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289059515-个人文章】
以马内利[转载]
□ 289059515
2006-04-21 19:16
收藏:0
回复:1
点击:4265
所有其它一切事实背后的事实是,为父的神创造了宇宙。他在受造世界的每一个方面留下了他为父的印记。
使徒保罗写道:"因此,我在父面前屈膝 。(天上地上的各(或作全)家,都是从他得名)"(以弗所书三14-15)。这里翻译成"家"的这个字是从希腊文中"父"这个字演变而来的。因此,这里最直接了当的翻译便是:" 我在父面前屈膝,天上地上每一个为父的都从他得名。"
这是一个何等惊人的事实啊!宇宙中所有为父的职份都不是从地上开始的,也不是从时间或人类历史的开端起始的,它始于天上。最终它也追溯到父神的职份上。
永恒的神是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圣经许多处都这样描写他:父神与圣子之间亲密的个人关系早在创世之前就存在了。
约翰福音一1说:"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这个事实启示了神性情中的一件独特的事。在神性中不仅有为父的职份,也有彼此的关系存在。
约翰壹书四16启示了另一个有关神永恒性情的事实:"神就是爱。"如果我们把这个事实与神为父的事实列在一起,就会得到一个美好的结论:为父的神以爱创造了宇宙万有。他所创造的宇宙又以无数的方式表达、实行他为父的爱。
受造世界回应父神
神创造的一切以其自身适当的方式回应他的爱。天体万物协调地与其创造主一同运转:"你安置月亮为定节令。日头自知沉落。"(诗篇一零四19)当神称它们的名时,星星 一一回应:"他数点星宿的数目,一一称它的名。"(诗篇一四七 4) 试想想宇宙中亿万颗星星神都一一知其名,这是不是很令人激动?
不论自然界如何骚动,它们总是服从它们的创造主的-"火与冰雹,雪和雾气,成就他命的狂风,"(诗篇一四八8)
动物 世界也是一样:"少壮狮子吼叫,要抓食,向神寻求食物。"(诗篇一零四21)诗人描写道:"那里有海,又大又广。其中有无数的动物。大小活物都有。... 这都仰望你按时给它食物。"(诗篇一零四25,27)
论到雀鸟,耶稣告诉我们:"你们的天父尚且养活他。..."(马太福音六26)在马太福音十29中他又说:"两个麻雀,不是卖一分银子吗。若是你们的父不许,一个也不能掉在地上。"路加福音十二6中耶稣说到:"五个麻雀,不是卖二分银子吗。但在神面前,一个也不忘记。"
两只麻雀卖一分银子,但五只麻雀只卖两分银子。也就是说,如果你买四只麻雀,第五只就是白搭给你的。然而,神连那第五只麻雀都看顾。
其实,神所造的没有一样是他不精心关照的。他为父的爱延伸到宇宙中每一个受造物,触及他所造的一切。
十九世纪的一位叫德维特·默迪(Dwight Mooly)的传道人在接受基督为他个人的救主时,他写到他眼中的世界是怎样的:"我记得 在我初信基督 的那天早晨,我从自己的房间走了出来,我以为 那日的太阳比从前照耀得更加灿烂,我以为它只是在为我欢笑,当我走到波士顿街区公共绿地,听到鸟儿在树中欢唱,我以为它们都正在对我唱一首欢歌。你知道吗,我爱上了鸟儿。从前我从来没有关心过它们,我好象一下子爱上了所有的受造世界。"
这位伟大的创造主那天起成为了默迪的天父,他让他的新生儿瞥见他是怎样看他创造的世界的。正如默迪所看到的,受造万有都沐浴在创造主无法估量的大爱之中。
神的受造活物中只有两类离弃了神的爱,对神的爱一无反响:撒旦以及他叛逆的天使和堕落、罪深的人类。撒旦以及他的天使已悖逆到无可与神恢复关系的地步。然而,神差遣耶稣的目的是为了与堕落的人类和好。
耶稣是怎样彰显天父的
耶稣受父神差遣为了成就两大目的:第一是消极的,第二点是积极的。消极的目的是为我们的罪付上罪罚,好使我们得赦免,与神和好。积极的目的是启示神为我们的父神,使我们成为他家中的成员。
许多教会多强调第一点,耶稣来到世上的"消极 "目的:为我们的罪作赎价,使我们与神和好。强调这一目的是对的,这是关键的第一步。但是强调这一点绝对不可以以第二个目的为代价:启示神为父,使我们成为他家中的成员。
在约翰福音十七章中,耶稣为他的门徒献上他作大祭司的祷告。其实,这是在他被捕、受审、钉十字架之前最后一次与他们亲自交流的时刻。在那次祷告的开始和结束处,耶稣都说到愿神的名为他的门徒所知,约翰福音十七6:
" 你从世上赐给我的人,我已将你的名显明与他们。他们本是你的,你将他们赐给我,他们也遵守了你的道。"
约翰福音十七26:
"我已将你的名指示他们,还要指示他们,使你所爱我的爱在他们里面,我也在他们里面。"
耶稣让他的门徒知道的是一个什么名呢?不是圣名耶和华。那名在旧约中有所暗示,但却从来没有公开启示出来,就是神为圣父的名。耶稣在这次祷告中六次描写神为圣父,说:"我已将你的名显明..."
耶稣不只是给他的门徒一个有关 神的神学定 义,他把神为父的道理显明给他的门徒,这是借着他生命在他们当中而表现出来的,他的生命是与神不断相交,不断倚靠神的生命。他们以前从来没有见过一个人是那样生活的。
约翰福音十四6说到他来到世上的目的,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这话带来了一个问题:如果耶稣是道路,他引向哪里?道路本身从来不尽完全,它总是引向一个目的地。那么,目的地是什么呢?这节经文的后面部分告诉我们:“若不藉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
我们总是大谈主耶稣基督是我们的救主、代祷人、中保等等。这一切都很美好,但它们却不够完全表达耶稣最终的目的:把我们引向父神。
作者的目的是要说明神不单单是借耶稣的事工在旧约先知的信息上加添一些内容。反而,希伯来书的作者启示了耶稣是一位完全不同的使者。他不单单是一位先知,他也是圣子。所以他带来的一个启示是从前没有赐下的启示,这个启示只有圣子可以赐下,就是启示父神。在马太福音十一27中,耶稣强调只有他才能把神为圣父的启示带给人:
“一切所有的,都是我父交付我的。除了父,没有人知道子。除了子和子所愿意指示的,没有人知道父”。
作者签名: 比丛前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