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石竹老人《33》-个人文章

赋体初探[转载]

石竹老人《33》
2006-05-30 23:14   收藏:0 回复:1 点击:5188

    壹、前言
  中国传统文学的体裁,向来以“诗、词、歌、赋”并称,“赋”居其中之一,而清代焦循说:“一代有一代之所胜,欲自楚骚以下撰为一集,汉则专取其赋,魏晋六朝至隋则专录五言诗,唐则专录其律诗,宋专录其词,元专录其曲。”近人王国维也持同样的看法,可见赋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一定的份量与地位。
  赋源于《诗》,创始而形成于先秦,成熟而兴盛于两汉,创新与提高于魏晋南北朝,发展而延续于唐宋元明清。赋是我国古代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文学体裁之一,历代皆有名家名作。
  
  
  贰、赋的本义
  赋的原来意义是“铺陈其事”及“铺陈直叙”,为一直陈式的叙事法,后世发展成为赋体。《文体明辩》中有:“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东汉刘熙在《释名.释书契》中指出:“赋者敷也,敷布其义谓之赋”,晋代陆机也在《文赋》中指出:“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南朝梁代文论家刘勰在他的著作《文心雕龙.诠赋》中指出:“《诗》有六义,其二曰赋。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南宋朱熹的《诗集传》中有:“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又《朱子语类卷八十》:“直指其名直叙其事者,赋也。”,李仲蒙云:“叙物以言情谓之赋,情尽物也”。赋除了“铺陈”、“直陈其事”的解释外,还有“口诵”的意思。《汉书.艺文志》引:“传曰:不歌而诵谓之赋。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
  
  
  叁、赋的源流
  一、古诗之流:
  班固《两都赋序》:“赋者,古诗之流也。”,而古诗之流又有二:一是散文体赋:荀子之赋有散文化的咏物特色;二是楚辞体赋:屈原、宋玉之赋有韵文化的抒情言志的特色。
  赋可以溯源到不歌而诵的韵语,一种接近民歌、结合讲说和唱诵的民间文艺,早在战国前,赋这种文体已经产生在民间,早期的形式可能就是古代的一些“口诀”。到了战国晚期,赋就用之于谐辞隐语,意在言外的讽诵,荀子已多所措意,而有<赋篇>与<成相>之作;在楚襄王的时代,由于楚王的爱好和宋玉、景差;唐勒的经营,已成为楚宫的贵游文学,而与楚辞有所结合,也具有纵横的诡俗。入汉之后,宫廷的言语侍从,原本就不乏擅长谐辞隐语类似俳倡的滑稽之士。再者,由于失去表演舞台的纵横家,致力于角色转化,使它有了新的风貌。他们“朝夕论思,日月献纳”,致力于语言艺术的讲求,虽然来路不同,各有所长,但大多以新诗人自许,秉承《诗》的传统使命,多方吸取营养,从事“或以抒下情而通讽谕,或宣上德而尽忠孝”的工作,在他们心目中,赋是古诗之流,亦雅颂之亚,所以赋当然也就要溯源于诗了。
  “赋”这一写作手法的应用,最早应当产生于《诗经》,而“赋”这一名词应用在文学上是在《诗.大序》,《诗.大序》指出《诗》有“六义”,曰:“风”、“赋”、“比”、“兴”、“雅”、“颂”,而作为文体的赋,便是由“六义”中的“赋”演化发展而来的,同时也表示赋是诗歌的衍变。汉儒将《诗经》中“六义”的解释与班固在《两都赋序》中:“赋者,古诗之流也。”的看法相结合,南朝梁代文论家刘勰还指出:“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但现代的学者却以为赋成为一种新兴的文学体裁,与《诗经》“六义”中的“赋”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但从赋的作用来看,赋的确地承继了《诗经》讽刺的传统,再者,我们可以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在东周中叶,南方楚地的文化在无形之中也受到北方文化的影响,据此来看,不一定硬说后来的赋体一定跟《诗经》有着直接的关系,至少我们可以体认到因为早期南北的文化交流,因而致使赋与《诗经》有着间接的关系,而《诗经》便可以认为是赋的远源。
  班固之《两都赋序》中有:“大儒孙卿及楚臣屈原,离谗忧国,皆作赋以风,咸有恻隐古诗之义。”因此,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举出屈原和荀子两家作为辞赋之祖。从班固的赋序中我们可以探索到荀子与屈原二家的共同性就是:屈原、宋玉、唐勒都是楚国人,而荀子著书,终老于楚,是最早写赋并以赋名篇的大家,故而楚辞成为楚地一种新兴的文体,虽然许多楚辞中的篇章并不以赋为名,却具有赋的形式,在这还要声明的一点是,“楚辞”的基本涵义有三:一是指战国时代,我国南方楚地出现的一种新的文体;二是指屈原以及后来其他作家用这种体裁写的一些作品;三是将这些体裁选辑成一部总集,而在以下的行文中所用到的涵义是第一点,也就是赋的起头是源于我国南方楚地出现的一种新的文体,赋也就承继了这种文体的特点,加以发挥,楚辞的特点有:一、起创自叙体的体裁,二、芳草美人的比兴手法,三、对话问答的方式,四、长篇诗歌的篇幅,五、使用双声、叠韵和重言字,六、具有游仙的情境,七、悲秋的色彩。此外还有一点可以作为赋起源于楚辞的佐证,就是项羽为战国时代楚国上将军项燕的孙子,是楚人的后裔,项羽在楚汉相争时代为诸王之首,自封西楚霸王,在当时有一定的政治势力,项羽也会吟辞,其《垓下歌》便是,到了汉王朝初立,刘邦虽为平民出身的皇帝,但仍是楚国人,也同样会吟辞,其《大风歌》便是,由此可见无论是战国时代的楚人或汉代的人受到楚辞影响甚为深重,因此赋可以兴盛在汉代,并不是没有原因的。据此,我们可以体认到赋的产生,可以说是受到楚辞极大的影响,而赋与楚辞及荀赋二者之间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楚辞及荀赋可以说是赋的近源。
  二、纵横家之流:
  章太炎:“屈原言情,孙卿效物,陆贾赋不可见,其属有朱建、严助、朱买臣诸家,盖纵横家之变也。”赋也受到春秋战国时代的诸子百家以及游说家的辩论技术的影响,如孟子与梁惠王及齐宣王问策中的连绵辩说,以及提倡合纵政策的苏秦及张仪等人罗列历史上、地理上种种事物的那种说法等,都可以很容易发现与赋的密切关系。
  总而言之,赋远源于《诗》,为古诗之流,以荀子之散文体赋及屈宋之楚辞体赋为胚胎;并以纵横家之流的论辩之学为养分,在汉代完成了成长。
  
