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情无悔-个人文章】
四川--邛崃平乐古镇游
□ 情无悔
2006-03-19 16:31
收藏:1
回复:15
点击:867
一段娓娓的古歌轻轻吟唱,一幅水墨画般的风景徐徐展开,一段古镇的历史款款走来。 蕴涵秦汉驿道古镇遗风,秦汉以来,即为古川南蜀道、南方丝绸之路第一驿站。
古镇概况:平乐古镇位于历史文化名城邛崃市西南19公里,历史悠久,人文鼎蔚。早在汉景帝时期(公元前150年)就已形成集镇,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平乐古镇"九古": 古风,古树,古坊,古民居,古街,古寺,古堰, 古道,古桥。.........行程中主要景点: 金华山:自秦汉以来即为灵山杰地,在中唐以后,金华山天宫寺香火鼎盛,名满川西。佛座前的一幅 "天马行空图"更是全国摩崖造像中的精品,全国仅存两幅。芦 沟:平乐的竹海,有现今平乐保存完好的造纸作坊。南方丝绸之路 :现平乐镇骑龙山上仍保存着完好的古驿道(秦汉驿道--南方丝绸之路)秦汉驿道,古驿道两旁均被垒成高墙,中间通车马的大道铺着巨大的卵石,顺着山势蜿蜒前行。
南方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平乐 平乐古镇位于历史文化名城邛崃市西南19公里,历史悠久,人文鼎蔚。早在汉景帝时期(公元前150年)就已形成集镇,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古镇青山层叠,竹树繁茂,发源于省级风景旅游区天台山玉宵峰的白沫江自西向北流经古镇,碧水萦绕,鸥鸟出没,四季风景如画。白沫江两岸古木参天,众多树龄上千年的榕树,远远望去如云盖地。老榕树、白沫江、沿江而建的吊脚、青石铺成的街道,一望无涯的竹海,千百年来共同培育了古镇人田园诗般的山水情怀,涵养着古镇天然清新的乡土文化。 可资游玩的地方有: 芦沟 离成都市区最近的竹海。森林、竹子覆盖面积1.6万余亩,登高环视,竹海茫茫,蔚为壮观。从古镇驱车直入芦沟自然风景区,沿途翠竹掩映,小溪清流,让人神清气爽。 乐善桥 七孔石桥,有"邛南第一桥"之称,建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长120米,高16.6米,宽10米,属人行桥,后改建为公路桥。此桥桥洞一改普遍的半圆形,而采用桃形,别有深意。这种拱形十分罕见,在川西堪称一绝。 金华山 邛山十大风景名胜之一。唐代中期以后,香火一直鼎盛,名满川西。作为灵山佛地,儒、释、道三教汇于一山。摩崖造像数不胜数,栩栩如生地凿麝香在峰回路黑心的山崖上。登山俯视,整座金华山恰似一幅天然的太极图,给灵山凭添几分神秘。 古造纸作坊 平乐造纸始于南宋,明末清初达到鼎盛。平乐现存古造纸作坊遗址74处,沿山而建,设计独特。当你站在芦沟竹海春处古造纸作坊那口巨大的、像默片一样充满历史质感的竹篁锅前,你会情不自禁地感叹先人的智慧和吞吐日月的激情。 石板街 长庆街、禹王街、清河街、字库街、八店街……一条条清石铺就的小街古老而雅致,只有走在这些老街上,你才能真切地体验川西民居风情
平乐古镇位于四川邛崃西南,东接临邛、成都,西连雅安、康藏。秦汉以来,即为古川南蜀道、南方丝绸之路第一驿站。
早在汉景帝时期(公元前150年)就已形成集镇,是一处风景怡人,从建筑到人文都透出浓浓韵味的古镇。平乐古镇上有2000多年前的秦汉驿道,它也是南方丝绸之路的一段。横跨南北的乐善桥是一座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的七孔石桥,有"邛南第一桥"之称,建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长120米,宽10米,桥洞为不多见的桃形,别致而有新意,锥形的七个桥墩则像七条一字排开的小船。平乐镇的金华山上还有雕刻精美的唐代石刻和世所罕见的"天马行空图"。
