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水流云在-个人文章

学生时代的趣事:以吃得少为付钱标准的吃法

水流云在
2006-04-16 08:45   收藏:0 回复:0 点击:4880

    这是求学于呼伦贝尔盟的最出名的一所师范学校时的夏季的多次的经历。
   当时,家家贫寒,人人无钱,如逢夏季,最好的消暑“零食”是“冰棍儿”(北方人的叫法,南方人定是一头雾水)。斯时,能请得起众人敞开吃“冰棍儿”的人几乎没有,或者寥寥。于是,才有了“以吃得少为付钱标准的吃法”。这绝对是我们这代人的“原创”。
   一日,酷热难耐,恰逢中午无事。好事者便想到了消暑的办法------“吃冰棍儿”。但“谁来付钱”却是个大问题,让人争论不休。本来也是,一个寝室12人,谁能请得起?(斯时:家家无钱,人人拮据,这是事实)。
   争论中,我突发奇想,并公之于众:找一“冰棍儿摊儿”,放开胆量,狠狠解谗,能吃多少吃多少,吃得最少者付钱!当时,众寝友人人同心“若要别的也罢了!若吃冰棍儿,我还怕了别人?不是第一,也是第二,爱谁谁,吃!”
   于是,“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竟然无一人反对!
   一行室友12人,摩拳擦掌、眼放绿光、跃跃欲试。左顾右盼中,怪笑着围住了校门前的一大娘的“冰棍儿摊”,皆牙放寒光。
   我挺身而出,对大娘道:“大娘,这箱冰棍儿,我们吃了。但,您要数数儿,吃得最少的付钱!”
   大娘道:“孩子们,吃吧!大娘我见多了!”
   一声命令,饕餮开始。室友们果然身手不凡,大娘也果然好算数:你1,他2,胖3,瘦4,高5,矮6,竟然一个不差!
   一箱冰,百余根,室友吃将使不得。但见好大娘,在室友唇紫齿寒之际,对我大喝一声“你少了两根!”。
   于是“四面桃花相映红”(胜利的笑容)中,“我自岿然向天啸”(浑身颤抖,是胃冷,还是心热?),“10元大票出怀中”(煞是残烈)。
   室友一片欢呼!
   那月,因此一劫,后半月几乎一日两餐,不见荤腥。
   最经典的是当时大娘的话:“孩子们,明天再来!”
  
原创[文.浮生杂记]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