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爸爸[转载] |
作者:CCTV-10《讲述》
2003年9月,《成都商报》刊登了一条寻人启事:单亲家庭里长大的9岁女孩姗姗因患肝癌,生命最多还有30天,她妈妈希望能找一位临时爸爸,陪姗姗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这条特殊启事,马上引起了一位年轻人的注意,使他做出了一个特殊的决定。
一、 特 殊 “ 应 聘 ”
这个年轻人名叫冉晓峰,25岁,四川音乐学院讲师,教授语言艺术。看到报纸上登载的启事和姗姗的照片,冉晓峰心里感到一阵难受:在我们享受幸福快乐的生活时,我们的身边,竟有个这么可怜的小女孩,而她又是个可爱的小精灵。家住四川眉山的姗姗,两岁时患了脑瘫,3岁时狠心的父亲就抛弃了她和母亲。在那些看不到父亲的日子里,年幼不懂事的姗姗总是问妈妈:爸爸什么时候才能出差回来给我讲故事呀?6年里,尽管病痛缠身,但姗姗始终相信:会讲故事的爸爸一定会回来看她的。如今,在姗姗幼小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时刻,她这个期盼日益强烈。冉晓峰没有做父亲的经历,不知道自己能否做姗姗的临时爸爸,但他觉得自己应该尽一份力,于是马上和报社取得了联系。报社有关人士觉得冉晓峰既然是个教语言的老师,肯定有较强的语言能力,无论是模仿还是描述,都有着一般人难以比拟的优势。经反复考虑,报社从几十位候选人中选择了会讲故事的冉晓峰。但姗姗真能接受这个陌生的爸爸吗?
6年没和爸爸见面了,即使站在她面前的不是冉晓峰,而是她的亲生父亲,能否唤起她的记忆也是个未知数,更别说冉晓峰这个临时爸爸了。但如果姗姗不相信冉晓峰是她的父亲,大家的努力反倒可能会给她带来痛苦。怎么才能让姗姗更容易地接受冉晓峰呢?能否先不让姗姗见到冉晓峰其人,而是先感知、熟悉他的声音,先用声音进入这个苦苦思念着爸爸的孩子心里,冉晓峰再面对面地和她交流、沟通。
冉晓峰的声音确实像个标准父亲的声音,洋溢着慈爱又显示出深沉,对小孩子来说极富感染力。但冉晓峰仍觉得要慎重行事,他难以确定姗姗是否能接受这个声音。因为父亲是在她3岁时离开的,况且已过去6个春夏秋冬,在这被病痛缠身的6年中,小姗姗的脑海里对父亲到底有多少记忆?冉晓峰无法得知。他只是凭着一种感觉,而且是一种比较模糊的感觉想:如果自己以父亲的身份,给小姗姗写一封信,在信中描述一些以前姗姗和父亲在一起的生活画面,就可以让姗姗尽可能多地回忆起和父亲在一起的那种感觉,这样或许更容易让她接受自己这个爸爸。
冉晓峰从姗姗母亲那里了解到以前父女俩在一起的生活细节后,以父亲的身份给姗姗写了一封信,并录成了录音带。记者刘宇马上将磁带从成都送到眉山姗姗的病床前,放进一个随身听里,把耳机戴在小姗姗的耳朵上,让她在爸爸离开她和妈妈6年后,再次听到他的声音。此时,刘宇心里也没底,不知姗姗听了后会有什么反应。
二、 期 待 相 见
随着磁带的转动,随身听里传出一个呼唤着姗姗昵称的声音:妹妹,你好吗?我是爸爸。这么多年没见了,爸爸现在好想你和妈妈,但是爸爸工作很忙,不能回家来看你。爸爸经常想啊:我的妹妹还是梳着两个漂亮的小辫子,还是那样天真可爱吗?记得有一次,爸爸带你到金牛岭公园玩,一只长颈鹿睡着了,动物园的叔叔阿姨把它做成了标本。当时你觉得奇怪地问爸爸:它们怎么会死呢?爸爸现在告诉你,其实啊,长颈鹿没有死,它是在做一个很长很长的梦,当有一天再醒来的时候,它就长大了。我的妹妹也有长大的一天呢!爸爸祝你的梦做的又美又甜……记得以前你老是怪爸爸睡觉打呼噜,可现在爸爸改掉了这个毛病,你再也不用为和爸爸一起睡觉时,被爸爸的呼噜吵得睡不着而烦恼了。爸爸会抱着你,给你讲全世界所有好听的故事…… 凝听着“爸爸”的讲话录音,姗姗咬着嘴唇,像是用全身的力量控制着激动的心情,她的情感随着录音里“爸爸”的娓娓讲述,像充气的气球一样不断膨胀,后来似乎一解即爆。听了约两三分钟后,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哇”地一声大哭起来……那哭声不知是是诉说着听到爸爸声音的喜悦,还是宣泄着对爸爸思念的痛苦?姗姗的母亲事后告诉冉晓峰:姗姗以前也挺爱哭,不过那都是撒娇似的哭,从没像这次哭得如此厉害,且伤心动情。
