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鸿依残霞 |
父亲是一个传统而老实的农民。为了我的学业,他和母亲早出晚归,风雨中透支着自己的生命。我上大学后,父亲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为了省下买煤钱,他在人家困嗑、下棋的当儿,和母亲到河里破回一车车树疙瘩。
毕业后,自己有了工作,父亲轻松了。他和母亲在家自己生活,倒也自在,可长年累积的毛病却一日日地咬噬着父亲的健康。我把他带到了医院,可固执的父亲住院五天,便回家了。粗心的我因为工作,一个月也很少回家见见父亲。不料,在一个凄凉的晚上,父亲突然去世了。我回到家时,院里已经很多人了。
母亲似乎也一下子老了许多,目光呆滞,神情也显得木然。我把她老人家接到县城和我们住到一块。隔三差五的和她坐下来聊聊,说些新鲜事给她听,总希望母亲能忘掉那心中的伤痕,尽尽我做儿子的孝心,也算是对父亲的补偿。母亲似乎也很高兴,但从她那抑郁的眼神里,我看懂了,父亲的去世,对她伤害太大了。毕竟父亲才63岁呀!他们相伴着,风风雨雨走过了三十多个年头。这其中的感情又怎能抹煞的掉?谁又能替代的了呢?相伴着走过了三十多年的伴侣,突然从身边消失了,再也不能见上一面,这无论是谁都是难以忍受的。正如孤鸿,它只有和孤独相伴,依傍着残霞,投下缥缈的身影,栖在寂寞的沙洲,凄凄切切。我终于明白,有些东西一旦失去了,一生一世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记得《二十四孝》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清朝时,崇明岛有吴氏四兄弟,他争相供养父母。开始商定每家供养一月。这样,他们每家三个月才能轮到供养,认为时日太久了,故改为每家供养一日。又改为每家供养一餐,依次下排。这样,每隔一天就可供养父母。每隔五天全家四房老小还要合聚一起,奉养父母。真是合家欢乐乐陶陶。
初时,每读到此处,总是不解,认为他们愚的很,而现在我读懂了,但已太晚了。父亲已乘鹤西去,一切孝敬之举都已与事无补了。有的只是心中的愧和对天际心魂的祈祷。
父母给了我们生命,给了我们学业以及他们的所有。做子女的,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珍爱和珍惜这份亲情呢?我们当然不必像王祥那样卧冰求鱼,但在自己酒饱饭足之时,我们是否想过陆绩怀桔的初衷?是否想过为自己的父母也带去一片儿女的慰藉呢?
|
|
被文坛.浮生杂记收录 原创[文.浮生杂记] 收 藏 |
|
回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