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清官店人张建明-个人文章】
尼泊尔行旅之二——初见雪山
□ 清官店人张建明
2006-04-24 23:24
收藏:0
回复:0
点击:5137
长居北京,总觉得距离喜马拉雅十分遥远。到了尼泊尔,才恍然发现,自己竟已处在喜马拉雅山的南坡。加德满都位于尼泊尔中部偏东北的一个高山谷地,距北部边界不过70余公里。住在加德满都河谷,就像是依偎在喜马拉雅余脉的臂弯里。
去尼泊尔之前,听人说在加德满都就可以望到喜马拉雅雪山。初到加德满都不久,我便发现,街上很多摊店都出售印制精美的雪山明信片或窄窄的一长条雪山照片,非常壮观、漂亮,于是天天都要北望,期盼着喜马拉雅雪山能在某一天突然雄踞于我的视野……可当时是8月初,正是雨季,天天云飞雾涌,就连近山都常常隐在朦胧中,哪里还能见着远处的雪山。
直到10月底的某日,下午无事,同事开出一辆车来,约我们几人去市南约10公里处的廓达瓦里逛逛。这里地处加德满都河谷的南部边缘,依山傍水,风光宜人,曾是公元3世纪初尼泊尔索摩王朝的王宫所在地。
沿着淙淙流淌的廓达瓦里小河,我试图寻找古老宫殿的些许遗存,在河浜觅到的却只有一些大小不一的卵石。沿着高高低低的山田小路,我向当地的村民询问:“这里过去是否曾有过一座宫殿?”他们有些茫然,指指前方:“那里有座度假村。”走至近前,那是建在一个小山坡上的一座半天然、半人工的假日休闲胜地:数座小楼,高低错落在坡上坡下;中间有一条条红砖小路弯弯曲曲,互相连通;路侧,植有花草树木并设有凉亭和阳伞……在暖而不热的阳光下漫步小路、草坪,通体舒泰。举目四野,坡田、雪峰、碧水、蓝天尽收眼底,更是心旷神怡。置身如此天地间,不由得让人赞叹:这里真乃钟灵毓秀之地!望着度假村那些既有尼泊尔传统风格又有现代气魄的红色建筑,直觉得这些建筑不就是古老宫殿的延续吗?
“看呐,雪山!”
正当我陶醉在这良辰美景中时,同事在我身后忽然喊了一声。转身顺着他的手指向北望去,一座绿树葱茏的小山背后灰蓝色的天幕下部,从西向东出现了一条高低起伏的白色山脉:初看似一股奔涌的白云,又像是一排翻卷的巨浪;定睛细看,她的上部边缘曲折清晰、有棱有角,边缘以下则凹凸分明、有明有暗。啊,这的确就是雪山,就是喜马拉雅!
我的故乡地处冀中平原,从小见到的只有一马平川的黄土地,看山、登山成了我幼年时耿耿于心的沉重期望。离开家乡工作后,走南闯北,见到过不少崇山峻岭,也攀登过一些名山大川,但还从未见到过积雪的高峰。因此,能够踏上我国的青藏高原,去领略世界屋脊的风姿和喜马拉雅的仙容,又成了我心仪已久的神圣冀盼。没想到,这神圣而惊喜的一刻,居然在异国他乡这样一个不经意间突然出现了。我有些激动,甚至激动得有些慌乱。我紧跑几步,想再靠近一些,不想这里是高山谷地,愈向前,雪山愈向下缩隐。我只好气喘吁吁地停住脚步。
为了看得更多、更清楚一些,我们回转身走向身边的小楼,沿着外楼梯步步登高。随着我们所在位置的升高,天边那一脉雪峰也在我们的视野中渐渐升高,继而在近山和雪峰之间又升起一道深灰色的山影。前为青山、中为山影、远为雪峰,恰似一幅层次分明的水墨图画。只是由于时近傍晚,远方有些雾霭,一座座雪峰融在淡淡的云气之中,像是隐在一层薄纱后面的一个个皓衣仙子,恬静而优雅。此时正当夕阳西下,灰蓝色的天幕和隐约的雪峰都忽然增加了些透明的亮色,因而也使这美景多了些神秘、飘渺的意韵,让人觉得它并不是真山,倒像是一幅巨大无垠的灯箱照片。
初见雪山,虽然并不十分真切,但也让我领略了她特有的风韵。在回返的路上,我依然目不转睛地望着车窗外的雪峰。随着车子的向北行驶,那些雪峰不断地向近山背后缩隐,但直到我们回到市中心广场,一些峰尖仍依稀可见。看来,如果天气好,在加德满都市内确实能望见雪山,这使我心中不由得生出丝丝暖意:喜马拉雅,就在我的身边!
屡欲观雪山,不见雪山面;今日无意间,了却一心愿。这正应了一句古诗: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