  
  肆、赋的形式
  赋在我国文学史上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初期是用文字写下,而后才朗诵,它的外形似散文,内部又有诗的韵律,既不能归入于文,又不能列之于诗,是一种半诗半文而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的文学体裁,其形式有以四言,或有以六言为主。汉代的赋形式较长,气势开阔,但较为呆板,缺少文学韵味;魏晋南北朝的赋形式体制较小,讲求对仗用典,抒情成分居多,具文学气息;唐代的赋格律对仗更为工整,声律用韵更为严密,渐失文学性质,形同明清八股文;宋代以后散文赋开始发展,赋便以散文的形式呈现,偶尔穿插四、六言,可读性最强;明清时代的赋如同唐代,而赋这种文体从汉代到宋代存在一千多年,而赋的形式也因历代的文风不同,呈现出不一样的风貌。
  
  
  伍、赋的特点与性质
  赋源于不歌而诵的韵语,早期就是歌和赋这些有韵之文,这些韵文有个特点就是便于记忆,有些可能只是为实用目的而作,本无文学意味。而后来的赋体渐渐地转为“不歌而诵”,适宜于口诵朗读,专尚语言表现之美。着重于铺叙和描写,接近于散文。行文时往往于韵散间,表现并具有半诗半文的性质;在篇章结构上则多采取主客问答的形式;在文字上哂迷~汇的堆砌手法。赋因渊源于楚辞,而楚辞又有浪漫主义的色彩、比兴的创作的哂眉岸鄬哟渭柏S富的手法写作,因此赋便继承了楚辞的特点及性质,而后起者就根据这样的特点及性质加以演申发挥。在另一方面《左传》等先秦文献中,同样也也有“歌诗”的记载,同时也有“赋诗”,即用口头朗读的记载。赋作为一种新兴文体,经过几度注入新血,汉人则赋予它另一种诗的传统使命,因此赋到了后来的特点就是“体制弘伟、笔调夸张、用字艰深。”,晋代皇甫谧在《序左思三都赋》曰:“然则赋也者,所以因物造端,敷弘体理,欲人不能加也。引而申之,故文必极美;触类而长之,故辞必尽丽。然则美丽之文,赋之作也。”根据这一个特点,就将它称之为“赋”。再者赋为谐讔讴诵之辞,表现民间辞赋风貌,亦为宫廷文人暇豫事君的谐讔,是汉宫言语侍从辞赋的先声。由于赋是以长大文学形式而发展,对于叙述事物实具自始至终的能力,叙述原含有感情的成分存在,事物当见叙述者之选择,亦受感情之左右。惟赋之本来使命在于叙述,叙述亦为赋的特点之一。赋的另一个特点为虚构,中国虚构文学正式成立,虽说是宋元小说戏曲,而在宋元小说戏曲之前亦早有虚构文学的存在,即赋与乐府。而这种虚构性或有意或无意而然,在文字间相互表里而存在。现代的学者对于赋的性质与角色定位,有以下数点:
  
  一、汉赋是口传文学到书面文学的重要桥梁。
  二、汉赋瑰怪字是口诵文学的产物。
  三、汉赋是贵游文学,也是士大夫文学。
  四、赋一直是文学艺术的先驱者,是从汉到唐在文学发展的火车头。
  五、赋像是变色龙,是诗的流裔而可塑性大,常与主流文类相激荡。
  总之,赋的特征为在初期是用文字写下,而后才朗诵,渊源于散文体赋与楚辞体赋之古诗之流及纵横家之流,是一种铺排事典且体制弘伟并以唯美的词藻,堆砌艰深的古字,夸张的笔调,尽情描绘事物,形式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韵散兼用,以问答对话的体式方法,能抒情言志更能体物叙事,能称诗喻意及劝谏讽谕的特殊文学体裁。
  
