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胡杨林-浙江旅游主题区  [登录] [注册] [发表新文章]  

作者: 空城 收藏:0 回复:2 点击:2190 发表时间: 2005.08.09 15:12:01

唱游


   唱 游
   ——记2004齐鲁之行夏令营
   2004年7月10日早上六点,我兴致勃勃地整装出发。
   2004年7月18日傍晚六点,我风尘仆仆地踏入家门。
   八日,我们的足迹遍布了齐鲁大地。回望这八日的夏令营之行,似一支动听的歌,我们边唱边游,看到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现在,我坐在电脑面前,手指敲击着键盘,用文字记载下这一个个动人的音符。
  
  
  [气 息]
   刚下火车的我们,带着一身豪迈,来到夏令营的第一站——曲阜。
   在这里,一辆辆自由通行的马车、别样的三轮车,古色古香的建筑和一座座用黑灰色石砖砌成的高大雄伟的城墙,无一不透露出这个城市所特有的古老的气息。石墙瓦房、马车小径,成为这个城市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
   这座古城到处都充溢着文化的气息,不仅仅因为这些古老的建筑,更因为这里是圣人孔子的故乡,而孔府、孔庙、孔林也理所当然地成为这座城市的代表——
   苍翠的树木、高高的门槛、石刻的雕像、高大的墓碑、名人的题诗、题词,一切的一切,共同见证着孔圣人的辉煌成就。这里到处沐浴着孔子的思想,到处留有文化的气息——一个屋檐的建筑能够传达出“勾心斗角”的暗示;一个“王”字的遮掩表现出孔家人的聪慧;而白乌鸦对这里的留恋,似 乎也在赞颂着孔子的伟大圣洁。
   深深的一呼吸,我努力地探询着圣人留下的气息。我感觉到了,感觉到孔子“终生学习”的高深、感觉到“一生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的渊博、感觉到十四年周游列国讲学的坚持、感觉到“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谦诚……
   五千年的文明所孕育出的浓郁的文化气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使任何一个到过这里的人都为之而惊叹。我想,这里应该是我国文化气息最浓厚的城市之一吧。
  [气 势]
   巍巍泰山,气象万千。她以峻拔的身姿,磅礴的气势,雄峙齐鲁大地,被万代瞻仰,誉为“五岳独尊”!
   站在泰山脚下,抬头,仰望,我凝视着连绵的山脉和被云雾包围着的山顶,一股敬意油然而生——她是那样的高旷、那样的挺拔,少了一些娥眉的灵秀,却多了一些磅礴的气势,泰山压顶般的雄壮在顷刻间震撼着我的心。
   乘车前往中天门。窗外,清澈的泉水、翠绿的树木,还有,呼啸而过的风,统统都在一闪而过。空气中开始有些寒意,风落在脸上,不经意间打了个寒战。额前的发梢被风带起,留下她的足迹。
   我们从中天门开始向玉皇顶攀登。沿着石头砌成的石梯,一阶一阶地往上走,还是有风在耳边吹过——是凉凉的风,在如此盛夏里,能有这席席的凉风拂过脸庞,着实令人惬意不少。阶梯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树林,深邃地令人难以琢磨。抬眼望去,是一片足以令人眩晕的绿,星星点点的黄花菜点缀其间,令人忘却了此刻已经是烈日炎炎的七月,仿佛才是在早春二月里。我所处的海拔不断地升高,风中的寒意也愈来愈浓烈。我第一次回头看自己走过的路程,感觉到脑中的一片天旋地转的眩晕,此刻,我才真正感受到了 “五岳独尊”的辉煌气势!在山下,也许我能感觉到泰山豪迈气势的轮廓,却永远无法真正看到她的无与伦比的气魄,而现在,我看到了几乎成直线般下垂的我身后走过的阶梯,它们不断的向下蔓延,直到我所能看到的最后一阶石阶消失在我的视线中。心中一下子弥漫开激动的颤动,我是有一些恐高的,但更令我颤抖的是这巍巍泰山,五岳独尊的气势,似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屹立在神州大地上,真不愧于“五岳至尊”的称号,的确令人叹服!
   时间慢慢地在脚下滑过,玉皇顶渐渐的在眼前清晰起来,原本已经沉重了的脚步因为视网膜上的一个像开始变的轻松而快速起来。踩上了最后一个阶梯,我站在了泰山之顶——玉皇顶。
   下山,我乘坐缆车,低头向下眺望,山间云雾依旧缭绕,下面是一片林海,所有的路径都仿佛被那葱葱的树木所覆盖,那一刻,我感觉自己飞了起来……
  [回 忆]
   一踏上青岛这片土地,立刻闻到了一丝海的气息,这里的天空,淡蓝色。很有趣,走在这里的天空下,脑海里突然间想到了“头上一片青天”歌 词。
   青山碧海,红瓦蓝天,青岛,这个城市带给我太多的回忆——
  
