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江西转载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新戏子 收藏:0 回复:0 点击:4256 发表时间: 2004.09.13 17:45:40

散文之敌/王英琦[ZT]


   一
  
   散文由昔日的文学弱势一跃而为大面积包抄文坛的强项,是与当前中国整个文学机制的不良转向——文学的产业化、市场化、商品化分不开的。
  
   较之其它文学样式,散文的经济效益、短平快特征似乎更明显。就在许多人高叫散文也是商品,也要走向市场,拼命强调散文的所谓商品属性时,却忘了——或故意抹去了散文最主要的内禀性:精神性、崇高性。
  
   散文从根本上说来不是物品、商品,不能用现代商品的促销手段——热炒快炒爆炒批发甩卖。也不能主动包装广告,作伪作秀。它全靠人的心灵主动认可、承认。它在内里恪守的不是市场规律而是文学规律:以心会心,以精神对精神,以灵魂征服灵魂。
  
   强调散文及文学的商品性,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剧,我们这个泱泱散文古国的文化堕落。散文的头号天敌就是散文的非散文化、非精神化。
  
   二
  
   批量化、平面化从生产流水线向市场推进的泡沫散文、快餐散文、松花蛋散文,正无情地腐蚀着散文,败坏着人性,搅和着真相,消解着读者的认知力、判断力。
  
   这些任意煽情、作秀,大搞假问题、伪忧患的散文,一个共同点是,文本都充斥着大量的伪信息、负信息——乃至无信息。人们从中得不到一点有关生存困惑、人性本质的良性启迪,反多是与生存无关、满是皮相愉悦的“闻香识女人,闻烟识男人”的无用知识和信息。加之这些散文多是否定性思维,无谓的较理论争,极少有开出药方,给出活路,说出确定性的价值,揭示出真理的特性,因此说它们是散文的垃圾并不过分。
  
   当代散文并不缺乏忧患意识、问题意识——恰恰相反,忧患、问题得太强烈过剩了。21世纪真正需要的是那种既具有价值观的正确性,又具有生命意义的多样性;既具有真理的统一性,又具有人性的丰富性的那样一种经过提纯的高浓度信息散文。
  
   三
  
   散文的创新意识与散文的机械复制是个一体两面的双面刃问题。创新和复制都与原创精神有关。原创力的丧失,可持续写作资源的枯竭,必然导致复制和无新意。
  
   原创精神来自人的原始动力,来自上帝赋予人的第一推动力:那些属于人性的最不可或缺的美德和标志。失去这些人性坐标,就找不到人格的支撑点,也就找不到生命情感、散文创作最初始最永恒强大的驱动力。
  
   这个世界诱惑太多,散文的寄生性太强。小名则安,小利则喜,功利人生使大多数散文写作者在表面的成功荣誉上耗能太多,后继潜能自然不足。
  
   散文作者只有在一次次地回归本性,汲取最本原最真实的动力源——散文之魂;只有在找到最高信仰,依泊在最终极永恒的事物上,才能最终走出复制的宿命,走向创新的坦途。
  
   四
  
   关系就是美。写散文就是在写关系。这意思是说,散文就是在几千字中讨营生,所以更需要由博化简的全息综合知识,更需要一种“打通、搞活”各学问间关系的真功夫。
  
   惜乎现时的散文界中人,关系活做得不是地方。功夫不是用在打通搞活知识学问上,而是人情人际上。为了谋求发稿、评论、中奖等不正当的优先权,不惜采取各种非文学非人格的手段,把散文写作当成无度攫取生存空间的角逐场,将人际关系异化成获得成名成功的重要人力资源。致使大批平庸散文和散文作者恶性膨胀,另一些优秀散文及散文作者被拒门外。然而,当一切附加值、外在特殊的条件统统失去,当人为的人际关系因着客观环境的不利而变得不利时,散文又将安在?
  
  (作者:王英琦)
  http://www.jx.xinhuanet.com/yiwen/2004-05/12/content_2114713.htm
  
  
  
  


转载[别推荐]    收   藏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