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特区文谈天下版主:戈壁红柳912     晴雨西子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闻中 收藏:0 回复:2 点击:5733 发表时间: 2005.07.27 01:38:31

老子:天道和人心——老子思想的通俗讲话(二)


  
  
  
  
  
   哲学必须有一个玄奥的背景,思想的藤蔓正扎根于此,这个玄学背景是一种超验的精神秩序,是神秘而不可言说的,因为它来自于本体界,而语言却属于现象界,所以一旦说出总是辞不达意。但一种哲学如果没有这个背景,其浅薄和虚弱就会发出呻吟。
   ——闻中
  不要相信下面的话——什么作为人就要想人的事情,作为有死的东西就要想有死的事情——而是要竭尽全力去争取不朽,在生活中去做合乎自身中最高贵的事情。
   ——亚里士多德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老子
  
  
  每一个民族,每一种持久的文化都有几个核心人物,后人大都只能在他们创造和划定的范围内精耕细作,他们奠定了一个民族思维的方向,很难被后人超越。因为他们象奇迹一样地开花结果,他们的智慧上达高天、下抵深土,足以喂养一个民族几千万年之久。这样的人,比如有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柏拉图;古代中东的查拉图斯特拉、摩西;古印度的释迦牟尼、大雄;还有古中国的孔孟、老庄等。而且奇怪的是,这些人基本上生活在同一个时期。所以人类历史很有意思,在公元前600年到公元后200年这段时间,伟大的人物空前集中,足以覆盖此后的所有时空。是的,几乎所有优秀的种子都已经在当时诞生了,在往后的时间里,再伟大的英雄、再杰出的天才也仅仅是那个时代的纷披枝叶而已。而且它的发展有个高潮,就历史而言,那就是耶稣的诞生。耶稣的诞生是个伟大的历史事件,他的存在和生活是那么的强烈,以至于时间也被一截两段,因为后人通常将他诞生前后视为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这段岁月是如此地非同寻常,所以德国现代哲人雅斯贝尔斯在他的著作《智慧之路》中将它换作人类历史的“轴心时代”,他说:
    “我们就把这个时期称作‘轴心时代’吧,非凡的事件都集中发生在这个时期。中国出现了孔子和老子,中国哲学中的全部流派都产生于此,接着是墨子、庄子以及诸子百家。在印度,是优婆沙德和佛陀的时代,正如在中国那样,各派哲学纷纷兴起,包括怀疑论和唯物论、诡辩术和虚无主义都发展起来。在伊朗,左罗亚斯德提出了他关于宇宙过程的挑战性概念,认为宇宙过程就是善与恶之间斗争的过程。在巴勒斯坦,则出现了许多先知,如以利亚、以赛亚、耶利米、后以赛亚。希腊产生了荷马,还有巴门尼德、赫拉克利特、柏拉图等哲学家、悲剧诗人,修昔底德以及阿基米德。”
  其中,老子与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同年,比印度的释迦牟尼大15岁,比孔子大20岁,在这里,老子显得尤其杰出,其他人因种种原因可能还处在真理的外围,而老子却直接来自于真理的内部,来自于心脏。
  老子是个典型的神秘主义者,他那飘忽的身影令肉眼凡胎的历史学家颇感头疼,这一点我相信司马迁肯定体会很深;按说老子应该是民间传说和童谣的对象,但想必是老子在日常生活中又平凡得犹若田间老农,所以先秦流传下来关于他的传说极少,至于汉代以后的道教对老子的神化则全然是荒诞无稽了,象老子这种平凡如泥土、神秘配高天的人物永远是历史学者的困境,因为这意味着,在整条时间的长河里,他们的历史著作只能是弱水三千仅取一瓢的零星残片,欲窥历史之全貌无疑是后人的非分之想。
  是的,面对神秘的老子,杰出的历史学家司马迁无能为力,他曾网罗天下、放矢旧闻,遍游名山大川,抽取金匮石室之书,20来岁就“西到倥侗,北过逐鹿,东至海上,南达江淮”,具有崇高的实证主义和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不错,即便是这种实证和浪漫完美结合的司马迁,也只能捕捉到老子一丁点的朦胧信息而已。在伟大的《史记》中,关于老子的生平事迹只有短短的400多字,而且还缠夹不清。
  在这模糊的语言中,里面却隐藏着一段出奇清晰的文字,那就是对孔子和老子会面的记载,这是中国思想史上的重大事件,我们庆幸儒道两条滔滔的文化大河有过这样一次汇流,而且还发生在源头,这种源头和源头的交汇,就好象时间和时间相遇,空间和空间相遇,无限和无限相遇一样。我们为什么要庆幸呢?因为你如果了解了老子和孔子,中国三分之二的文化都会变得清晰起来,他们就是镜子,源头就是镜子。
  这种相遇在历史上很可能是空前绝后的,为什么这么说呢?象孔孟、老庄是隔代相传,而孟子、庄子虽是同时代人,却并无会面的记载,而象李杜、陶谢、苏黄等人又与思想无关,而且心灵和头脑也明显不及,同样,这种情况在欧洲也是无与伦比的。应该说,智力品位在这一级别的巨人又在同一时空相遇是极为罕见的,因了他们伟岸的身影,就连广瀚的时空也都显出了窄狭。孔子和老子,他们就象双子星座一样照耀着华夏的历史,而且我们必须认识到,这是两个极端的相遇,他们那么地迥然相异:一个是刚猛勇进,一个是激流勇退;一个是自强不息,一个是道法自然;一个是人道有为,一个是天道无为;一个是滔滔不绝、一部论语,一个是沉默寡言、五千为限。他们思想和品质的不同在我们的文化里就构成了一个圆——走向完全相反却走到了一起,这正代表了中国文化的完美特点,它是一种可进可退、既柔韧又刚强的和谐文化。
  这次会面,对于老子可能是平静的,而且他一眼就看出了孔子的弱点:骄气和多欲。并提出劝戒,应该学习深藏若虚的良贾、容貌若愚的盛德君子;而对于孔子,这可能是毕生最大的震撼,当时孔子一出门就直叹老子“其犹龙邪”!他对弟子们说道:
    “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网,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矢曾。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而上天----合而成体,散而成章,乘云气养乎阴阳。”孔子犹如此感觉,何况常人!
  关于先秦的思想走向,我曾经简单地列过一个提纲:
  
