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小雨淅沥-个人文章】
编辑部的故事
□ 小雨淅沥
2006-04-10 18:17
收藏:0
回复:1
点击:4567
这是我给校报写的稿子,目的是让更多的人知道办报人的艰辛,理解我们,支持我们。发到这里,与大家共享吧。
组内新闻:校报编辑部成立了
师哥自从当上教研室副主任以后,忙了起来。我们和他开玩笑,被重用了,准备施展拳脚吧,给语文组增光。这不,他今天又去开会了。
师哥回来以后,一改以往的调侃风格,把大姐、安子、小慧叫到自己跟前,说有重大事情要商量。看他这么严肃,我们也就抱认真的态度来听了。
原来校长大人有指示,觉得一中这么大的学校,应该有自己的报纸。师哥被委以重任,是办报的领头人。且立下军令状,校报作为一中的展示平台,只许成功,不能失败。至于合作人员,自己选择。谈到这里,师哥面带笑容,恢复了他的常态,打趣地说:“我真的有如履薄冰的感觉,担子重啊!但一想到语文组有你们几个才女,我就轻松一点了。你们一定要帮助我,把这份报纸弄明白啊。”
看他那幅可怜相,态度还那么诚恳,本想推脱的话到嘴边也说不出口了。于是大家都答应下来,但前提是,师哥得先领大伙搓一顿,就算这个编辑部成立了。
师哥爽快,当即同意,但提出一个条件,饭不能白吃,先得把报纸的版面和计划还有分工尽快商量好,然后就开始工作。
排版印刷:万事开头难
吃过师哥的饭,又被他热情洋溢的话给鼓励得雄心勃勃,大家于是投入了准备工作。
虽然经常看报纸,但平常只关注报纸的内容,喜欢的就多看两眼,不喜欢的看也不看。现在要办自己的报纸,感觉和态度马上都发生了改变。
大家分头行动,找到能见到的各种报纸,查看内容,研究版面,琢磨适合本校的形式和版块。经过考察和论证,只能本校自行排版和印刷,大小也只能是A3的正反共四个页面。
一番激烈争论后,终于定下了四个版面的内容:新闻综合版,教师专版,学生专版,休闲娱乐版。师哥是校园里的灵通人物,于是把最重要的新闻综合版给了他,他最终命名为《八面来风》;大姐文笔好,写东西对她来说是小菜一碟,于是让她负责教师专版,随时捕捉教师队伍值得宣传的东西,她反复论证,取了个《杏坛花语》的名字;小慧聪明灵秀,善于启发学生的才思、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且对校园学生发生的各种事情有敏锐的洞察力,于是让她做学生专版的责任主编,她给自己这个版面起了一个很有活力的名字,叫《青春时光》;安子在我们几个里面年龄最小,属于青春时尚派,经常在网上冲浪,对文艺动态等前卫的东西把握得很准,于是理所当然地做了休闲娱乐版的负责人,她起名《娱乐在线》。
接下来在师哥的带领下,最快的时间里,发动所有的语文老师,推选各班级的通讯员,召开学生动员大会,征集稿件。然后是审稿和写稿,材料齐备,做好了排版的前期准备。虽然每个人至少有两个班的课,其中三个人还是班主任,但见缝插针,大家都觉得挺轻松的,毕竟是语文老师,谁还拿这点活儿当回事儿啊。
可一排版,就觉得有点傻眼了,从来没有做过啊。本以为和以前拼考试卷一样,一把剪刀,一瓶糨糊,剪剪帖帖就得了呗。可哪是那回事儿啊。小慧先跑到报社去取经,拿回一摞特别的纸,说是画版用的。先要在布满密密麻麻小格子的版面上精密地设计版块,每个小栏目的位置,用什么样的题头,什么样的插图,怎样排里面的文字等等,再根据版样在排版软件上具体操作。
哪里有什么排版软件啊?小慧回来之前大姐领着大家在word文档里排版呢。她自我炫耀说暑期电脑培训考试得了满分,什么插图片,设计字体,还有画图标,自我感觉游刃有余。可实际操作起来,一样的困难。由于word的不稳定性,排好的东西一不小心就发生位移了。经常是忙乎了一节课,添上一点东西,版面马上就面目全非了。找图片也不容易,不会画,只能到网上去找。为了一个合适的图片,在baidu的图片搜索里至少要翻看上百张。还要根据需要进行重新设计。师哥和大姐曾为了一张的图片,坐在电脑旁一动没动,在网上查了近一上午。
后来买来了排版软件,功能强大,但大家都不会用。好在物理组的刚子很善于钻研,琢磨了大致的用法,这些大责编们也会想办法,在word排好了,然后粘到飞腾的版面上,版面稳定的问题算是解决了。
排好版,交差。至于印刷,那主要是师哥和黄主任的事情。但印刷的当天晚上,几个责编谁都没回家,就象产房门前的父亲一样,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新买的机器,胶版印刷,以前学校没用过,黄主任成了印刷师傅,忙得满头大汗,效果就是不理想。
等到晚上10点,主任和师哥让其他人回去休息,他们准备挑灯夜战,说印不出来就不回家。其实到早晨他们也没印出来,熬到后半夜三点不得不回去。
后来请了专门的师傅,调整了机器,隔了一天,报纸终于出来了。这可是创刊号,花费了巨大的时间和心血,人都说自己的孩子好,可这些人怎么看这报纸都不顺眼,甚至觉得不象报纸。发到学生手里,小心地听他们的议论,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褒贬由它去罢,大伙已经尽力了,还会更努力的!