  
  陆、体物写物及抒情言志两大系统:
  一、写物体物:内容略近荀赋,而形式与技巧多学屈赋。
  (一)西汉时期作品:枚乘<柳赋>、邹阳<酒赋>、中山王<文木赋>、司马相如<子虚上林赋>、王褒<洞萧赋>、扬雄<羽猎赋>。
  (二)东汉时期作品:傅毅<舞赋>、马融<长笛赋>、祢衡<鹦鹉赋>。
  (三)六朝时期作品:嵇康<琴赋>、陆机<文赋>、谢惠连<雪赋>、颜延之<赭白马赋>、谢庄<月赋>、鲍照<舞鹤赋>、<野鹅赋>。
  二、抒情言志:继承屈赋的传统,具有情志内涵。
  
  (一)西汉时期作品:贾谊<吊屈原赋>、<鵩鸟赋>、司马相如<哀秦二世赋>。
  (二)东汉时期作品:王粲<登楼赋>、张衡<归田赋>、<玄思赋>。
  (三)六朝时期作品:曹植<洛神赋>、潘岳<秋兴赋>、鲍照<芜城赋>、陶渊明<闲情赋>、<归去来辞>。
  
  
  
  
  
  柒、赋的作用
  西汉司马迁在《史记.司马相如传赞》曰:“相如虽多虚辞滥说,然其要归,引之节俭,此与诗之风谏何异?”。东汉班固亦在《两都赋序》曰:“或以抒下情而通讽谕,或以宣上德而尽忠孝,雍容揄扬,着于后嗣,抑亦雅、颂之亚也。”,而赋讽诵万物变化,人情事态,以资鉴戒,大有其作用存在,并用来描绘客观事物及抒发主观感情。
  
  捌、历代赋体发展演变及各朝赋体创作代表大家名篇
  一、先秦时期:赋体的草创期
  (一)战国初期:口诀。
  赋早在战国前已经产生在民间,早期的形式可能就是古代的一些“口诀”,为了便于记忆及实用性而作,本无文学意味,如<步天歌>、<药性赋>之类。
  (二)战国末期北方的赋:散文体赋(荀赋为代表)。
  
  从我国文学史考察,最早写赋并以赋名篇的是战国末期著名学者─荀子,据《汉书.艺文志》记载,荀子的赋原有十篇,今存五篇,即<礼>、<知>、<云>、<蚕>、<箴>,收在《荀子》里,题作<赋篇>,其中<蚕>为咏物赋之祖。荀子以四言韵文的形式、铺陈写物的手法、“诗言志”的思想内涵,以<赋篇>托物言志,开写赋之先河。
  (三)战国末期南方的赋:楚辞体赋(屈赋、宋赋为代表)。
  继荀子之后进一步完善赋体文学的是楚辞家兼赋作家─宋玉,另外尚有唐勒及景差。司马迁说:“屈既死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皆好辞而以赋见称。”这句话不仅指出当时写赋的名家,更说明了楚国是赋体的发祥地,而宋玉所留下的作品,仍为后人所推崇,如<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笛赋>、<大言赋>、<小言赋>、<讽赋>、<钓赋>、<舞赋>,宋玉继承荀赋的传统,吸收发挥楚辞的特长,扩大了赋体的规模,使赋更富有瑰丽的文采。
  (四)秦代的文中之赋:杂赋。
  刘勰在《文思雕龙.诠赋》中提到:“秦世不文,颇有杂赋”。泛指秦代的赋,散见于简册、石鼓文等...,是战国末年秦国到秦王朝之遗文。秦代的竹简文献中,<为吏之道>的部分“兴吏治害”段,文体颇似荀赋及石鼓文中字句排比整齐。秦统一之前一些纵横家的作品及言论,也带有赋的色彩,如李斯的<谏逐客书>这一篇文章之中就用到整齐排比的句法及地理奇瑰异物,并且汉代留有“秦时杂赋九篇”也带有荀赋的色彩。
  二、两汉时期:古赋、大赋的代表期
  汉代为赋的全盛时期,赋家人才辈出,英华焕发,如见群龙飞腾,颇有昂首并驾的气势。汉赋就其代表内容,约略分为四类:汉大赋,描写帝王贵族游猎、宫苑、京都为内容的赋作,延续荀子、宋玉的赋作发展、变化而来,因留有古代赋体的特色,又称为古赋。述志言情赋,着重于作者个人情感的抒发,而这类作品较多借鉴楚辞的表现手法和语言特色,故又名“骚体赋”。散文赋,就其内容来说,也是述志言情的,但由于它与骚体赋不同,纯用散体,且多不以赋名篇,故以散文赋名之以别述志言情赋。咏物赋,以现存作品而论,多为托物言志之作,可视其内容主要方面,分别属于以上另三类。由于汉代是赋的时代,针对汉代各时期,分期讨论赋体的发展演变。
  (一)西汉初期之骚体赋(汉赋的形成期):
  1. 高祖时代:
  (1) 形式:陆贾赋之属。
  (2) 特点:纵横家的色彩。章太炎:“屈原言情,孙卿效物,陆贾赋不可见,其属有朱建、严助、朱买臣诸家,盖纵横家之变也。”
  2.文景时代:
  (1) 形式:屈原赋之属。
  (2) 特点:汉初文人创作承继楚辞的余绪,以屈原的作品为模式,抒写个人情志体赋由此产生,明显表现由辞转变为赋的过渡痕迹并融合荀赋及屈赋。
  (3)名家:贾谊<吊屈原赋>、<鵩鸟赋>。梁王园苑多辞客,如邹阳<酒赋>。中山王<文木赋>淮南王刘安喜作赋,其门下客小山有<招隐士>。枚乘<七发>。
  (二)西汉中期之汉大赋及散文赋(汉赋的全盛期):
  汉武帝至汉宣帝时期是汉赋发展鼎盛期,由于大汉帝国在此期国势强盛,君王贵族及至地主豪商,常夸饰斗奇,大兴土木,建造宫室苑囿,游猎其中,因此君王贵族喜欢文士以铺张夸大的文字来颂扬他们的生活环境,并描写他们游猎、宫苑、京都生活。
  3.武宣昭成时代:
  (1)形式:大赋。
  (2) 特点:1.对话与战国辩士之风相近。
  2.铺陈、推砌的手法。清、章学眨骸附窦匆浴段倪x》诸体,以征战国之赅备,侈陈形势之遗也。”
  3.章太炎:“纵横家之本。”,铺排事典,歌功颂德。
  (3)名家:
  A.武帝时:
  a.司马相如<子虚上林赋>:叙述楚子虚先生、齐乌有先生及汉亡是公之对话,描写天子上林苑的壮丽及田猎规模的盛大及皇帝和贵族的享乐生活,为写物之作。<大人赋>:对于帝王权力的极度夸张和炫耀,为写物之作。<哀秦二世赋>:赋体较短,为抒情之作,指责秦二世“持身不谨”、“信谗不寤”。<长门赋>:宫怨之赋,为抒情之作,概括反应失宠后妃、宫女的苦闷心情,为后世宫怨题材之先河。
  b.东方朔<七谏>:文体上仿屈原<九章>,为哀悼屈原之作。<答客难>:文体较<七谏>散文化,生动描写汉代士人难于得志的原因。
  c.枚皋。
  B.宣帝时:
  a.王褒<洞箫赋>:较早的音乐辞赋创作,描写竹子生长、竹林景色及箫声感人的力量。
  C.元成时:
  a.刘向<九叹>:模拟屈宋的作品,表为吟咏屈原,实是自叹身世。
  b.扬雄<甘泉赋>、<河东赋>:将人世和神界的成分结合,并有深寓讽谕之意。<羽猎赋>:同司马相如<子虚上林赋>。<长杨赋>:有较深的讽谕之意。<解嘲>:针对西汉末年政治体系的观察。<逐贫赋>:假托对贫的责难并争辩,最后认同。
  c.刘歆<遂初赋>:藉叙晋国史事来暗喻当时的现实。
  (4) 反省:扬雄《法言.吾子篇》“讽乎,讽则已;不已,吾恐不免于劝也。”又“诗人之赋丽以则(屈赋、荀赋),辞人之赋丽以淫(汉赋)。”赋已流于形式上的创作早已失去劝谏讽谕的作用,无益于时政。
  (5)价值:此期赋的价值着重于文学艺术方面的表现。
  (三)西汉末年至东汉中期之汉大赋(汉赋的模拟期):
  