姗姗的眼泪说明她已接受了冉晓峰的声音,冉晓峰充当姗姗临时爸爸的计划成功了一半。但姗姗的病情每天都在恶化,她的肺部已经感染,几乎丧失了说话能力,而且还随时可能出现生命危险。冉晓峰心急如焚,决定第二天就赶往眉山与姗姗见面。
冉晓峰觉得自己有和姗姗友好相处的信心,能让她觉得他就是她多年昼思夜想的爸爸,因为他有和小侄女在一起的经验。冉晓峰的侄女3岁了,他哥哥在西藏部队服役,嫂子在重庆工作,没时间也不方便照顾女儿,于是在她一岁后把她放在爷爷奶奶家。冉晓峰和小侄女在一起住了两年,和小侄女儿建立了很深的感情。他的工作忙事情多,可每天无论他多晚回家,被哄得假装睡觉敷衍爷爷奶奶的小侄女,听到大门一响,就噌地爬起来扑向冉晓峰。看到小侄这样地等待他、需要他,冉晓峰对她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疼爱,也感到一种由衷的幸福。也许正因为他与小侄女的相处,才使他觉得自己比较了解小孩需要什么,需要父亲给她做什么,才有信心充当姗姗的临时爸爸。
在从成都到眉山的途中,冉晓峰想像着和姗姗见面的情景。想像中,他和姗姗的见面有三种可能:一种是在火车站台上,他走下火车时,姗姗看到他,大声喊着“爸爸”扑到他怀里的,激动人心的场面,感动得现场所有的人都流下了热泪。第二种比较平淡:见面时,两人没有叫出父亲和女儿的称呼,只是那种爱与被爱的情感在默然中相互交流。第三种可能是她不愿出现的,就是两人见面后,姗姗压根就对自己反感,而不愿意接受。如果出现这种可能,那只会给身患重病、濒临死亡的姗姗带来更大的心灵痛苦,而自己就成了个罪人。虽然冉晓峰认为自己有与小孩相处的经验,但他毕竟没与姗姗面对面地接触过。
三、 欢 乐 “ 父 女 ”
怀着见面后姗姗不接受自己该怎么办的忐忑心情,冉晓峰走进了姗姗的家。躺在长沙发上打着吊瓶的姗姗,头戴耳机地睡着了。姗姗的妈妈告诉冉晓峰:自从姗姗拿到那个磁带后,就一直在听,不让任何人打扰她,也不让人动她的耳机。好像听着耳机里的声音,爸爸就在身旁,否则爸爸又会离她而去。
看着沉睡中的姗姗,冉晓峰沉默了10来分钟,想自己该怎么做,第一句话该怎么对她说?甚至连细节都考虑好了:从桌边走过去后,该用什么表情,是面露微笑还是显示深沉?与她相隔多远的距离?是坐下还是站着;是坐在沙发上,还是坐她对面?尽管想了多种方案,冉晓峰的脑子里却如同一片空白,不知采用哪种才好。当时也没人能向他提出参考意见:说应该怎么怎么办?在场的人皆不知如何是好。
茫然中,冉晓峰悄悄走到侧睡的姗姗背后,轻轻地摘下她一只耳朵上的耳机,俯下身去,轻轻地在她耳边说:妹妹,在睡觉吗?醒了没有?我是爸爸,来看你了。话音刚落,姗姗一下睁开了眼睛,扭头凝视着冉晓峰。冉晓峰只觉得心里嘭地一下,那一刻他激动地好想亲她一下,他觉得姗姗的眼睛里有一种期待。他拉着姗姗的手问:妹妹,你看我是谁?我是在耳机里跟你说话的那个人。
冉晓峰非常想听姗姗喊一声“爸爸”。但出乎意料,姗姗只是非常平静地凝视着他,打量着他。那直勾勾的眼神,仿佛看穿了冉晓峰是个假冒的父亲,看得冉晓峰心里紧张地直打鼓。他怕姗姗的平静中藏匿着某种逆反的情绪,从而导致极端:认为自己被欺骗而愤怒,由平静突然地发作起来。那这种结果就给她带来了巨大的痛苦,这是冉晓峰和在场所有的人都不愿看到的。
姗姗用平静的眼神凝视了冉晓峰约15分钟,看得冉晓峰心惊胆战,一旁聊天的人也目不转睛地看着他俩,这情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冉晓峰知道,关键的时候到了,自己绝不能放弃。可怎么才能打破僵局,得到姗姗的认可呢?
