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 秋
风
都说“秋高气爽”。秋高不高,我不知道;但“气爽”—我却很认同。刚刚立过秋后,夏的残虐尚未肃清,凉意却已按捺不住,于是,风中夹杂着火气,却又伴着清凉,习习而过,如顽皮的孩童,让你不知道说他什么才好。中秋是最令人陶醉的。风,清爽,而不浮躁;舒畅,却不狂暴。如落花漂浮水面,似丝巾随风飞舞。可是,到了深秋,风就变得冷酷无情了,就像鲁迅先生尖酸犀利的笔锋。有时,我想:为什么堂堂男儿要如此刻薄呢?鲁迅的悲哀啊!
生命也似一阵风,在天地间掠一掠就过去了。偶尔的几个名垂青史的人物,只不过是在历史长河中撒下点点余辉,激起点点波痕而以。待到入土为安,终不会长盛不衰,最多只是留下点什么让人记住,仅此而已。
雨
秋,总是与雨有着不解的情结。秋雨将至,乌云滚滚,低低地翻腾,没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咄咄逼人,却让人感到一种说不出的惆怅。秋雨不似夏雨疾,她就那么不紧不慢的下着,就像在讲述一个古老而凄美的故事。淅淅沥沥,淅淅沥沥,与轻轻的飘落在脸上 ,冰冰的,刺激起你僵硬的神经,挑拨着冷落许久的心弦。屹立于潇潇冷雨中,看着落叶飘零,往往令人触景生情,感极而悲。说不出来为什么,也许和与有关吧,因为雨就是老天爷的眼泪嘛。只是奇怪,为什么老天爷在秋天总会有那么多眼泪呢?大概是因为帮助关羽水淹七军,以致荼毒生灵而自责吧!
雨,无所不包,无所不至,一如人的胸怀,那种“万里写入胸怀间”的博大。包容,无论是面对历历平川,还是峰峦叠嶂,一如既往地包容!
叶
雁蹄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也许秋就意味着北雁南飞,霜林尽染;就如同唐以诗著称,宋以词闻名一样,都是时代的标志。只是不知这唐诗宋词被夹在风中至今还有多少人问津。
当第一片落叶从容地翻飞于树之间,悠悠地落在地面上的时候,她有所感吗?她是否留恋那一树的热闹?是否也曾暗自孤独神伤?其实,没必要的,纵使相识满天下,不如知心唯一人。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叶儿蒙污蒙妒,忍辱负重;叶落归根,只为东山再起,重铸辉煌。就像当年的越王勾践,十年辛勤,励精图治,终于成就一代霸主。
夜
夜,恬静而深沉的夜。星星如珍珠般嵌在漆黑的夜幕上,一轮明月,洒下一片溶溶的光。风乍起,吹皱一池秋水。湖面荡着涟漪,泛起层层银光,没有金碧辉煌的富丽,而散发着清淡尔雅的秀美之气。
李清照说:“乍暖还寒时,最难将息。”我说:“乍寒还暖时,最难将息。”秋,进则寒 ,退则暖,虽几经反复却终究逃不掉跌入冰天雪地的厄运,就像清朝末年的谭嗣同康有为,虽竭心劳力,却依旧无力回天。抑或是如李白用尽“仰天大笑出门去”的豪情也只能换回“云想衣裳花想容”的浅唱一样,终究壮志难酬。唉,悲哉!
后记:非但“秋"如此,世上的春夏秋冬,花草鱼虫,一切一切都有它的宿命。秋,本身没有什么思想,人们眼中的种种,都由他的心灵所主宰。有时溢于言表,有时怀于心底,也有时诉诸笔尖。若说文章是一门艺术,那么其价值之一就在于寄情于景,托物言志吧。
------------------------ 唯美:
笔尖留下着艺术的文字,脚下追求着艺术的足球 ,侧耳聆听着艺术的音乐,我自有我崇尚的 唯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