  此期是汉赋发展的模拟期,在先前汉大赋的体制、格调已成定型,而此期的赋家,大都在模拟之中讨生活,缺乏创新与改革,没有自己的特色,而这些赋家主要成就不是赋的写作,而是在他们的经验和教训,表明出艺术创作活动中,独创的重要性。而此期的大家及名作有扬雄的<甘泉赋>、<羽猎赋>、<太玄赋>、<蜀都赋>、班固的<两都赋>、<幽通赋>。
  (四)东汉中期以后之抒情小赋(汉赋的转变期):
  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及宦官相互斗争,汉朝国势日衰,政治黑暗,一些有识之士,将其愤懑的感情投入自己的创作中,使赋的内容有了转变,出现了比较清丽通畅的语言,表达个人对时代、社会变化感受的赋体,这就是抒情小赋,虽然作品的数量不多,但对后世赋的创作和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力。如张衡的<两京赋>、<归田赋>、<玄思赋>、赵壹的<刺世疾邪赋>、<穷鸟赋>、蔡邕的<述行赋>、祢衡<鹦鹉赋>、王仲宣<登楼赋>。
  三、魏晋时期:抒情小赋的代表期(汉赋的演变流转期)
  魏晋时期为我国政治纷乱的时代,在这时代的文士,为了抒写政治苦闷,或倾吐壮志难酬,或哀伤怀才不遇,或寄寓远保全身,因此抒情小赋蕴酿而生,也成为抒情小赋的鼎盛时期。此期的名家名作有:曹子建<洛神赋>、应玚<愍骥赋>、向子期的<思汩赋>、潘岳的<秋兴赋>、阮籍<首阳山赋>,更有陶元亮的<归去来辞>、<闲情赋>、<悲士不遇赋>皆为辞赋中的佳作。
  
