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勤车进行曲-装蒜[转载] |
“中国人真是太缺少个性了,尤喜从众。瞧谁的衣服款式好,保准有一大群人立马去效仿,一直把它搞的满街满巷,无人问津。模仿力可谓强矣。看!大伙瞧瞧,在座的老爷们有一个算一个,腰带不结实都不成,什么钥匙串了,手机了--挂了一大圈。不管有用没有用,嘎吱窝里都夹个皮包。就象有好几千块钱似的。”“怎么?就许你们拎个小包啊!我们老爷们就不行啊!”看看,一上车就来神了。一下子成了两个阵营。“可不是?都打开让我们看看,里面有什么好玩意,有什么西洋镜。”“感情不会是有口红吧?哈哈哈哈哈哈哈呵呵!”也是的。用眼睛一扫,整个的车里一共有七位男同志,大小贵贱的都夹个包。真是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我就想:追溯一下,早些时候,男人的包是用来装“大砖头”(大个大)的,当然一般人是拎不起的,那保准是个款爷、腐败分子了。后来手机问世了,有包的那当然是有手机了。于是乎,夹包便成了时髦。也是权力的象征。我想是的。一到开会,好家伙,个个的都夹包。您也不知道里面装个啥!人模狗样的。鼓鼓囊囊的,让人浮想联翩。穆丽英是单位“棍儿”说话就横,抬杠。说起话来那是又臭又硬,一句话就能把你整到南墙上去。“要我看,里面是手纸吧?我就不信,在家里都跪洗衣板的样儿,还能有钱?要不就是装蒜的!哈哈哈哈哈哈哈呵呵”所有的女人都开心的笑了,一时间都停不下来。老爷们有点难为情了,就有几个人真的哗的拉开了皮夹子,亮出一大叠嘎新的人民币来,“睁开您老的眼睛瞧瞧,这是什么?”“这全是信用卡,是钱!认识不?”忽然扭转了尴尬的局面。谁说是通勤车上的闲扯,是笑谈。而夹包的虚伪和装腔作势谁的心里都明白。穆丽英显然是被刺激了一下,有点挂不住劲了。站起来又甩出一句又臭又硬的话。“有种的,都给我打开!我就不信,里面都是银子?不信你撂那,连小偷都不勒你,哼!”教授终于说话了,“我说‘穆桂英’啊,嘴下留情,连我老头都不在话下啊?”这时候,牛师傅的小孙子坐在教授的怀里,一把拽过教授的小皮夹子,哗的一下就拉开了。一瞧,童声童气的喊叫起来,“蒜!蒜!是蒜!”教授急了一把抢回来,“小兔崽子!这是我天天要吃的。不装能行吗?”穆丽英感觉太过分了,脱口而出:“教授,真对不起啊,我真的不知道你装蒜!”啊?哈哈哈哈哈哈哈!!!!!
|
|
|
回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