小镇上还有保存完好的74处造纸坊遗迹,古造纸坊位于距此10余千米的芦沟,造纸工具多为南宋时期的文物。木质的锅,石质的缸、碾竹子的石碾,泡竹子的水池直至缫纸的石缸无一遗漏,全部完好地置于溪畔空地,藏在翠竹丛中。芦沟内还有试剑石、千年石篁锅、鱼崖山庄、溶洞等景点20余处。
邛崃城西南的平乐古镇是一个依山傍水的水镇,从天台山发源的白沫江在这里显得十分秀丽。沿河形成的街道,两旁的建筑都还保持着旧时模样。靠河一边,吊脚楼伸出长长的基柱,推窗便是水乡。
连接两岸有两座石桥,一座在镇口,一座在下游四五百米。镇口这座叫兴乐桥,桥头有一棵硕大的黄桷树。这是一棵有着1500多年沧桑阅历的老树,虬曲的根干极尽嶙峋突兀之势,写满了饱经风雨的艰辛,树冠却重重叠叠撑起一派葱茏,树阴覆盖达几十平米。当地人说这是一棵神树,有灵气,摸一摸就能祛病消灾,谁家的小孩担心不好养大,就拜此树为干爹,以求神树保佑平安无疾。外来的游人到此树下,惊叹之余,也要入乡随俗,去树身上摸一下。
另一座桥也有一个乐字,叫做乐善桥。这是一座七孔石桥,建于清同治元年,如今已有142岁高龄。此桥长120米,高16.6米,宽10米,在既无钢筋水泥,又不需要通汽车的古代,这样的规模无疑算是一座巨大型桥了。正因此,乐善桥素有“邛南第一桥”之称。也正因为它的大,当现代的汽车开进了古镇,现代的公路需要跨河而去的时候,它早就在那里等候着,无须大动干戈,只消稍作铺垫,它就顺理成章地变成了一座公路桥。
从这座古桥也可以推知,过去的平乐必是一个交通发达的要津之地。事实正是如此,早在先秦,这里就是川西南一座重要的水陆码头。对于它的交通地位,镇前牌坊上的对联作了精要的概括:“沫水西来,奔长江,汇九省商贾,繁荣千年埠镇;骑龙东去,通锦城,聚八方物货,富裕百里黎民。”行商往来,物流聚散,于此可见一斑。
平乐不仅是古代川西南的出入要津,同时也是重要的工业生产重镇。汉朝时邛崃的冶铁工业就在全国有了很大的名气,司马相如的老丈人卓王孙就是干这一行的,《史记》上是这样描述他的:“即铁山鼓铸,运筹策,倾滇蜀之民,富至僮千人。田池射猎之乐,拟于人君。”简直就是全国数一数二的钢铁大王了。同城的程郑“亦冶铁……富埒卓氏”,说明当地的大钢铁企业不止一家,造就的超级富豪也不是一两个。他们的铁远销西南各地,首先就要从平乐运出去,这必然会刺激平乐发展起与之相匹配的交通运输业。
平乐本身也一个重要的冶铁生产基地,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地下找到根据。离镇子不远的骑龙山下有一个叫做“铁屎坝”的地方,就有很多古代炼铁遗留下来的炉渣疙瘩,土中时常还能够刨出一些粗劣的块状生铁。这些残留物历千年而未绝迹,说明当时此地的铁炉子何其多,生产是何等的红火。如同现在的钢铁生产体系,这里炼出的铁一部分是作为原材料运往外地,一部分则就地加工打成铁器,自西汉时候起,平乐的铁器就闻名川滇。也许正是对打铁这门传统工艺有着太深厚的感情,平乐镇上到现在还开着一家百年铁匠铺。就在镇口桥头一间老屋子里,手扯的风箱鼓得炉火呼啦啦地响,铁锤叮当敲出飞溅的火星,在城头来的观光客眼里,这原始的劳作也成了古镇的一道风景。
平乐古镇之东,绿丘茂林中隐藏着一条神秘的秦汉古道,两千多年风雨浸濡,大卵石铺筑的路面,挡墙更凸显出一种苍古风貌。这就是著名的“南方丝绸之路”一段遗存。昔时,这时官民轿舆、商贾牛马、军旅车骑川流不息,更有上京大部货运车马由此走向少数民族地区,走向东南亚国家。
这条古道有许多神奇名称,毒身道、零关道、五尺道、马道、剑南道、茶马道……传递着久远、厚重的历史信息。细细探究,这条古道承载着多少历史文化,包藏着多少欢笑与哭喊!
