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对生活在北美的黑足印第安部落进行为期一年的考察后,发现这个稳定人口八百的部落在最近的十五年之间,只有五次拔拳相见;孩子们也绝少受到体罚;黑足印第安人蔑视白人,因为他们对孩子、对自己的同胞十分残酷。自1900年,弗罗伊德出版《梦的解释》——这本重要著作就影响了二十世纪的整个文明行程,虽然在弗氏一生的著作里,不断修订和更改着自己的理论,而唯有人性本恶,仇恨比爱更多,人的本能是无法改变的观点,贯彻了他所有的学术思想。促使这个人类学家,也是心理学第三思潮的奠基人马斯洛选择黑足印第安人进行全面系统考察的原因,是因为他第一个孩子的诞生。“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发现所有弗罗伊德的心理学说以及曾经深深影响过我的行为主义心理学显得那么的愚蠢和无力,任何有过孩子的人都不可能成为行为主义者。”
过去的一个世纪,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种族灭绝惨剧,文明是否真的那么脆弱,恶和仇恨是否真的深深埋藏在人类所有友爱关系的背后?生命是否真如同弗罗伊德所说“一切生命的目标就是死亡。”马斯洛在图书馆里查阅心理学资料的时候,遗憾的发现弗罗伊德研究的对象总是心理变态者、精神病患者、罪犯和精神错乱者;而行为主义心理学研究的样本竟仅仅是只有低级本能的白鼠;“爱”这个名词,竟被一再的遭到冷落和否定。而爱,它是人类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维生素C。爱,它是人类本能里与生惧来固有的东西,文明不能摧毁它,只能压抑它,使得它静止、平息或不起作用。
阿什利.蒙塔古曾说“现有绝好的证据使我们相信婴儿不仅需要爱,而且想给予爱。如果他得不到爱,他就没有能力给予爱——无论是孩提时代还是长大成人都不能。”爱在弗氏的观点里,仅仅是和性欲本能相关的衍生物,经过动荡不安、凶险叵测的二十世纪,让我们再次检讨人类对生命的认知,我们已经不能再狭隘的理解爱、曲解爱、否定爱。
孩子的眼睛是最干净的,他不会预设立场,他不会参与争辩、他更不会一味固执的坚持,孩子只用自己天真的、不带批评的眼睛看着世界,并且,只要他得到自己所需要的爱,他就会毫无心计的给予爱。孩童般的单纯和不自大,其实我们可以作到的,对人类历史上所有杰出的人物进行考察,他们大体具有这样的特点。必须懂得爱,象孩子那样,学会爱、发现爱、创造爱、预测爱,否则世界就会陷入敌意和猜忌之中。
我们需要爱,我们给予爱。
(《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7.12出版. 成都东郊旧书肆. 价3元 )
2002.11.13
====================
曾用马甲在这儿发了1.2,如菊说不喜欢那件马甲
只好用这真身了,不便处见谅,忽忽。
------------------------ 颓望处雨收云断,青天寂寥洗清秋。
何人月下临风诉,顾恁惜春更残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