  四、南北朝时期:骈、俳赋的代表期(汉赋的演变流转期)
  南北朝战乱仍频,政治分裂,社会动乱,人民灾难深重。随着文学上兴起的骈偶文风,而感时伤怀的抒情俳赋,也勃然兴盛,蔚然成风。“俳赋”的特点采用四、六对仗的句式,讲究严格平仄音律,同时也更加注重用典,连章累句,都以典故出之。正如孙梅在《四六丛活》中论到赋的演变时说到:“左(思)陆(机)以下,渐趋整炼,齐、梁而降,益事妍华,古赋一变而为骈赋。江(淹)鲍(照)虎步于前,金声玉润;徐(陵)、庾(信)鸿骞于后,绣错绮文,固非古音之洋洋,亦未如律体之靡靡也。”既说明赋从古赋到骈赋的演变过程,也点出骈赋的主要特征。在这一时期的赋作有鲍照的<芜城赋>、<观漏赋>、<尺蠖赋>、<飞蛾赋>、江淹的<别赋>、<恨赋>、谢庄的<月赋>、谢灵撸忌骄淤x>、谢惠连的<雪赋>、谢朓的<高松赋>、庾信的<小园赋>、<枯树赋>、<哀江南赋>。
  五、唐代时期:律赋的代表期
  唐代以诗为盛,诗为唐代文学的代表,赋体文学遂被淹没无闻。然而唐代以诗赋取士,顺应科举考试的需要,便产生了一种“试帖律赋”,“律赋”是在考试时由主考官命题作赋,并限定八个韵字,规定八类韵脚,更加追求对仗工整,平仄和谐,特别讲究程式,形同文字游戏,自无文学价值可言。然而唐代的赋体文学已有前人创作的经验可以借镜,一些诗文大家利用散体赋,骚体赋和俳赋的形式,创作了不少的托物言志和抒情咏怀的短赋佳作。如张说的<喜雨赋>、杜甫的<雕赋>、韩愈的<复志赋>、刘禹锡的<砥石赋>等,特别是杜牧的<阿房宫赋>,开创宋代文赋之先河,其体制新颖,文思才情,辞采华茂,声调韵味,构成一个谐美的艺术整体,让后世的人们喜读乐诵。
  六、宋代时期:散赋的代表期。
  宋代以词为盛,词为宋代文学的代表,然而,赋在宋代文学大家的创新下,产生新的变化。文赋早在晚唐时便开始萌芽,到了宋代,文赋的作家,大多是诗文大家。文赋以抒情达意为主,句子长短不一,灵活多变,一反俳赋及律赋在骈偶、用韵方面的限制,更趋向散文化。文赋并不排斥骈偶句式,有时在行文中偶尔用之,使赋文倍增声色;在用韵上,也比较自由,有一种自然流畅、清新泼之美;在表现手法上,艺术技巧不断有所创新;更有熔写景、抒情、叙事与说理于一体,使赋文形象生动,又富有诗情画意,并贯穿古文章法、气势,让整篇赋文呈现多元化色彩,由于文赋有以上的特色,因此,文赋又称为散文赋及散赋。如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延及种放的<端居赋>、陈与义的<放鱼赋>等皆为名篇。
  七、元明清时期:股赋的代表期
  元明清三代,赋体发展仍远不如元曲、明清小说,但仍有少数名家名作存在,如元代马祖常的<伤己赋>、朱德润的<幽怀赋>、明代何景明<忧旱赋>、清代袁枚的<秋兰赋>。在另一方面,由于明清“八股文”兴盛,科举仍以八股文取士,此期之“律赋”专行于考场,亦受到八股文影响变为“股赋”,而这种股赋并无任何文学价值可言,自然与前列赋作不可并论。
  
  ◎赋体时期流变简表:
  