看到旁边摆着的水果,冉晓峰计上心来,对姗姗说:姗姗,我给你做个好玩的游戏。你看好了,这是一个大苹果,在这个大苹果上面再放上一个苹果,看,这苹果站在大苹果上很稳,我们再加一个上去。他又拿起一个橘子放上去,同样很稳没掉下来,三个水果码了三层。冉晓峰又问姗姗:你想吃什么?对,有一样你一定喜欢吃:香蕉。香蕉也要放到上边来。立着放肯定是不行的,冉晓峰把它横着放在上面。刚开始还能保持稳定,可没一会儿就摇晃起来。冉晓峰说:看好了,精彩时刻马上就到了--噔!垒在上面的香蕉和橘子一齐掉了下来。 “咯咯咯……”姗姗突然发出一阵响亮的笑声,那笑声特别开心、灿烂。
四、 温 馨 时 光
姗姗的妈妈说:自从姗姗生病后,从没有这样笑过。一直被病痛折磨的姗姗,就是想让她这样笑也不大可能。而此时,一个如此简单的游戏,却逗得姗姗如此高兴。“首战告捷”的喜悦,使冉晓峰有一种很大的成就感。可一旁姗姗的妈妈,却流下了心酸的泪水。虽然有人帮她使姗姗发出了由衷开心的笑声,但她从内心里希望自己能让姗姗快乐,可她没能力做到,看到冉晓峰做的这个水果堆积木的游戏,让女儿如此开心,她非常激动。那对女儿爱莫能助的泪光里,闪动着对冉晓峰的无比感激。
第一次见面,虽没听到姗姗喊爸爸,但冉晓峰知道姗姗喜欢自己,他要尽一切可能让姗姗快乐。此后,他经常往返于成都和眉山之间。知道姗姗喜欢听故事,从不看动画片的冉晓峰,开始阅读童话和儿童漫画;听说姗姗喜欢飞机模型,他就利用休息时间,自己动手做一架模型飞机。
这架飞机模型冉晓峰做得很吃力,他下班回家后做了一个通宵,直到第二天凌晨5时才完工。第二天上午,他不顾一夜未睡的疲倦,还坚持上了4节课。想着放学后能去看姗姗,把自己亲手做的飞机模型交给她,冉晓峰非常兴奋,心情就像教室外的阳光一样明朗而舒畅,觉得时间也过得快。中午12点刚下课,就接到报社记者的电话,问飞机模型的制作情况。冉晓峰说已经做好了。
姗姗很喜欢飞机,尤其喜欢香港的飞机。冉晓峰把自己亲手做的飞机模型送给姗姗说:今天我带了一架你从没见过的飞机来,比香港的飞机还好。一只手正在打吊瓶的姗姗,高兴地忙用另一只手接过飞机忽悠起来,抖得飞机的翅膀一上一下地扇动着。听到伴着飞机翅膀的扇动,而荡漾起的姗姗咯咯的笑声,冉晓峰觉得自己非常幸福。
尽管姗姗时常露出欣喜的笑容,但冉晓峰心中仍有一个未解开的结:他能给姗姗带来快乐,但姗姗真的认可他这个爸爸吗?当听冉晓峰说要带自己到北京、新疆、西藏去玩,还要吃很多好吃的东西时,姗姗高兴地紧紧拉着冉晓峰的手,又拉着妈妈的手,看看妈妈,又看看冉晓峰;看看冉晓峰,又看看妈妈。那神情好像说:我们三人一起去!冉晓峰读出了姗姗的心声:好,等姗姗病好后,我们一块儿去。那一刻,冉晓峰的心中涌出一种别样的温暖,觉得他们三个人就是一个家庭,自己就是真正意义的父亲。
在临时爸爸冉哓峰所给予的父爱和快乐的陪伴下,姗姗度过了生命中的最后时光。而在冉晓峰的心中,也永远留下了一个名叫姗姗的女儿的深刻记忆。
|
|
|
![](./bian.gif) |
回复 |
![](jian.gif)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