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我们在表达,交谈,敷衍,我们不经过或毋须的思考。那些自然而然的情绪到底算什么?最原始、最拙朴、最真挚的意愿和感受?还是最不假思索、不可付诸实践的过眼云烟?
身处繁华闹市时渴望独处,渴望回归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之时不加雕饰的纯粹;而孤身一人经历一段物质或精神的真正磨难,大喜大悲过后的真正苏醒时刻开始想念知音,渴望倾诉。年轻的我们敏感而善变,不善于更不屑于掩饰自己。而当我们渐渐长大、老去,到了所谓“成熟”的年纪懂得常常三思后行却不再善于表达感情,说话只用陈诉语气而缺乏形容词,害怕情愫被窥视。我们学会说话客气委婉弦外有音,我们经过思考终于决定并且从此习惯于小心翼翼拐弯抹角》
把领悟和决定的权利留给听者吧!
这也是一种进步么?——我们的言语可能更多的是在敷衍自己》
也许,我们是为了尊重关爱他人给别人留更多的余地;但毫无疑问,我们渴求他人的认同,害怕面对错误的将来,害怕承受错误的后果。尽管错误不会因为犯错的人不同程度的无知而改变,但责任却将由不同的主体而承担。
其实没有什么不被淡化,可做逃兵总是显得更为轻松。然而又有什么事能与责任无关?
责任可以被忽略,却总是因忽略而日益凸显!
思想在蜕变,我们的生命在永恒的矛盾中进行,在方与圆中妥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