   老庄(天道)|道
  
   孔孟(人道)|性
  
   申韩(世道)|衰
  
   苏张(无道)|减
  
  这其实是一个道性衰减的过程,象老庄,是弃利主义者,甚至不以世间万事挂怀,如飞鸿、如游龙;而孔孟的人道思想是崇高的利他主义者,其核心是仁爱,至于申韩,却是典型的世道功利主义者,象韩非子,更是中国古代阴谋家和野心家的思想根据地,就是他将老子的自然哲学转化成阴谋诈术的,素有“东方的马基雅维里”之称,其实,排起辈分来,他还是马基雅维里的祖宗一辈呢!即便如此,他们多少还是带着治国平天下的宏阔志向的;而到了苏秦、张仪这些纵横家之流,则全然是利己主义者,他们没有道德立场,没有原则,其思想的核心就是“利己”,所以惟恐天下不乱,好乘势而起。这种道性不断衰减的走向,老子早有预感,他说:
  失道而后德, (道法自然)|道
  失德而后仁, (德布万物)|性
  失仁而后义, (仁者爱人)|衰
  失义而后礼。 (义分是非)|减
   (礼定尊卑)|
  
    ——《道德经》38章
  从老子的话中,我们可以见出文明带来的弊端:原来天下是混沌一片,由天道主宰一切,人类的意志还未曾干扰自然的运行,这无疑是一种道法自然的状态,也是老子最为推崇的状态;后来,人类自混沌中苏醒了,睁开他那蒙昧的眼睑,并开始以自己淳朴的德性与天地万物取得了和谐,这是一个德布万物和谐境界;可是,人类不甘心在自然面前俯首帖耳,于是,展开了对自己命运的拷问,并偷吃了禁果,撕裂了人性的面纱,惊愕地发现了“恶”的存在,从此,善与恶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人类以正义的名义展开了无休止的杀戮,而那些仁者也开始了他们先知式的传道生涯,全力推行他们爱的宗教,而整然的社会也就开裂出了无数的对立面;可是后来,在肉搏中,善并没有占了恶的上风,两者的相持混淆了是非的界限,于是,人们只有求助于直觉,依靠自我的内心来对纷纭的现象界进行黑白的裁决,这时候,人类的意志被强行推到了前台,扮演了全知全能的上帝的角色;再后来,那种本质上抽象的道德是非已经无法判断,于是,人们将目光伸向了具象实然的人伦世界,以礼法来定尊卑,在一定程度上确立了秩序,维护了权威,可是,这时候超然的世界已经荡然无存----你看这个道性衰减的过程,正好捅破了文明的伤口,从而发出了呻吟!
  而且,历史发展到了今天,我们整个社会都在提倡“诚信”,其实,这是极为可哀的,因为,这意味着道性已衰减到了末端,用老子的话讲就是:失礼而后信。
  “信”这个词原本可以散发出强大的精神魅力,因为它可以指向至高的信仰,获得超越性的依据;但在我们的现实社会里,这个“信”却是“诚实守信”的“信”,而非“因信称义”的“信”,它仅仅是道德和伦理的底线,是最后的一道人性堤坝而已。一旦一个社会在不断地强化“诚信”,只能意味着危机已经触及到了底线(上层道德建筑已经无暇顾及了),因为如果连它也被非道德、反道德攻破,那么,我们人类也就真的成了弱肉强食的嗜血动物了。
  所以,老子其实是个良医,而天下就是他的病人,他一眼就能触及症结,天下大治,老学不为用,一到乱世衰世,老子就风靡一时。而且,还流传着老子以“道”为身,长生不灭,一旦世道衰微就分身化形诞生而为帝师的传说,如伏羲氏时,老子诞生而为郁华子;神农氏时化而为广成子;夏禹时化为李耳等,这些传说虽然荒唐的有些离谱,但从中似乎也给了我们观察历史的启发:道家高人是否真的隐藏在帝王身旁。从姜子牙、范蠡开始,一直到张良、魏征、刘基,然后是清末重臣曾国藩,果然发现这都是些深谙老学的高人,也许,正因了他们的道家思想,才很大程度上平衡了那些帝王强烈的功利心,给社会带来了和平和安宁,成了乱世中的一剂方药,他们的诞生也就是为了治世而来。
   (待续)
  
  


原创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亓官 Re:老子:天道和人心——老子思想的通俗讲话(二) 回复时间: 2005.07.27 11:03

    再见大作,好不容易呵。
  
  老子是天上的人物,是我们仰望的。而孔子至少我们了解。
  
  道法无为,奠定了中国的战略基础。
  
  而后再没有人能超越他了。
  
  

回    复    

回复人: 悠然心会 Re:老子:天道和人心——老子思想的通俗讲话(二) 回复时间: 2005.07.27 14:52

    释,儒.道.中国三大哲学系统,道家占其一,其思想范畴未离老子道德经.但自明代逐步衰落.其原因,是老子徒子徒孙们,把老子实际的原有的哲学系统玄化了,转而走向寻求玄冥的长生不老之术.致使人们对其理论产生了偏见.所以,在我们认识老子期间取其精华,去其糟柏.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