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饮尽孤独-个人文章】
火把节的来源[贴图]
□ 饮尽孤独
2006-04-22 10:00
收藏:0
回复:0
点击:4847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中,彝族火把节是最具魅力的节日之一,享有“中国民族风情第一节”的美誉在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大小凉山,关于火把节由来的传说很多,其中影响最大,流传最广,最具代表性的是彝族英雄勇斗天神,团结民众与邪恶和灾害抗争的故事。
相传在远古的时候,天上有六个太阳,不分昼夜的灼热阳光,使得世间万物的生长十分艰难。土地日渐荒芜,妖魔横行。后来,彝族英雄支格阿龙射杀了灼热的五个太阳,驯服了剩下的一个太阳,治服了肆虐的洪水,消灭了残害人间的各种妖魔以后,天下风和日丽,水草丰茂,彝族人民开始过着安居乐业,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但是,统治天地万物的天神鄂体古孜看到人间如此繁荣富足,心怀不满,于是年年派他的儿子大力神斯热阿俾率天兵到人间征收苛捐杂税。天兵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好端端的人间被天神搅得民不聊生,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后来支格阿龙的故乡出了个英雄小伙叫黑体拉巴,他力大无穷,英勇无畏。骑马能日行千里,长啸能撼动江河。他经常为各个部落排忧解难,除暴安良,深受民众的爱戴。一天,黑体拉巴上山打猎,站在高高的山颠,美不胜收的景色让他陶醉,他禁不住引吭高歌,抒发对大自然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高亢的歌喉引来了另一座山上美丽的牧羊姑娘妮璋阿芝的美妙动听的歌声,双方对唱情歌直到天黑。从此,爱情的火焰在他们的胸中燃烧,两人相亲相爱,山盟海誓。早就对妮璋阿芝垂涎三尺,一心想霸占为妻的大力神斯热阿俾听说了两人的恋情心里是又恨又嫉妒,总想找机会置黑体拉巴于死地。没过久,忍耐不住嫉恨的斯热阿俾便下凡挑战,想与黑体拉巴摔跤决斗。找到黑体拉巴家后,斯热阿俾站在门口蛮横无礼,气势汹汹,挑衅侮辱黑体拉巴。但黑体拉巴上山打猎去了,他聪明善良的母亲十分客气,请斯热阿俾进屋休息,并端出一簸箕铜砣砣和一簸箕铁砣砣热情地招待这位来意不善的客人。斯热阿俾一看傻了眼,问:难道黑体拉巴吃的是这些吗?黑体拉巴的母亲告诉斯热阿俾,这是天菩萨赐给她儿子的食品,平时都以铁、铜食,因此他才力大无比。斯热阿俾半信半疑,伸手抓起一个铁砣砣,结果咬掉了三颗门牙,痛得嗷嗷直叫。他恼羞成怒,大打出手,叫嚷着要杀了这位善良的母亲。这时,正巧黑体拉巴打猎归来,他肩扛一根水桶般粗细的木头,木头上还吊着猎杀回的一头野牛和一头狗熊。见此情景,黑体拉巴不禁怒火冲天,放下木头和猎物,与斯热阿俾讲理。斯热阿俾不讲理不说,还先下手与黑体拉巴厮打起来。两人斗得雾里云里,打得天摇地坠,杀得天昏地暗,一直搏斗了三天三夜。斯热阿俾见斗不过黑体拉巴,便逃到山上一棵老树疙瘩洞里躲了起来。为了除去残害人间的妖魔,各部落的民众都帮着搜山。三天三夜后,聪明的妮璋阿芝终于发现了斯热阿俾的藏身之处,黑体拉巴闻讯赶到,用尽全身的力气,连根拔起了那棵老树,用燧石火镰撞击点火,点燃了那棵老树,烧死了祸害人间的邪恶大力神。
过了七天七夜,一只贪吃的乌鸦发现了那棵还没有完全烧尽的树疙瘩里斯热阿俾残存的尸体中钻出了许多的蛆虫,爬满了山坡。多嘴的乌鸦飞到天庭把这个秘密告诉了天神鄂体古孜。鄂体古孜被激怒了,为了惩罚人类,他用妖术把蛆虫化成了无数的害虫,遮天蔽日地覆盖了整个大地。一时间,漫山遍野的庄稼被洪水猛兽般的害虫吞噬着。人们用尽了各种办法来消灭害虫,但越扑越多。此时力大无穷的黑体拉巴面对铺天盖地的小小害虫也感到筋疲力尽,无可奈何。正在这个时候,可恶的鄂体古孜又乘机使用法力将劳累过度的黑体拉巴变成了一座巍峨的高山。美丽聪慧的妮璋阿芝看着这一切,伤心欲绝,痛不欲生,在大毕摩(祭司)的祈祷声中舍身化作团团圣洁的火焰,将危害人间的害虫悉数烧死,最后化作满山遍野美丽的索玛花盛开在黑体拉巴变成的高山上。这一天,正好是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从此以后,彝族人民为了纪念英雄的黑体拉巴和美丽的妮璋阿芝,为了祈求人间风调雨顺、幸福安康,每年农历的六月二十四这一天,人们便用山上的燧石击石取火,点燃用蒿杆扎成的火把,让圣洁的火光照亮房前屋后,田边地角,用熊熊燃烧的篝火驱邪除恶。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彝家一年一度的火把节。彝族火把节一般历时三天三夜,分为迎火、赞火、送火三个阶段。
火把节第一天为“都载”,意为迎火。这一天,村村寨寨都会打牛宰羊杀猪,以酒肉祭祖,并集体分享。夜幕降临时,临近村寨的人们会在老人选定的地点搭建祭台,以传统方式击石取火点燃圣火,由毕摩(祭司)诵经祭火。然后,家家户户,大人小孩都会从老人手里接过用蒿杆扎成的火把,游走于田边地角,以示驱除病魔灾难。火把节第二天为“都格”,意为赞火。家家户户都聚集在祭台圣火下,举行各式各样的传统节日活动。小伙们要效仿传说中的黑体拉巴,赛马、摔跤、唱歌、斗牛、斗羊、斗鸡。姑娘们则效仿传说中的妮璋阿芝,身着美丽的衣裳,跳起“朵洛荷”。在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莫过于彝家的选美了。年长的老人们要按照传说中黑体拉巴勤劳勇敢、英武神骏和妮璋阿芝善良聪慧、美丽大方的标准从小伙姑娘中选出一年一度的美男和美女。傍晚来临,一对对有情男女在山间,在溪畔,在黄色的油伞下,拔动月琴,弹响口弦,互诉相思。故也有人将彝族火把节称作是“东方的情人节”。火把节第三天为“都煞”,意为送火。这是整个彝族火把节的高潮。这一天夜幕降临时,人人都会手持火把,竞相奔走。最后人们将手中的火把聚在一起,形成一堆堆巨大的篝火,欢乐的人们会聚在篝火的四周尽情地歌唱、舞蹈,场面极其壮观。故也有“东方狂欢夜”之称。近年来,凉山将浓郁的民族风情与时代精神相融合,为这一古老的节日注入了许多新的内容,使之成为了一个更具魅力,更加丰富多彩,集经贸交流、旅游观光和群众自娱自乐为一体的彝族重大节庆活动。
作者签名: 曾经的沧桑,如今的风浪,看了世界,看过了……我什么也不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