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西 子 游
《三游记》首记
河边草 著
癸未年正月十六
居杭一载有余,虽时经西湖,而未细访有憾。盖年计三游,一游西子,二访灵隐,三之舟山以观海,与日同起。
恰今闲时,天不朗不雨,春风未去冬寒,否游佳期,然心计已定,无畏只身前行。
起断桥(断桥不断,不知其详),残雪早尽;登拱而望,见一孤鸥单飞,奋力而缓,其状可怜,尽其力而求前,然行缓,似行路难。感吾生亦如此,乃思吾与鸥孰强?鸥尚终日而飞,去之所去,吾有何自哀?须得展翅奋力,终可达。
别过孤鸥,踏上赏月之坪,曰平湖秋月,因其坪近水而得平湖。赏月不成登孤山,孤山,孤山,汝孤胜吾乎?呜呼,行。经西泠印社,行前惑其印刷社,方知印章雕刻之术也。旁有秋瑾墓,拜过取道苏堤,苏堤志苏轼治湖筑堤而名‘苏公堤’。堤中可远观三坛,而堤尽则听钟,南屏晚钟悠悠入耳,回荡于湖面林间。
听罢钟声来观塔,新雷锋塔,宏伟磅礴,非凡气势。自基至顶共七层。至顶环顾,西湖美景入帘来。万顷湖面窄,天地吾心宽;风起铃动,丝丝绕梁,思飞神爽,心落体轻,纵有千仇万恨,芳名苦功,具与春风去。
继渡不长之长桥,瘦柳丛中闻雀啼,雀跳柳舞丝乱,青丝柳雀共逍遥,浪欢岸乐人更乐,迂回处又见钱塘门。
(游,或三五,或双双,吾独单行,其中不知味。所观,所想,所得与荡街更富,健身且增智,吾乐在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