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清官店人张建明-个人文章

和某外国人侃做饭

清官店人张建明
2006-04-12 22:22   收藏:0 回复:2 点击:4720

   
  
   在我们家,我和老伴儿都能下厨房,但炒菜的手艺各不相同:老伴儿主荤,我主素兼回锅剩菜。老伴儿红烧的鱼呀、鸡呀、排骨呀,那色、香、味儿决不亚于饭店、酒楼的,这在我们家是公认的。对于我回锅翻炒剩菜,家人也称道,因为我常常可以把剩菜翻炒出新意而让人不觉其为剩菜。对于我炒的素菜呢,我自认为比老伴儿炒的更加清香开口,可老伴儿有时不服。比如蒜蓉西兰花是我比较拿手的一道菜。老伴儿说,我不信我做不成。于是,她自己做了一次。结果呢,从那次以后,她再不吃西兰花。后来,我说,这都一年多了,那味觉的记忆可能已经淡忘了,还是吃一次吧。待我把西兰花炒好后,她又像以前那样连连说:好吃,好吃!
   我喜欢做饭。小时候每当过年,母亲总要蒸许多各种各样的花馍,我也就挤上去捏个这、捏个那。最早单独做饭的记忆,当是1956年发大水后,自己逮了小鱼儿回家自己煎了吃。后来,烙个饼、炒个鸡蛋什么的,也就会了。参加工作后,主要吃食堂。成家了,就开始自己起火,在食堂吃过的饭菜,自己差不多也能做了。书店里有了食谱、菜谱卖,做菜的技艺跟着有了新的长进。我就跟大多数北京成家后的男人一样,一直坚持着下厨做饭,并且,我常对家人说,炒菜也是一门艺术啊!
   前几年出国工作,由于已经实行改革,因此在使馆里也要自己起火做饭。这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很正常。可有的外国人并不这么认为。一次参加一个宴会,一个某国副武官同我聊天,谈起家事,他问我:你们家雇有保姆、服务员吗?我说:没有。他又问:那谁给你们做饭呀?我说:我和我妻子轮流做。他惊讶地睁大眼睛:你们一个武官、一个武官夫人还自己做饭?我坦然回答:这有什么奇怪?在我们中国很普遍。他似乎很得意:我和我的妻子在家从不做饭。我想,这个人虽然职务、军衔都没我高,可在他们国家也许算作富人了,雇一两个保姆也属正常,因此没往心里去。
   后来,又一次在某宴会上同那个某国副武官见面,不想他又提起同样的问题,做出同样的表白,甚至还向旁边其他人说:中国的张大校在家还要自己做饭呢!这一次,我听出了不正常的话外音。我想,我们中国人不雇保姆、自己做饭难道就比你们矮一截吗?我决定反击。
   我没有直接对中国人没雇保姆的事进行解释,只是问:你们觉得中国饭菜好吃吗?他们齐说:好吃,好吃。这,我心里清楚。因为我每次宴请他们,他们都对中国饭菜赞不绝口。我说:在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民以食为天”,中国的食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接着,我把中国饭菜如何讲究用料、选料、配料,如何讲究色、香、味和营养搭配,如何讲究烹饪技巧和掌握火候,以及如何讲究饭菜的名称和上菜的顺序,等等,跟他们侃了一通。最后,我说:在整个做饭和吃饭的过程中,每一程序都是有着深厚文化内涵的。因此,我们中国人吃饭,绝不是仅仅为了填饱肚子、满足本能的生理需要,还是在吃一种文化;我们自己动手做饭,也绝不仅仅是一项劳作,还是在做一门艺术,在为满足生理享受而劳作的同时还获得了更高层次的精神上的享受。
   大概,他们也明白了我跟他们如此侃做饭和吃饭的话外之音,从此,那个某国副武官和其他人再没跟我谈起请不请保姆和做不做饭的话题。
  
  (附言:本斋主近日因事外出10来日。诸网友,回来见。)
  
原创[文.浮生杂记]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