  ┌───┬───┬───┬────┬─────────────────────┐
  
  │形 态│体 制│时 期│朝 代│人 物  
   作  
   品│
  
  ├───┼───┼───┼─┬──┼─────────────────────┤
  
  │ 体 │ 散 │ 草 │先│战国│一、古诗之流:(班固之说) │
  
  │ 物 │  │  │ │ │ 1.散文体赋:荀子。 │
  
  │ 与 │ 文 │ 创 │ │ │ 2.楚辞体赋:屈原、 │
  
  │ 言 │  │  │ │ │ 宋玉。 │
  
  │ 志 │ 骚 │ 期 │秦│晚期│二、纵横家之流:(章太炎之说) │
  
  ├───┤  ├───┼─┼──┼─────────────────────┤
  
  │ 写 │ 体 │  │西│高祖│陆贾:其赋亡佚 │
  
  │  ├───┤ 形 │ ├──┼─────────────────────┤
  
  │  │  │  │ │ │中山王<文木赋>。 │
  
  │  │ 大 │ 成 │ │ │贾谊<吊屈原>、<鵩鸟>。 │
  
  │  │ ︵ │  │ │文景│梁园宾客(邹<酒赋>、枚、庄、路)。  │
  
  │  │ 古 │ 期 │ │ │淮南国(刘安、小山<招隐士>)。  │
  
  │  │ ︶ │  │ │ │枚乘<七发>。 │
  
  │  │  ├───┤ ├──┼─────────────────────┤
  
  │  │  │ 全 │ │ │枚皋、严助、朱买臣、等言语侍从(俳优) │
  
  │  │  │  │ │ │司马相如<子虚上林>、<大人>、<长门>、│
  
  │  │  │  │ │ │ <哀秦二世>  │
  
  │  │  │  │ │ │东方朔<七谏>、<答客难> │
  
  │  │  │ 盛 │ │武宣│王褒<洞箫>  │
  
  │  │  │  │ │昭成│刘向<九叹>  │
  
  │  │  │  │ │ │刘向<遂出>  │
  
  │  │  │  │ │ │扬雄<甘泉>、<羽猎>、<长杨>、 │
  
  │  │  │  │ │ │ <解嘲>、<逐贫> │
  
  │  │  │ 期 │汉│ │  │
  
  │  │  ├───┼─┼──┼─────────────────────┤
  
  │  │  │ 模 │东│ │班固<两都赋>、<幽通赋>。  │
  
  │  │ 赋 │ 拟 │ │初期│张衡的<两京赋>、<归田赋>、<玄思赋>。│
  
  │ 物 │  │ 期 │ │ │  │
  
  ├───┼───┼───┤ ├──┤赵壹<刺世疾邪赋>、<穷鸟赋>。  │
  
  │ 抒 │ 抒 │ 转 │ │ │崔瑗  │
  
  │  │  │  │ │ │马融  │
  
  │  │  │ 变 │ │中末│王逸<九思>。 │
  
  │  │  │  │ │ │蔡邕<述行赋>。  │
  
  │  │ 情 │ 期 │汉│ │王仲宣<登楼赋>。 │
  
  │  │  ├───┼─┼──┼─────────────────────┤
  
  │  │  │ 演 │六│ │曹子建<洛神赋>。 │
  
  │  │  │  │ │ │应玚<愍骥赋>。  │
  
  │  │ 短 │  │ │ │向子期<思汩赋>。 │
  
  │  │  │  │ │ │潘岳<秋兴赋> │
  
  │  │  │  │ │ │阮籍<首阳山赋>。 │
  
  │  │ 赋 │  │ │ │陶元亮<归去来辞>、<闲情赋>、  │
  
  │  ├───┤  │ │ │  <悲士不遇赋>。 │
  
  │  │ 骈 │  │ │ │  │
  
  │  │ ︵ │  │ │ │  │
  
  │  │ 俳 │ 变 │ │ │陆机<文赋>  │
  
  │  │ ︶ │  │ │ │鲍照<芜城赋>、<观漏赋>、<飞蛾赋>。 │
  
  │  │  │  │ │ │江淹<别赋>、<恨赋>。  │
  
  │  │  │  │ │ │谢庄<月赋>。 │
  
  │  │  │  │ │ │谢灵撸忌骄淤x>。 │
  
  │  │  │  │ │ │谢惠连的<雪赋。  │
  
  │  │  │  │ │ │谢朓<高松赋>。  │
  
  │ 情 │ 赋 │  │朝│ │庾信<小园赋>、<枯树赋>、<哀江南赋>。│
  
  ├───┼───┤  ├─┴──┼─────────────────────┤
  
  │ 科 │ 律 │  │ 
   唐 
   │张说的<喜雨赋>。 │
  
  │  │  │ 流 │ │杜甫的<雕赋>。  │
  
  │  │  │  │ │韩愈的<复志赋>。 │
  
  │  │  │  │ │刘禹锡的<砥石赋>。  │
  
  │  │  │  │ │  │
  
  │ 举 │ 赋 │  │ │  │
  
  ├───┼───┤  │ │  │
  
  │ 抒 │ 散 │  │ 
   代 
   │杜牧的<阿房宫赋>。  │
  
  │  │ ︵ │  ├────┼─────────────────────┤
  
  │  │ 文 │ 转 │ 
   宋 
   │欧阳修的<秋声赋>。  │
  
  │  │ ︶ │  │ │苏轼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 │
  
  │  │  │  │ │延及种放的<端居赋>。 │
  
  │ 情 │ 散 │  │ 
   代 
   │陈与义的<放鱼赋>。  │
  
  ├───┼───┤  ├────┼─────────────────────┤
  
  │ 科 │ 股 │  │ 
   元 
