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喝酒 |
K喝的很醉回来,又去厕所呕吐了几回,整个夜晚便不能安睡,睁着眼到天光了。他是个很自律和节制的人,从来没看过他这样。他自己一边揉着胸口一边说,我大概太久没喝了,真的好辛苦。刚认识他那会儿,他几乎夜夜泡在夜总会,呼朋唤友推杯换盏,而且每次都是他把喝醉的人送回家。听他讲以往的故事,曾经在山东和当地人喝五粮液,喝到对方第二天还没清醒。我当时笑他是“大肚能容”。近几年他性情大变,只愿意静静在家里看看电视,玩玩游戏,甚至长年茹素。很多时候人在风光里,看不清身边的朋友。他曾经和我说,当他最艰难的时候,没有一个朋友肯帮他,人言在喝酒的时候是豪爽的,人心在酒醒后却是阴暗的。
我问他,不能少喝吗?他苦笑着说:当官的敬酒不能不喝,否则会得罪他;女人敬酒不能不喝,会被笑不够风度;朋友敬酒不能不喝,对方说不能不给面子。再说,中国很多事都是在酒桌上谈的。我若不合污也就不能同流了。
“中国特色”是最经典的能形容中国文化的名词。很多不能理解的行为和习惯,一言概括。
记得一个朋友和我痛斥洋人老板。他说,妈的,洋鬼子来中国,好的没学会,偷奸耍滑的本事见长。让我买东西不给钱,我也不好意思讨,时间长了竟然成了习惯,他自在的不得了。背着老婆找女人,还让我把风。喝酒吹牛,一口流利的京腔骂娘。买假名牌还杀价,就差包二奶,搓麻将了。我说,你若舍得放弃高薪自然也就不用看他脸色了。他一脸颓丧,继而又说,也是的,别论人种,哪个老板还不都这样。我为了工资当孙子,他为了赚钱,也在别人面前当孙子。
我们不能批评洋人,因为他好学。他肯定得意自己能入乡随俗,如鱼的水。
中国刚刚开放的时候,台湾人和洋人都来中国经商。台湾人多数衣锦还乡,很多洋人却血本无归。咎其原因,才明白很多生财窍门。台湾人虽和我们一水之隔,但老祖宗是一个,自然深谙在中国的处世之道。他们和很多高官打交道,在酒桌上称兄道弟,自然得到巨额贷款和免税的待遇。然后把一些二手的机器设备运抵国内,报章大肆报道,某官员招商引资业绩卓著,真正的双赢。几年后的破产也是因为经营不善,台湾人揣着巨资回去,银行面对坏帐只好望洋兴叹。
最早在中国经商的,还有个很特色的人群,就是社会闲散和刑满释放的人。他们的赚钱观念不是创造财富,而是想办法把别人的钱装到自己的口袋里,酒意正酣也就是最容易入套的时间了。其实,古往今来商贾最重要的是诚信。直到近些年,下海的文人、官员、高知多了,儒商也有了成功的榜样,才慢慢把商人在人们眼里的形象改变了很多。但不论以往身份地位,只要在商,一切被酒统一。
一个很久不见的朋友约了吃饭,我兴致阑珊的要喝上两杯,他却一直摇头,说提酒就怕。细问才知道,他最近调到了办公室负责接待领导,做了“三陪”。他更正说是“三赔”,赔了时间,赔了身体,还赔了自尊。
古人好酒,酿酒的、喝酒的、醉酒的皆有遗风雅颂;今人好酒,却成了另一种掩饰目的社交手段。醉酒诗百篇的李白,煮酒论英雄的孟德难寻同类,举杯邀明月,把酒问青天的襟怀也荡然无存,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的景致也只是故事,只是文化了。
------------------------ 丝,本无色......
|
|
|
![](./bian.gif) |
|
回帖 |
![](jian.gif) |
|
回复人: |
悠然心会 |
Re:请你喝酒 |
回复时间: |
2005.01.31 20:40 |
|
这酒喝的并不得意,因为有目的的喝酒都要三陪的.其实,真正的喝酒就是喝酒.
|
|
回复 |
![](jian.gif)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