渐入佳境:业精于勤
师哥决定对责编们进行培训,提高排版技术。于是跑遍了当地大小书店,但没找到飞腾排版软件的教程,给外地朋友打电话,花了双倍于书的价钱,几天以后,厚厚的一个大16开本就到了大家的手里。
本组的小叶是电脑高手,师哥把他吸收进来,让他全力以赴研究这高深的使用软件,然后做大家的老师和顾问。小叶不负众望,经过几天的琢磨和实践,终于把飞腾软件的很多功能给开发出来了,最终可以在飞腾排版软件上直接排版。第二期报纸形式上的设计就趋于完美,看着也真像报纸了。发下去,博得了校园师生的一致好评,校长也非常满意,编辑部的人员干劲儿似乎更大了。
如今,报纸已经出到第五期了。编辑部的责编们付出的艰辛,外组的人是难以想象的,就是朝夕相处的本组同事,也难解其中味。
师哥搜集校内新闻,里里外外,上上下下,没有不关心的事儿,没有不注意的事。各个教研组,办公室,后勤,哪儿都有他的身影。他已经养成职业敏感了,平时是本不离手,笔不离手,随时写新闻。大伙打趣他,别看他那本破,千金不换哪。
大姐的栏目里,每期园丁风采要写一个教师,千把字的文章倒也轻松,但几期写下来,她觉得自己的词儿穷了。她说如此下去,怕是别人分不清她写的人是谁了。准备工作真也辛苦。每次定下写谁,为了让自己笔下的人物不失客观,而且要感动别人,她先去接触这个教师的学生,然后和自己的写作对象做面对面的采访,有的时候还要在其他地方找一些相关资料。教师文苑里的稿子,很多都是大姐经过改造才能用,既要合乎原创的风格,又要适合本版的要求,实在是辛苦。
小慧最大的工作量是看稿件。从创刊到现在,学生的热情相当高涨。每周三下午,各班送稿件的通讯员络绎不绝。到现在为止,登记的稿件已经近3000份了。《青春时光》所有的稿件都出自这里。每天有一点空,小慧就把自己埋在稿件堆里,沙里淘金。经常是筛了一遍又一遍,还找不到合适的稿子。没有办法,只好找那些看起来相对好些的,和作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指导他们修改稿子。她还要时常对投稿热情高但没有发表的学生进行写作指导和心理安慰。这样磨练的结果是,她成了最有学生缘的一个责编。
小安子除了管理自己的版面,是额外劳动付出最多的一个人。接待通讯员,负责整理来稿,打印稿件,哪里需要她只吆喝一声,她准爽快地答应。那些琐碎的小事,花费了她的很多时间。很多人曾经看见过小安子一个人很晚了还在偌大的语文组办公室里,一排电脑旁,她手指如飞,在键盘上敲打弹奏。关于她,最经典的故事就是那一哭。由于飞腾排版系统有自己的缺陷,和计算机有一定的不相容性。一次她排好的《娱乐在线》打不开了,一个多星期的劳动化为泡影。因为马上要参加学校的优质课比赛,报纸也急着要付印,她一急,哭了起来,而且很伤心。大家也很惋惜,因为不止一个人身上出现过这种事情,所有的努力付诸流水的感觉是让人接受不了。劝了好久,她才好起来。等情绪稳定后,她立即又投入到工作当中。最终是,报纸按时交差,优质课得了个优秀奖,双赢。
俗话说得好,累死手巧的。小叶研究明白了飞腾排版软件,每次排版的时候他最忙,哪里需要哪有他。高难的东西,他就代劳,成了编辑部第二辛苦的人物。
任重道远:历史会因为我们而精彩
报纸发行第一期的时候,有一些人并不以为然,编辑部经历的艰辛,遇到的困难,很多人并不理解,甚至有说风凉话的。但随着版面设计越来越趋于专业,内容越来越精彩,更多的人开始认可这份报纸,喜欢这份报纸,甚至有的人开始期盼这份报纸。经常有人一看见编辑部的人就说:“你们报纸什么时候出啊?能不能半月一期啊?你们所反映的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真的是那么回事,让我们很感兴趣。”
最让这些人欣慰的是报纸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写作热忱。每到周三送稿子的时间,语文组热闹非凡,他们以自己的作品在校报上发表为荣。有些学生几乎每个礼拜都交稿件,让编辑部的同志非常感动。还有一些教师也主动写稿,记录自己教师生活的点点滴滴,抒写自己对学生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展示自己的文采,让学生也了解了他们生活的很多方面,也沟通融洽的师生关系,激发了他们的创造热情。更重要的是很多家长提到这份报纸,都带着赞誉之词,真的做到了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一中的目的。
开始编辑部的成员们还有一些顾虑,在外界的压力下,甚至有打退堂鼓的意思。但
热烈的反应,每张报纸出来后的成就感,坚定了每个人继续做下去的勇气和信心。大家经常这样互相鼓励:我们几个人做了相当一个报社的大事,别人或许能办得更好,但毕竟是从我们开始的,五十年的第一次,我们就是创造历史的人,一中历史会因我们的付出和努力而更加精彩。今后或许还能遇到很多困难,但一定要坚持下去,永不退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