史书记载,这条路“古已有之,为毒身道”,“秦时尚通”,“至汉兴而罢”。汉武帝遗“唐蒙,司马相如始开西南夷,凿山通道千余里”(《汉书》)“拜相如为中郎将,建节往使……因巴蜀吏币物以赂西夷”。《史记》自此,“五尺道”蜿蜒远伸,通西南边陲,去西南亚诸国。”“五尺道”又称“零关道”,实为我国最早的国际商贸文化大通道之一,中原、西秦商货可由引转运,蜀郡、临邛的盐铁、绸布、茶酒、邛杖特产亦由此输出盆地,远销异地他国。
今天,我们盛赞“南方丝绸之路”的历史辉煌,不要忘了拓路的司马相如,不要忘了南方丝绸之路为礼祀之地——平乐古镇。
三国时,蜀相诸葛亮推行“务农殖谷,闭关息农”政策,发展经济,壮大国力。因此大搞屯田,不仅令山民“渐去山林,徒居平地,建城邑、务农桑”,还令军队实行“军屯”,“且田且守”、“大积军粮”。地蜀边塞的平乐镇就是蜀国“军屯”重镇,周边分布许多“军屯”营盘,后人称为“孔明营”、“石头营”、“道佐营”、“卧龙营”、“封营”等等。边塞交通要道“零关道”上战马战车奔驰,粮草辎重往来,为防偷袭而加固护路堞墙,成了军事甬道、战壕,后人因此改称“马道”、“箭道”、“孔明道”。相传,诸葛亮多次到临邛、平乐视察“火井”天然气、“马道”上通行南征蛮夷军队的实情,留下许史事,在平乐驻足处被命为“寨了岗”、“孔明庙”、“相公庙”。
而今,平乐古镇依然风行“秋后放孔明灯”民俗,其实就是纪念蜀国良相诸葛亮的一种民间传统活动。
南北朝时期,平乐镇被南方僚人占踞240余年,“马道”留下许多战乱伤痕。
唐代盛世,“马道”又复繁荣,商客车马络绎不绝,其时改称“剑南驿道”、“剑南山道”。
宋代,平乐镇两次成为火井县城,百余年兴旺造就了古镇辉煌,古驿道傍建起城隍庙、川立祠、老君堂、设置官署专管马、茶、纸经营及税务。因此,驿道又称“官道”、“茶马道”。《九域志》载:“平乐镇,濒河,水陆通道,市口繁富,纸市尤大”。据考,文同、陆游、魏了翁等巡游、赴任由此来去,苏东坡替王安石采买“蒙山茶”亦走“茶马道”上船东下。陆游《剑南诗稿》有《天台山》诗,“跋”语说:吾领天台山蒙道现在玉霄峰,下临“官道”。
明代以后,又有“川西驿道”、“临邛驿道”之说,但“秦汉驿道”、“茶马道”之称在民间广为流传,至今无改。
近现代交通发达,“秦汉驿道”平乐路段崎岖坎坷难于车行,近几年来山村交通四通八达,千年古道渐为荒芜,几无人行,仅成为历史遗存留给后世。
然而,平乐古镇的这段“秦汉驿道”却背负着两千多年来历史人文的沉重荷载,永不放弃,昭示先祖们对中华民族文明进程的丰功伟绩。
平乐之行感想
建群后感觉在网络中,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很困难,特别是网络,人员的流动性,无组织性、松散性、复杂性、随意性、素质参差不齐等等、注定这样的团队是不好管理的,怎样让团队有凝聚力,这也是我应去思考的问题,怎样去创造一个有爱心、团结的、付出的团队、也是我们下一步要去做的工作。
因本人第一次组织户外活动,很怕失败,所以把此活动看得很重要,在组织过程中,我碰到很多困难,有下面这些驴友的全力支持,让我把此活动圆满、顺利的完成了。
1、让你心醉 其实在当初,他本人是不大愿意参加的,在我组织过程中,发生困难、受到打击与失落后,他给我支持说:这次活动,无论如何他们三个人(让你心醉、妹妹爱我、随风)都要参加这个活动,全力支我的工作,真的感谢你们三位的参与。
2、大白兔-2008:在我组织活动的过程中,碰到困难,他说"那怕只有一个人参加,这次活动也要进行下去",当时我真的很感动,其实在网络,大家能走到一起,也是一种缘分,怎样在以后的日子中走得更好,更团结,是需要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去创造。还有大白兔刚一上任做管理员一职,马上发挥自己的作用,用自己的手机为这次要参加活动的每个驴友发信息,确定参加人员。其实做为一个管理员,就是要有付出的心态,平和的心态,迁善的心态,容忍的心态,才能令到结果不一样。
