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许多朋友和我谈及家教问题,加之十多年的班主任生涯,使我对目前中国的家教无不担忧,很多家长对教育自己的孩子束手无策,却又不愿静下心来深入地学习一本家教方面的书,把全部希望放在老师那儿,殊不知自己都管不了的孩子老师又岂能管得好?所以我今晚特意花了两小时写了一篇这方面的文章,看起来有些乏味,但如果你爱自己的孩子,坚持认真看看或有收获。
在孩子的实际学习、生活中,存在着一些“非智力因素”,影响、制约着孩子的成长。家庭教育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好胜心、求知欲望、学习热情、成就动机、坚持性、独立性、自制性和克服困难的勇气等。努力达到以下几个标准:乐于学习和工作;情绪适当;乐于交往;接纳自己别人;性格健全、行为正常。
一、孩子学习动机的培养
动机是指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引起的活动,并引导使该种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一种内在的历程。
严格地说,动机不能像兴趣、情感、意志、性格那样去培养。通常所说的培养动机,并不是指对动机本身的培养,而是指通过一定的途径或措施,去激发、转化和强化动机。
(一) 外部动机激发。
首先,适当运用奖励和惩罚。奖励要与孩子实际付出的努力相一致,使他们感到无愧于接受这种奖赏。奖励要注意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因为对孩子而言,最大的奖励莫过于得到别人的称赞和肯定,尤其需要家长的鼓励和微笑。惩罚包括施加某种痛苦或厌恶的刺激和取消某种喜爱的刺激(如取消娱乐活动等)。但若惩罚不当,非但不能改正孩子的错误行为,反而会强化这种行为,引起学生产生对立情绪。当前家庭教育存在的误区是纯粹用金钱和物质奖惩。
其次,创设合作的学习环境。目前家庭教育中的弊端之一是过于强调竞争而忽视合作。由于竞争中优胜者只是一小部分,大多数孩子是竞争的失败者,因而更容易诱发孩子的自卑、自暴自弃心理。因此,应通过创设合作的学习环境,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如改进评价方法,采用鼓励性评价,淡化竞争气氛,强调家长与孩子之间、孩子与孩子之间的互助与协作,有效地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不要反对孩子成群结队玩耍,不要反对孩子们合作完成某个游戏,不要反对孩子们对某一问题的热烈讨论……
(二) 内部动机激发。内部动机激发的措施主要包括:(1)进行有效的归因训练。它有利于学业不良孩子分析失败的主、客观原因。(2)帮助学业不良孩子实现角色转换。(3)为他们创设成功的机会。(4)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胜任感。
激发可以产生学习动机,反复激发及创设各种条件,可以强化孩子的学习动机,另外,培养孩子的心理品质,可以转化为学习动机。激发、转化、强化三者轮流交替、相互影响,就会使孩子学习动机得到加强、巩固,并持久地维持下去,始终发挥作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多与孩子交流,讲述自身成长的经历等,对孩子既要讲大道理又要讲小道理,更要注意的是要让孩子理解。
二、孩子学习兴趣的激发
兴趣是人的意识对一定客体的内在趋向性和内在选择性。这种内在趋向性和内在选择性是和一定的情感相联系的,是伴随需要而产生的,良好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内部动机和自觉动力。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杨振宁教授也曾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关于兴趣的文章大都认为:孩子成功的关键在兴趣。
目前,对培养孩子兴趣的误区是对孩子的过分放任,即孩子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其实孩子兴趣的产生除了自发的以外还有自觉的,如孩子学画,也许开始不太喜欢,但随着他能画好一幅画,受到表扬或奖励后兴趣便随之产生了。当然任何事都不要走极端,那种随意强制孩子学这学那也是不可取的。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并因势利导才是最好的。
三、孩子意志的培养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活动。当前家教的误区是过分溺爱孩子,不想让孩子吃苦。更可怕的是自己已经在溺爱孩子了却不认为自己在溺爱。希望家长能明白:你能给予孩子一辈子的呵护吗?
四、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习惯是一种后天获得的趋于稳定的动力定型。习惯的形成是由于一定的刺激情景与个体的某动作在大脑皮层上形成了稳固的暂时神经联系——条件反射系统。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方面可以帮助孩子节省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学习过程中的差错,有利于养成勤于思考、敢于攻克难关的习惯。
在辅导孩子学习时,最重要的是教育孩子学会用脑,要帮助孩子克服内部或外部的困难和障碍,使之树立坚定的信心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其次,帮助他们养成在规定时间内学习的习惯,力戒拖延和磨蹭。学校里的学习有严格的时间规定,在家里也应该有固定的学习时间,养成复习旧课和预习新课的习惯。此外,家长要教会孩子检查作业的方法,使之养成细心检查作业的习惯。
五、 孩子情感的培养
爱孩要让孩知道,现实中的很多悲剧是家长爱孩子,孩子感受不到,或者说是麻木了。家庭教育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并珍惜这份爱。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以达到以境育情、情境感染以情育情、情感共鸣。
六、孩子性格的培养
性格是一个人表现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及其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而有核心的心理特征。
性格的形成需要有一定的能力为基础,同时,能力的发展又受到性格特征的影响,而且,坚强的性格能够促使孩子智力开发和才能的发展,不良的性格对孩子的智力开发和能力的发展产生影响甚至阻碍作用。
孩子的性格差异是复杂多样的,当然,性格具有可塑性,是完全可以加以培养的。了解了孩子的性格,就可以使我们的家庭教育具有预见性。培养孩子的性格,首先要培养孩子具有正确的世界观,这里主要指世界观的科学性、系统性、正确性、坚定性;其次,要通过各种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活动、参观学习等实践活动,培养孩子的积极性、创造性、独立自主的精神;再次,要通过心理素质教育、集体教育来培养和发展孩子的个性,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好胜心等。同时要注意,对爱虚荣、自尊心强的孩子,不要过多的苛责,要通过暗示、表扬等办法,使他们看到自己的优点和能力,以增强其信心。
七、孩子不良情绪的排除
孩子往往对学习有某些情绪或情感问题,这些情绪、情感问题往往是由于学习而产生,再反过来又严重地影响与阻碍学习。排除的方法是:
1、 克服焦虑与恐惧。
2、 避免产生逃避或回避心理。
3、 减少对抗或抑郁。
推荐书目:
1、《成功家教启示录》
2、《失误家教启示录》
3、《为什么爷爷奶奶带不好孩子》
4、《傅雷家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