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清官店人张建明-个人文章】
尼泊尔行旅之三——又见雪山
□ 清官店人张建明
2006-04-24 23:27
收藏:0
回复:0
点击:4860
岁末,到哪儿去辞旧迎新呢?有人提议还是去东山吧。
所谓东山,是一个名叫纳加考特的地方。那里是一片海拔2000来米的青山。由于位于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的东方,所以我们这些在加德满都的中国人都习惯地称它为“东山”。据说,此地过去曾是通往西藏的商道要冲,又是加德满都河谷第一批移民的栖息地,因此一直是加德满都河谷一个比较重要的地方。由于这里山路弯弯,山花烂漫,山高林翠,视野开阔,近年来已成为加德满都河谷一个比较有名的旅游胜地。
熟悉这里的同事告诉我:去东山可以避开城市的喧嚣,享受大自然的爱抚,还可以登高望远,观看辉煌的日落与日出,如果天公作美,甚至可以领略雄伟壮美的喜马拉雅雪山的英姿。我国的国庆节期间,我们照例放了几天假,于是便相约去了东山。当时,雨季虽过,但山谷间仍是云雾弥漫,即便站在山顶,也不见雪山的影子。
元旦前夕,天晴气朗,按常规应该能看到雪山。于是在一个下午,我们再访东山。走出河谷平地,即是曲折盘旋的山路,车行一个半小时才到达东山顶上。黄昏夕照时,我们在最高处的一家旅馆安顿下来。爬上楼顶的平台,夕阳下,彩霞满天,却因暮霭太重,还是没能看到雪山。
旅馆里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早上7点才日出。为保险起见,第二天早上6点半,我即起床爬上了楼顶。此时,仍是夜幕四合,惟东方天边微现鱼肚白。稍顷,白色转亮,亮色的天空下东北部显现出高高的山影。山影宛若巍峨无比的城墙,一个个基本处在同一条水平线上的高高低低的峰尖恰如参差错落的垛口。随着天色渐明,山影上方的几缕暗云由褐变红,一些峰尖的右部渐渐现出金色的亮点。旋即,亮点变大、变长,就像有人在一些垛口处燃起了烽火;当星星点点的烽火慢慢燃烧成一簇簇烈焰的时候,一轮红日冉冉升起……
不知什么时候,我身边的平台上已站满了来看日出和雪山的人。朝晖下,一张张不同肤色的脸庞,无不洋溢着同样的兴奋,一句句不同民族的语言,欢呼着同样的惊喜。
随着朝日的冉冉高升,一簇簇烽火的颜色也由金变赤、变橙、变粉,并逐渐显露出山峰的脉络。啊,那就是雪山,喜马拉雅雪山!那些变幻莫测的烽火,竟是山顶处积雪映射的霞光!或许是积雪不多,亦或是日光照射角度的缘故,当雪山清楚地展现于眼前的时候,我意外地发现,一座座雪峰并不完整,而只是一条条、一块块雪面,因此在朝晖的映照下才如一派延绵的烽火。
我又一次直面喜马拉雅。她是如此的神秘,如此的高大,如此的灿烂!
当我正要仔细观看这些雪峰时,不知何时,山脚下已然升腾起一阵浓重的雾霭,刹那就把那一处处粉红色的亮块遮住了。望着渐渐隐去的粉红亮块,我忽然又觉得她们就是一张张少女的脸,刚刚婉尔一笑,便羞答答扭头而去。待到那些雪峰重又露出脸时,已是艳阳高照。那一条条、一块块雪面,现出本色。放眼望去,高处蔚蓝色的天空犹如大海,下部灰褐色的山影犹如海滩,而那些白色的雪面正好似海水冲击海滩所溅起的一排浅浪。当我再次想细看这浪花般的雪峰时,一股流云又吞噬了那些白浪。久等不见雪山复出,我们只好怀着丝丝眷恋,下山而返。
第二次看雪山,又应了一句古诗: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