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婆母 |
母亲节的那天,我正在火车上,奔赴千里以外,去参加婆婆的葬礼。
丈夫接到婆婆生病的消息,也只有一个星期,那么一个总是笑脸盈盈的人,怎么说去就去了呢?
想起第一次见到婆婆,是我和老公相识已久,在他执意让我去见他的家人时,第一个迎出的人便是婆婆,从眉角到眼角到是笑,牵着我的手,拉我走进屋里,嘘寒问暖。爽朗的笑声,温和的面容,便让我喜欢上了第一次谋面的她。
虽然如此,但我和婆婆接触是少而又少,和老公结婚以后,因为远在外地,回家的次数有限,即使回家,也往往是先到婆家报道,然后便住进妈家,直到快要走的时候,再到婆家打个招呼。就这样,寒来暑往数载,但我并未与婆婆有更多的接触,对于她,更多的是因为她是丈夫世界中最值得尊敬的人。
和婆婆接触时间最长,细细数来,要算我生孩子的时候,那时婆婆来伺候月子,我为了让婆婆住的舒服,铺的盖的全弄了一套新的,但当晚上睡觉的时候,便发现婆婆拿出自己带的床单,虽然心里不悦,但我想这也许就是婆不如母吧,她也许就没有把我当做闺女来看待。但无论如何,我总变着花样,让婆婆感受着我的热情,以及城里饭菜的丰盛。
就这样,我和婆婆相处了大约一个月,在这一个月里,我享受着婆婆细心的呵护,也慢慢走进了婆婆的内心世界。
婆婆一生养育了六个孩子,也许是因为结婚头几年没有孩子吧,婆婆对孩子,那可是呵护入微,尤其是对她的几个儿子,即使受一点点委屈,她都泪眼婆娑,那种对孩子的怜惜之情,让我读懂一个母亲的拳拳之心。
看惯了婆婆的笑脸,偶尔看到婆婆的眼泪,心里觉得真不是滋味。与婆婆相处这么多年,我只见过她两次流泪。
一次是在三儿的媳妇意外死亡,留下了一个三岁,一个6岁的两个儿子。婆婆既心疼儿子,又心疼两个孙子,那时婆婆泪珠不断,长吁短叹。然后依然挑起抚育两个孙子的任务,那年婆婆已是六十多岁。
第二次,是前年回家过年。晚饭后与公婆闲聊,说到由于房子漏雨,而公婆不得不住在儿子的家里,刚强了一辈子的婆婆,可能受不了媳妇对两个孙子的态度,便落着泪对我述说着一切,那时的婆婆老泪纵横,让人心酸不已。
看着婆婆的眼泪,我慨然应允,答应给公婆建一个独立的住处。于是一回到家,我便汇钱回去。等到开春,等到麦收,小院终于落成,在暑天来临的时候,公婆开心的搬进小院。他们开玩笑的说,他们终于可以自由的过日子了,一是两个孙子,一个已上高中,一个已上初中。二是他们拥有了自己独立的小院,终于可以清净的度个晚年。
唉,那成想,半年刚过,婆婆便撒手西去……
在这纷乱的思绪中,我飞奔回家,但见到的以是躺在冰棺中的婆婆,不能言语,惟 有一群儿女守在灵前,撕心裂肺的哭声,让老天也遍撒伤心的珠泪。
我惟有长跪不起,用我的平生第一次对婆婆的下跪,表达我的哀情,我明白人死不能复生,但我不明白,老天为何不给老人多一些时日,让她多享几年人生的清福。我也惟有让我亲手选的玉佩,做为陪葬,保佑让老人在天堂里的平安!
婆婆已去十日,用陶潜的话来说,是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的时候,但无论怎么,我只能用我的文字,作为菲薄的祭品,安慰婆婆的在天之灵!
婆婆--妈!媳妇不孝,以此作为祭奠,绱飨!
|
|
|
 |
|
回帖 |
 |
|
回复人: |
花落做香泥 |
Re:祭婆母 |
回复时间: |
2005.05.18 13:05 |
|
也曾有你一样的哀思~保重~
|
|
回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