人宽厚的外公外婆也永远离我而去了。
|
|
|
|
|
回帖 |
|
|
回复人: |
橙色天使 |
Re:童年 |
回复时间: |
2004.01.03 09:38 |
|
淳朴简单的风土人情。
|
|
回复人: |
岭上梅儿 |
Re:童年 |
回复时间: |
2004.01.03 17:48 |
|
天真美好的童年虽一去不返,但那淳朴自然的一切会永远镌刻在心中!
|
|
回复人: |
瞬间 |
Re:童年 |
回复时间: |
2004.01.04 14:30 |
|
儿时的回忆总是最美丽的!
------------------------ 真挚的感情,真挚的心
|
|
回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