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d120918-个人文章

经典“忽悠”之一

d120918
2006-03-25 14:49   收藏:0 回复:29 点击:5262

    “忽悠”一词本是方言,好像出咱东北那旮旯。自那年本山大叔在春节晚会上把有点“憨傻”的范伟给“忽悠” “瘸”了以后,咱举国上下、大江南北立时“呼啦啦”一片“忽悠”声起,热闹得很、壮观得很。一时间,上至政府部门的官员,下至满街的小商小贩们,都兴奋不已,个个暗地里发誓:要“忽悠”,要“忽悠”出世界一流水平来,挑战本山大叔。于是先后演绎出一台又一台精妙绝伦、精彩纷呈、经典之极的“忽悠”大作,令亿万民众莫不拍案击节。
  
  以后的日子里,我将与朋友们一起欣赏几段堪称“极品”而“空前绝后”地经典“忽悠”大戏,请诸位赏眼:
  
  经典“忽悠”之一:
  
  从“教育产业化”忽悠到“教育高消费论”。
  
  早在数年前,我国教育界和一些社会“精英”们,为“民”为“国”日夜奔走呼嚎、日夜上下“忽悠”,搞出了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教育产业化”的理论,立时,各地高校像打了鸡血针一样兴奋不已,作为立国之本的教育名正言顺地变成了一些利益集团的“摇钱树”和“吸髓机器”。
  
  于是乎,从创立国内一流大学的“211”工程到打造世界一流大学的“985”工程忽悠着出笼了、忽悠着实施了。中国人开始放弃学术优先,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地仅仅要靠金钱“忽悠”出世界一流的大学……何等豪迈、何等悲壮!
  
  于是乎,全国上下大兴土木,一个个“大学城”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接着扩招、扩招、再扩招,再接着收费、收费、再收费。10年间,大学收费从几百元一路飙升到每年5000元--8000元不等,狂涨20倍之巨,而同期国民的收入增长却不到4倍。
  
  于是乎,中国特色的学术腐败层出不穷、花样翻新;中国特色的“菜”教授与“水”博士忽忽悠悠地漫天飞舞,蔚为壮观;“烂”校长出丑频频,殆笑天下;“招生黑幕”次第盛开,臭不可闻;城市的学校被“忽悠”得越来越像欧洲,农村的学校则越来越像非洲;所有学校被“忽悠”得越来越像企业,教师、教授们越来越像商人;农民和城市低收入者被高涨的学费“忽悠”成了真正赤贫的无产者,变成了“凝固”群体,教育花费成为他们致贫的祸首,农村的发展、建设和消费无法启动……
  
  于是乎,民谣唱响了:“辛辛苦苦忙十年,不够孩子上学钱”,“一人上学,全家受穷”,“高中生拖累全家,大学生拖垮全家”……农村新一轮“读书无用论”被“忽悠”出来了……在校大学生因沉重的债务负担以及严酷的就业压力,世界观、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也发生了堪忧地变化……
  
  社会底层弥漫着一片可怕的绝望心态……
  
  看到这些现状,再加上国人不断地拷问,教育部有关负责任人避开“教育产业化”背后灰色利益链以及教育追求奢侈、教育不公平等本质本源问题不谈,祭出“财政投入不足”的“挡箭牌”来“忽悠”国人。多么绝妙而经典的“忽悠”大作,让我等不服都不行!
  
  3月初,在回复两会代表反映的“上学贵”的问题时,教育部发言人王旭明镇定自若地抛出了一段惊天地泣鬼神的“教育高消费论”,一时真把我等亿万草民“忽悠”傻了:“人们对学费问题应当转变观念。在计划经济时代,孩子从小学上到大学花的钱很少,因为国家都给包了,但是在市场经济时代,形势已经发生变化。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已经成了家庭的一种消费,既然是消费,就要根据自己的经济、智力实力来选择。北大、清华这些优质教育资源是有限的,自然比较贵,不是所有人都消费得起的。 就好比逛市场买东西,如果有钱,可以去买1万元一套的衣服;如果没钱,就只能去小店,买100元一套的衣服穿。现在很多人不考虑自己实力如何,都想让孩子往好学校里挤,这是非理性的,也是形成‘上学贵’观念重要来由之一。”
  
  网友的总结是:此话有四条主要信息:1.好大学属于富人,老百姓别问津;2.大学教育是高消费,腰包没钱别进来;3.老百姓不懂教育,整天瞎嚷嚷;4.人民的观念有问题,需要转变。
  
  我想说:王旭明先生,您老真让我等草民开眼了,然而您老忘了一个问题,你是中国教育部的发言人,你的“发言”权可是亿万国民给的,可我们从您老的满口“忽悠”之辞中,越听您老越像具有大品牌奢侈品的垄断企业的高管在教育消费者似的。您老可以有点“官僚”气习,也可以为教育乱收费保一下驾、护一下航,甚至也可以为其张目、为其正名,但您老不能媚富到如此卑贱的境地,不能恶俗到如此令人震惊与错愕的地步,更不能把原本底气不足的教育消费变态成一种高消费。您老也忒能“忽悠”了吧!北大清华的确是“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但您老不能就此把它“忽悠”成“有限公司”吧?它是高贵的,但绝不只体现在您老所强调的金钱这一层面,它还是国人百年的精神殿堂,是亿万学子们(不论贫富贵贱)心中的圣洁之地,您老无权口吐莲花把它们“忽悠”成限量会员式的富人俱乐部或是什么商业有限公司。您老更不可忘了,它们包含着大量的国家投资,也就是人民的血汗钱!您老更应该时刻记着你是政府官员、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我等愚民有必要给您老提个醒:以后出来发言也好、教化愚民也罢,忽悠一下是可以的,但不要把自己尊贵的身份“忽悠”成买卖人,不要用生意场上买卖人的口气教导我等,更不要把全国人民的教育部“忽悠”成拍卖行去拍卖北大清华的录取通知书!
  
  最后劝您老趁早把您的“教育高消费论”收回吧,以免把民族、国家根本所在的教育给忽悠“瘸”了、甚至亡了,否则会殆害千秋万代,您老也会因这番“妙论”遭受亿万民众唾弃!
  
  说实话,您老这回“忽悠”的太过“经典”了不是?!
  
  
  
  
  
  2006-03-18
  

作者签名:
榆柳

原创[时事关注]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