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农业税意味着不用再种地 |
英子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对农民有着很深的情感。两会期间,她从媒体上得知家乡所在的那个省从2005年的某一天将全额减免农业税。她觉得那是一个绝好的消息,便打电话告诉父亲,她这么做主要怕父母以及乡亲们不知道这个事,多交冤枉钱,因为她太了解自己的家乡。
父亲听到这个消息的反应,令英子一阵心酸,他说:“真好,以后可以少种一点地了”。在外读书工作七八年了,英子对家里的情况不是很清楚,她没再多说什么,挂了父亲的电话,她发了半天呆。
后来她跟读大学的弟弟提起这件事,弟弟的第一句话也是“以后村里的地肯定没几个人种了”,原因是英子记忆中那个温馨热闹的小村庄如今只有老弱病残守护家园,青年人不管男男女女都外出打工,许多山地已经荒芜,但为了交公粮,家里的老人还要拼命劳作种一点粮食,可往往收获的抵不过支出的,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土地失望,如今不收税了,索性就不种了。
英子的家在一个四面环山的村庄,所谓的地都是祖祖辈辈从山上一点点刨出来的土洼,好几块地加起来有时还不足一亩,谁家有块一亩的平整地是别人最羡慕的。通往地里的路都是羊肠小道,从撒种到收获靠的都是肩扛驴驮,几十年如一日靠天吃饭,因为村里唯一的一条河冬天结冰,夏天干枯。十年前,那儿的人不求过好日子,只求吃饱肚子。
英子清晰地记得,小时候一到秋后,队里的干部就挨家挨户收公粮,一些劳动力少、地少、孩子多的人家不愿意交,因为给了公家就意味着他们要挨饿。那时家里的男人一般都会躲出去,女人在家看着门户阻挡收粮的干部进门,那些干部也拿她们没办法,就一趟趟去要。这样的收粮会持续好几个月,最后是以农民的妥协告终。
后来政府开始鼓励农民种塑料大棚,由政府出面贷无息贷款,并给予技术扶持,一时间,满山遍野都是大大小小的塑料大棚。到了冬天,有的大棚菜绿瓜繁,有的依然是一捧黄土,没种成菜的人家欠了一笔债,一家人在忧愁中熬过了冬天。可种的好的人也没致富,因为没人买,冬天几块钱一斤的黄瓜、青椒农民吃不起,周边的干部也没多少。看着新鲜水灵的黄瓜、西红柿,种菜的农民自己都舍不得吃一个,可也不知道能卖给谁?这难倒了那些菜农,他们只能用驴车将菜拉到集市上去卖,因为没有人告诉他们菜还能拉到那儿去。
那两年,英子家也投了两万元建大棚,后来只卖了3000多元,父亲也就放弃了。再后来,满山遍野都没了大棚,全是果树苗,乡亲们听说临近的省正在大兴果木。果树苗在地里长了三年,一颗卖了3毛钱,英子家赚了300元。果树卖了后,乡亲们蹲在山间地头,不知道下一季该种什么?
2005年,英子23岁,50岁的父亲去建筑工地帮人看材料,每个月600元,母亲在家门口种了一片玉米。免税给英子家带来的是不用再耕种太多的地,给村里带来了片片荒山,一到夏天,满山绿色,退耕还林还草她想村庄能入选。
想着、想着,英子哭了,但她依稀望见乡亲们在笑,只是身影孤单。
|
|
|
![](./bian.gif) |
|
回帖 |
![](jian.gif) |
|
回复人: |
木水 |
Re:免农业税意味着不用再种地 |
回复时间: |
2005.12.21 15:15 |
|
政府免税是为了让农民安心种粮,但有多少踏踏实实种粮的农民呢....
|
|
回复人: |
方林 |
Re:免农业税意味着不用再种地 |
回复时间: |
2005.12.21 15:45 |
|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多么多么难啊!
|
|
回复人: |
天涯孤旅 |
Re:免农业税意味着不用再种地 |
回复时间: |
2005.12.21 16:24 |
|
以在下近三十年的粮食工作经验,给予农民减免的不只是农业税,我想,如若政府再可以出一部分钱,对那些种粮的农民,给予补助或是奖励,如我们这里对种植二十亩以上的粮农,给予每亩20块的奖励,我想,这也许是一种好的办法。
只要政府实实在把措施落到实处,问题总是会迎刃而解的,特别是粮食问题。
|
|
回复人: |
mingzhong |
Re:免农业税意味着不用再种地 |
回复时间: |
2005.12.21 20:11 |
|
政府免税是为了鼓励农民种粮,如果免税反而导致荒芜良田,岂不弄巧成拙了?
不管怎么样,农民到底还是减少了一定的负担。
|
|
回复人: |
石韵 |
Re:免农业税意味着不用再种地 |
回复时间: |
2005.12.22 21:37 |
|
娓娓道来,很切实际。虽然中央确实下了很大力量,但三农问题是很复杂的。
|
|
回复人: |
小刀锐利 |
Re:免农业税意味着不用再种地 |
回复时间: |
2005.12.30 10:41 |
|
此帖内容已被清除
------------------------ 我来到这个世界,只是想要看一看阳光!
|
|
回复 |
![](jian.gif)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