   │马祖常的<伤己赋> │
  
  │  │  │  │ │朱德润的<幽怀赋>。  │
  
  │  │  │  │ 
   明 
   │何景明<忧旱赋>。 │
  
  │ 举 │ 赋 │ 期 │ 
   清 
   │袁枚的<秋兰赋>。 │
  
  └───┴───┴───┴────┴─────────────────────┘
  
  
  玖、赋体之起衰与近代的研究
  赋体在两汉时代兴盛之因有三:
  一、时代政治的背景:
  (一) 在汉代开国前期,由于汉高祖好楚辞,而时人陆贾亦能作赋(其赋散佚),具有纵横家的色彩。
  (二)文景二帝政治清平,并走向中央集权,说客转到文学发展,并投君王所好而创作。时下梁王之园苑多辞客及淮南王刘安亦好辞赋,其门下辞客淮南小山就有名篇<招隐士>被王逸收在《楚辞章句》中。
  (三)赋深获武帝的重视,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宫延诗人,应叨觯翞榛钜贿^皇帝之所以提倡的原因是,赋体善于铺张夸饰,藉以满足帝王虚荣之心。
  (四) 武帝的曾孙宣帝亦酷好文学,于是赋始为风尚,辞赋比之,尚有仁义风谕鸟兽草木多闻之观,已贤于俳优谈客之赋家。
  二、文学形态的发展:文学走向韵散融合,赋就是介在诗文之间的一种文学体裁。
  三、儒者支持的理念:
  (一)精神上: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虽宗经重道,反对无用之文,但汉赋则被认为有讽谕作用而得到精神上的支持。
  (二)理论上:西汉司马迁曰:“相如虽多虚辞滥说,然其要归,引之节俭,此与诗之风谏何异?”。东汉班固亦曰:“或以抒下情而通讽谕,或以宣上德而尽忠孝,雍容揄扬,着于后嗣,抑亦雅、颂之亚也。”此为儒者在理论上支持汉赋。
  (三)行动上:又司马迁、扬雄、班固等两汉大儒均有赋作,此为儒者在行动上支持汉赋。
  (四)实际情形:但扬雄上四大赋后,觉悟赋事实上无甚讽谕作用,反有鼓励作用,在其《法言.吾子篇》:“讽乎,讽则已;不已,吾恐不免于劝也。”又说:“诗人之赋丽以则(屈赋、荀赋),辞人之赋丽以淫(汉赋)。”更说明了赋已流于形式上的创作早已失去劝谏讽谕的作用,无益于时政。
  赋于西汉其甚况如此,可谓正式启开中国文学史之序幕,这样的盛况一直延续至东汉,当时,文学殆以赋为唯一形式,独占文坛,因此汉代文学以“赋”作为代表,后世的人都称“汉赋”,良有以也。然而大汉帝国经四百年而亡,文学形式也开始有了变化,潜伏在民间的五言诗及七言诗到了三国时代,经由实权者曹操、曹植父子奖励提倡之下,开始掘起,于是赋乃失其独占地位,一直到了六朝时期赋与诗是并存对立的状态。然而到了唐代,诗之盛,已登峰造极,而赋也开始退出了纯文学的地位,虽然科举仍以赋取士,而唐代的赋已不如汉代及六朝时期的赋为纯文学的代表。到了宋代虽然宋代的文人,如欧阳修、苏轼等创新了赋的体裁,以散文入赋,使赋的韵律较缓,措辞自由,只押韵脚,趋近于一般散文,所谓“文赋”或“散文赋”是也。自宋代之后,因为新式文学体裁的再造及写赋风气不盛的情况下,赋也就从文坛上没落了下来,到了近代,因为提倡白话文边樱率构盼模ㄎ难晕模┦荩挥谜f是早已退出文坛的赋了,写赋的名家可说是近于无,赋的发展也仅是历史性的观察及研究前人的名篇著作而已,而现代部分学者对于赋的一般观察认为:赋是卖弄才学的文字游戏,从瑰怪联边、侈靡过实到典故繁伙、丽辞是求;俳优弄臣的贵游文学,无关民瘼、为文造情、劝而不止;其内容与形式都难以界定,有如旧瓶时时装新酒,但学生却不认同这样的说法,学生于第拾点有所说明,请详见。
  
  
  拾、赋体的演化之于后起文体的影响
  赋体的演化的趋向,大柢汉代古赋是讽喻说与游戏说的结晶,随言语侍从的没落而变质到了六朝骈赋因语言艺术趋向改易而生,而唐代律赋因科举需要因应而生,直到宋代文赋因崇尚议论而生,然而一般的俗赋则源远流长历代皆有。再者,我们还可以从两汉赋体发展及演变看出赋体所演化出的文体概况。
  一、篇幅:赋由长篇巨制变为短小篇章。
  二、内容:赋由咏宫殿游猎京都等事物变为个人之胸怀与理想。
  三、作风:赋由堆砌夸饰铺采摛文变为平溩匀磺妍德烧b。
  四、句法:赋由散行变为对偶。
  五、体制:散文体赋与楚辞体赋有合流迹象。
  赋所演化出来的文体,有不少的文体是用韵而较短简的文体,常见的有:辞、颂、赞、箴、铭、诔、哀、祭等,附述如下:
  一、辞:本意是“成文”之义,在此用为一种文体,而是用韵的文体,也可能由于《楚辞》之用辞字,因而用之。如汉武帝之<秋风辞>,陶元亮之<归去来辞>。
  二、颂:应是来源于《诗经》的颂,属歌颂功德之事。如扬雄之<赵充国颂>,史岑之<出师颂>,陆机之<汉高祖功臣颂>。
  三、赞:也是赞颂之义。如夏侯湛之<东方朔画赞>,袁宏之<三国名臣序赞>。
  四、箴:乃自己警戒之义。如扬雄之<酒箴>,韩愈之<五箴>。若崔瑗之<座右铭>,张载之<西铭>,名之为铭,实则亦箴。
  
  五、铭:古代刻于鼎盘上之文或称铭。如鼎铭、盘铭,求其永存义。秦、汉以后或刻于石,如班固之<封燕然山铭>,张孟阳之<剑阁铭>。碑、墓亦用铭。
  六、诔:累列死者生时德行,为文辞,古以诔为作谥所本。后世以诔为哀祭文之一种。如曹植之<王仲宣诔>,潘岳之<杨荆州诔>。
  七、哀:伤悼逝者之辞。如:潘岳之<哀永逝文>,颜延年之<宋皇帝元皇后哀策文>。
  八、祭:祭悼逝者之文。如:韩愈之<祭田横文>,欧阳修之<祭石曼卿文>,苏轼之<祭欧阳文忠公文。祭文亦有不用韵者,如韩愈之<祭十二郎文>,袁枚之<祭妹文>。
  赋对其他文类的影响,有以下数点:
  一、应用文赋化而为文士文。
  二、散文赋体化而为骈文。
  三、六朝文体之形成是文章辞赋化的现象。
  四、唐代的律赋成为后来科举八股文的滥殇及讲史小说之源流。
  五、小说辞赋化而为唐传奇。
  六、佛经俗赋化而为讲经变文。
  