   广场。
   走在青岛的“音乐广场”和“五.四广场”,迎着温柔的海风,看着周围的绿意,看着音乐名家的雕塑,看着广场的代表建筑——白色的帆和红色的火炬,心情,一下子变得更加明媚。风,从额前掠过,带着我一身的明媚,飘远。
   浪声。
   我坐在船上,被四周的海水包裹着,这里的水很清澈,就像这里的天空一样。不断有海浪拍打船身的声音传入耳膜,我轻轻地闭上眼睛——听浪。偶尔会有海水涌上甲板,溅起一阵欢笑。我回头,看着经船开过后不断涌起的白色的略显汹涌的浪花,看着远处海天相接烟雾朦胧的海平线,看着海中的这些被烟雾缭绕着的飘渺的小岛,看着同样在海上漂着的船,我开始静静地体会,体会这碧海蓝天的意境,体会这城市的浪声,体会这个沿海城市所特有的水气。我不断地拍照,渴望用相机将这些美丽清馨的画面永远定格。青岛的浪呵,让我想到“动人”两个字。
   瓦房、梧桐。
   我坐在车里,双眼却始终向着窗外瞄。一座座德式的建筑在眼中忽闪而过,留下片刻的回忆,这里曾是德国的殖民地,因此才会有这么多的德式红色瓦房,它们共同见证了青岛的荣辱兴衰,是这里历史的诉说者。
   路边,还有一排一排相同的树木,导游说,这是青岛的迎宾树——法国梧桐。我从小就喜欢“梧桐”,没有原因,所以也就多看了几眼这些梧桐树。一片一片深绿的似手掌的树叶错落有致地从枝干上长出,一条一条白色的脉络好像掌纹一样的清晰。法国梧桐,当之无愧的迎宾树——笔直、大气、清新。
   浴场。
   青岛的六个海水浴场相信会吸引所有到这里游览的旅客的眼球。
   我拾起一捧细沙,张开手掌,任海风带着沙子不断飘走。脚下蔓延着活泼的浪潮,混合着被浪花打湿了的沙子,淹没我的脚。这一刻,我想就这样沉浸在海水的怀抱中睡去。和徇的海风依旧在吹,不断地吹……
   科技、军事。
   青岛的科技宫里,千变万化的科技制品令我们措手不及。闪着电光的玻璃球、自由工作的水车、奇妙的空气传声……让我们眼花缭乱。精彩的4P电影里,闪烁的灯光、不断变化的场景、突然喷出的水,亦真亦假,令人无法分辨这到底是真实或是虚幻。科技的发展速度不得不令我叹服!
  军事博物馆里,一艘一艘雄壮的海军战舰、一架架气宇轩昂的战斗机,雄赳赳、气昂昂地伫立在面前,仿佛是随时准备出征。
   历 史
   去威海刘公岛的那个早晨,天空下着雨,坐在起浮的、略显潮湿的船上向外望去,一片烟雨朦胧的景象,前方的刘公岛被烟雾和细雨包围着,若隐若现。
   在刘公岛上的“北洋水师纪念馆”里,我倾听着导游解说着北洋水师在那个漂泊动乱的年代里从兴起走向灭亡的历史悲剧,看着银幕上那支奋勇搏击的舰队最终因为政治的腐化而消失,才恍然大悟,为什么那样一支强大的水师舰队会被日本敌军所消灭,不是因为敌军的军队比我们强大,而是因为清政府的政治腐败、独断专行,所以,那场战争一开始就注定是失败的。
   站在塑像前,看着蛮横的慈禧太后和满脸无奈的皇帝,我一遍一遍地默问着她:为什么要这样,难道自己一时的安逸比起国家的安危还要重要?我始终无法理解她的想法,我相信,任何一个爱国的人都无法理解——永远无法理解。不是么?如果连自己的国土都沦丧了,那自己的安逸又还有什么意思呢,或许到那时已经根本没有什么安逸可言了。看到豪华的颐和园图景,再去回想北洋水师为国牺牲的惨痛历史,我的心中不禁产生一股悲哀,北洋水师的失败是我们民族最大的耻辱,因为这是我们自己的政府一手酿成的!
   在最后一个展厅里,我看到了一顶钟,这个惨痛的教训的确应在人们心中永远地敲响警钟!
   走出纪念馆的时候,外面的雨已经停了,雨后初晴,阳光明媚,我的心情也轻松了一些……
  [夜妆、回家]
   在山东的最后一夜,我们游完蓬莱阁,住在一个叫南山的地方。
  天色渐暗,华灯初上,夜上浓妆,我站在窗前,第一次仔细地观赏起山东的夜景。
   远处灯火辉煌,高高的电视塔上闪耀着璀璨的光芒,昏黄的街灯不断地放射出光亮,车辆依旧川流不息。这一刻,我又一次仰望天空,暗黑的夜空里,星星,灰银色。夏令营马上就要结束了,我用心地审视这里的夜色,满眼的留恋。
   次日的夜晚,我已经坐在了回家的火车上,火车启动、出站,山东渐渐远去。
   车厢里凝固着萨克斯管动听的乐声,是一曲《回家》。车窗外,那些不知名的树木像放电影一样不断的向后闪过。到这一刻,我才真正感觉到,夏令营已经真的结束了。八日,渐次远去。这些日子里的一切细节开始在脑海里不断闪过,就像是按下了CD机上的“倒退”键,一遍一遍的回忆,成为美好的片段,永远地定格在记忆中……
  
  
   八日,一段并不算漫长的旅程,但我很充实。
   八日,我们唱出了一曲动人的旋律,一曲边游边唱的夏之歌。
   八日前,我带着一身明媚出发,同样的,八日后,我也带着一身明媚归来。
  


文坛.在 路 上收录 原创[文.在路上]    收   藏  

回帖


回复人: 蓝发卡 Re:唱游 回复时间: 2005.08.09 20:57

    呵 欢迎来山东! :)

回    复    

回复人: jjssqqpp Re:唱游 回复时间: 2005.08.13 19:56

    呵呵,一直都想去山东。

回    复    

回复


回复主题: 回复在论坛 回复到信箱
回复内容:
附加签名:
上传贴图:
图片要求:长宽建议不超过:650×650。大小:300K 以内,文件后缀名必须为:.gif 或.jpg 或.png
      
版主推荐:
文坛新文:
作者其它文章:

Copyright 2002-2008 版权所有
胡杨林©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支持拓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