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玻璃鱼-个人文章

腐败渗在每一个角落:关于领导读博[转载]

玻璃鱼
2006-03-10 09:31   收藏:0 回复:0 点击:4867

   
  科技界委员抨击学术腐败:领导读博一路绿灯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0日01:26 京华时报
  
  
  全国政协委员王志信在发言。
  
   前天下午,全国政协科技界别举行了第一次联组讨论会,在会上发言的8名委员中,有5位都谈到了学术腐败、学术造假问题。列席会议的科技部副部长马颂德当场表示,“浮躁的学术风气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一些论文数据弄虚造假真的超出我的想象!”今后科技部将建立一个“科学家诚信数据库”,对科学家们的学术道德给予监督。
  
  
   ■腐败现象一
  
   领导读博一路绿灯
  
   “权力与学位交易,我们碰到这样的事该怎么办?”全国政协委员、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的副总工程师陶化成在发言中向大家询问道。
  
   陶化成委员说,现在很多领导读上博士了,因为工作太忙,没有时间上课,学校就给开绿灯放行;因为工作太忙了没有时间写论文,学校就找人代写;论文质量不过关怎么办?再找学术期刊的编辑部,让他们再开绿灯。
  
   “降低学术论文标准的事情,我本人也参与过。”陶化成坦言,之所以领导读博可以一路绿灯,就是因为期待领导在今后分配科研经费时,给帮过忙的单位给予“倾斜”。
  
   ■腐败现象二
  
   3000万投资“永动机”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所长王志信发言指出,科技研究与科技立项,不应该外行领导内行。
  
   王志信说,去年有个研究员发现了一种电流不断旋转的现象,就要求提起立项。有关研究机构论证多次后,对这名研究员的答复是,这是一种半导体效应,不可以用于一直发电。可是两个月后,有关部门却在四川对这个项目立项,并投资了3000万元。
  
   “何祚庥院士就此事致信中央媒体,质问有关部门为什么花钱支持‘永动机’”,王志信委员生气地质问道,“这么多专家多次审议没有通过的项目,却仍能立项,这是为什么?”
  
   ■腐败现象三
  
   为发论文花钱参会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尚廉发言中表示,他每年在评审优秀博士论文的时候都很惊讶,一些博士生短短三年内,竟然有几十篇的论文被SCI(指《科学引文索引》,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具权威的科技文献检索工具之一)收录,简直是一个“PaperMachine”(论文机器)。
  
   而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任玉岭进一步指出,据他们对全国180个博士的调查结果显示,其中60%都有花钱发论文的情况,还有60%的论文有不同程度的数据“勾兑”情况。
  
   黄尚廉委员分析,目前在国内每年要召开很多所谓国际学术会议,会议介绍中往往会注明,会议期间收录的论文都会被SCI机构收录,但学术界人士都知道,会议组织者早已重金买通了SCI机构,而国内很多博士为了让论文被收录,也愿意花上几千元去参加这些会议。
  
   ■科技部副部长回应
  
   建诚信库应对学术腐败
  
   科技部副部长马颂德听完委员们的发言后表示:“委员们的意见很尖锐,但也相当宝贵,我先向大家表示感谢。”
  
   谈到目前出现的学术腐败、学术造假的问题,马颂德说,解决这个问题,关键还是在于科学家的诚信道德,科技部将建立一个“科学家诚信数据库”,每个科学家的学术研究、参与科技评审都会在这个系统中留下记录。通过这个系统,就能发现科学家曾经的学术行为是否得当。
  
   本报记者郭鲲
  
   相关专题:2006年全国两会
  
  
  
转载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