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四川事事关心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图图 收藏:0 回复:2 点击:5091 发表时间: 2004.02.19 16:16:55

借古论今,话廉洁之风


  
   近日,一副省级官员因贪污受贿,在济南被执行死刑。人之将死,其心也善,惋惜之余,浮想联翩……
   记得曾阅读过这样一篇文章:“西汉元帝时,被选为宫女的王昭君,天资美丽,容貌绝伦。入宫数年,因不肯贿赂画师,终未被皇帝召见,遂自愿嫁与匈奴。”
   明代诗人于谦,曾出任河南、山西巡抚达十几年,每每议事京师,总是“空囊以入”,使那些惯于受贿的“达官贵人”大失所望。有好心人劝告于谦说:“你虽然不愿送金奉银,攀附权贵,至少总得带点特产。”于谦哈哈一笑说:“带有清风!”事后他做诗曰:“手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阎间话短长。”
   中国,是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远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仁爱情怀。近有焦裕禄、孔繁森心系群众,执政为民的典范。他们正直廉洁的精神和风格,一直流传千古,为后人所称颂。
  而今,谈及腐败,行贿受贿,举国上下,可以说人人痛恨。然而,每每遇到涉及切身利益的时候,又不得不绞尽脑汁去疏通关系,走走后门。此风不杀,必然殃及后代子孙!此乃关系到民俗、道德的大问题。
   所以,根除行贿受贿之风,要站在民族的高度,从我们自身做起。为官,不妨以于谦、焦裕禄为榜样。在任一方,不损公肥私,不行贿受贿,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留得清白在人间;为民,更要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政策,在涉及切身利益的时候,也不妨以王昭君为镜,宁愿受损,也不改变自己的正直特性,不去迎合世态和某些人的私欲。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之风气才会有所改变,使不正之风,彻底失去繁衍滋生的土壤,让廉洁、仁爱的光芒普照祖国大地。
  


原创[时事关注]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快乐的小妖 Re:借古论今,话廉洁之风 回复时间: 2004.02.19 18:05

    受贿这个问题很复杂,写本书都觉得少。
  从个人方面来讲,偶觉得主要是缺乏良知。什么是良知呢?良知就是伴随着我们在生活世界中的活动的一种对善与恶、是与非、同情与厌恶的一种道德意识感。我们感知到外部世界所发生的事情,与此同时我们从意识内部产生是非之心、善恶之心、恻隐之心。
  
  
  

回    复    

回复人: 春天的风 Re:借古论今,话廉洁之风 回复时间: 2006.01.11 18:58

    根除行贿受贿之风,要站在民族的高度,从我们自身做起。为官,不妨以于谦、焦裕禄为榜样。在任一方,不损公肥私,不行贿受贿,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留得清白在人间;为民,更要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政策,在涉及切身利益的时候,也不妨以王昭君为镜,宁愿受损,也不改变自己的正直特性,不去迎合世态和某些人的私欲.说得好,在现实中,只要人从都有此心,我们的国家与社会就光明了。

------------------------
爱一个人,无论用什么方法都要让她幸福,让她快乐。即使,要你选择放弃。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文坛新文: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