3、领队萧寒月,我们吃、住、行、玩、乐让驴友满意。在我组织过程中,也能主动与我沟通,有困难想办法去解决,分担了很多工作。
4、妹妹爱我,在我们没有司机的情况下,我与他沟通后,很乐意为大家提供帮助与支持,让我们顺利成行。
5、随心、浇灌爱情、SKY每次活动的积极参与,他们是我群后面的坚强支持者。
6、煮酒言欢 在我组织活动中,全力以赴支持我的工作,帮忙感召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7、小七、沙欧:守承诺的人
小七、有罪、在回来后主动为群的发展做出贡献,在没有我的感召情况下,感召更多的人为群出力。他们能主动这样去做,让我非常感动,所以在累、在苦,我也感觉"值"。 (最后很多驴友都主动去这样做,没有他们的带领,也不会引发这样的效果出来,团队光靠我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需要大家的支持,团队才会发展更大、更强)。其实他们能有这样的转变,相信这次活动对他们也是有所收获的,在人生当中,就是在体验中学会成长。
8、还有参加这次活动与没有参加活动的广大驴友的全力支持(其实我知道,有很多朋友为了顶贴,专门到517上面来注册,在此感谢你们大家的支持,因为有你们的支持,我相信痕迹会越走越好)。
9、小月,在下雨的情况下,把自己的雨衣借给煮酒言欢还抱他的儿子很远,自己还要冒着雨回客栈,也无任何怨言,真的体现了团队精神。
10、冬瓜虽然这次没有参加活动,但他在知道我工作很忙的情况下,主动帮忙为我们弄相片,发出来,在此也感谢冬瓜了,谢谢你的付出与支持。
11、还有参加这次活动的其他驴友(我就不一一表杨了,大家都能看到,也是很明白的):虽然在组织过程中,有些事情是我们组织者无法控制与预料的事情(比如:天气、加油、座位等等)、这些事情的发生,他们都能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特别是我在与胡豆办进行沟通中发现,他是一个非常好相处的人,也是一个很迁善的人,没有报怨,一个人的心态能做到这样,真的非常不错,这些地方都是需要我去学习的。
真的对应了一句话"心者道之主宰也"
其实这次活动不是一次简单的FB活动,从中也可以看出每个人对这次活动的重视程度,对自己的承诺怎么用行动去证明,无形中也是一次对自己品牌的告之。当初我承诺要做好这个活动,不管在难、在苦、在累、在忙、我都要做下去,既然我有这样的承诺,我就要用行动去证明。相信每个人都能找到口头到位而行动缺席的经历,我既然答应了别人,却不去做,别人会怎么反映呢?会对我说的话产生怀疑。行动方向不一致,只能增加你的不可信度。
虽然天气有所影响我们的活动,但我们还是把此活动进行了下去,终于使这次活动能顺利完成。我相信在此活动中,也有很多地方没有做到与做好,也是我第一次的组织,但做为这样松散性的组织,能这样,我也感觉不错的咯。如果一个人的期望值太高,现实吗?可能吗?“知足者常乐”所以我还是很满意此次活动。这次普通的FB活动,我们团队能这样,真的要感谢参与的19个人,如果没有你们每一位的参与,就不可能有今天大家的齐心协力。以后我们会在来年着重提升我们群的朝气与户外活动的大力开展。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我们的沟通更加通畅,让我们水乳交融的驴友友情更加深厚!当然,我们也恳切希望在来年仍能得到您们大家一如既往的、毫无保留的支持和协助!
让我们继续努力,创造一支团结、有爱心,付出、卓越的驴友团队而努力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