  
  拾壹、个人对赋体的心得及感想
  总而言之,赋是一种铺排华美词藻,尽情描绘事物,半诗半文,韵散兼用,能抒情写志更能体物叙事的特殊文学体裁。并在历代各朝之中皆有所发展及创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独特的文学地位。学生以为赋体对后世的文学仍有一定的影响,其影响着重于赋的“文学价值”,也就是所谓的“文学性”,而非“文以载道”的价值,杖纭墩衙魑倪x》就将选录的赋文置于书中之前,以突显赋在当时文坛中重要的地位,因此,赋体仍有其传诵的价值存在,学生更以为赋是极早最具纯文学性的文学体裁,而《诗经》仍存有政教的作用,有文学性但不一定是纯文学,而楚辞中原本就具有赋的特色,因此,有人将辞、赋并称在一起为“辞赋体”,甚至认为在战国时代的赋体为“辞赋”代表期,虽然赋体已不在现代流行,但许多先前的赋家所创作遗留下来的赋文,其华美的词藻及动人的情感,仍为后人所乐诵称道。
  
  拾贰、参考书籍及资料
  
  ◎ 叶庆炳着,《中国文学史.上册》,台北市:学生书局,1987年8月初版,<第六讲.汉赋>P51~P71。
  
  ◎屈原等原着;黄寿祺、梅桐生译注,《楚辞》,台北市:地球出版社,中华民国八十三年六月第一版,<前言>P1~P16。
  
  ◎前野直彬主编;何寄澎、连秀华合译,《中国文学史》,台北市:长安出版社,中华民国六十八年九月初版,<第二章.秦汉.一、辞赋>P29~P41。
  
  ◎刘耕路着,《中国的诗词赋曲》,台北市:台湾商务印书馆,1993年10月初版,<历代的赋>P142~P149。
  
  ◎瞿蜕园选注,《汉魏六朝赋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3月新1版,
   <前言>P1~P5。
  
  ◎仇仲谦选析、费正刚校订,《汉赋赏析》,广西:广西新华书局,1989年12月第1版,<略论赋的起源和发展─代前言>P1~P8。
  
  ◎宋安华,《历代名赋选》,河南:黄河文艺出版社,1988年4月第1版,
   <前言>P1~P8。
  
  ◎费正刚、胡双宝、宗明华,《全汉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4月第一版,<前言>P1~P7。
  
  ◎吉川幸次郎原作、李迺扬译,《御定历代赋汇(全四册).正集.上》,中文出版社,1974年3月初版,<历代赋汇影印本解说>P1~P7。
  
  ◎曹道衡着,《中古文学史论文集》,台北市: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6年10月初版一刷,<一、试论汉赋和魏晋南北朝的抒情小赋>P1~P35。
  
  ◎国立编译馆高级中学国文科教科用书编审委员会,高级中学国学概要教科书(全二册)下册,台湾:国立编译馆,中华民国八十一年一月七版,<赋>P72~P74。
  
  ◎前政治大学文学院长
   简宗梧教授,国立政治大学图书馆,<研习进修专题演讲之一,装新瓶的旧酒─赋>。
  
  
  
  --------------------------------------------------------------------------------
  
  
  赋体·滕王阁续
  
  十三不靠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鸾鸣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安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王勃《滕王阁诗》
  
   仲夏之日,七月之旅。余自江南西下,历游赣庐东返。途经南昌,同行者云:既来此,则不可不登滕王。素闻瑞阁久已,尤仰名序日甚。遂欣然而同往,趁暮色以登寻。从人三五,轻车一路,至见高阁,不禁骇瞩。
  
  噫哉,苍健之雄也!主楼巨譬,侍亭凤仪。千阶通胜,两翼廊飞。沧桑百世,虽朱颜曾数改,扬名万载,仍风骨而健在。拥金披翠,飞彩翔丹。张扬不群,卓然有致。巍巍乎辖出云之势,洋洋乎举饮江之姿。神工妙笔,化得燕梁鹰宇;才子名士,能无龙啸鸾鸣?位压四列,其懿范当仁不让;襟揽三江,斯傲意舍我其谁?唏嘘乃幸,无虚此行。
   扶级以上,览壁长留。凝神摒息,绕墙缓走。天之骄子,尽展屏前雅态;文之大宗,各蕴画里风神。浏墨意兴,身如驰跃前唐;疾羽翻飞,神似迷离古境。不觉然,而登顶;方始察,汗淋漓。倚阑徊望,斜阳正好;府城雄踞,赣江微潮。前横江渚之秀丽,后纵洪都之伟岸。左右皆笑,何不修赋?然陋人安敢与王郎逐笔,愧拙思岂狂向元婴炫墨?三谢虽不能即挥,霎时实有心成续。
   此时日浸江头,正是暑退长洲。江风犹热,晚芳已芬。红云荟萃,结栖霞以方外;烟波婀袅,拓浮鹭与潮头。竹筏清唱,顺流水以悠去;铁舷高咏,彻辽笛以长空。鹤汀苇甸,延江畔以生烂漫;天宇星厦,拔丘峦而列苍雄。江沙含血,犹忆舞屐之苦日;霓虹交辉,敢争绮筵之胜时。惜哉我非滕王,不得跨夜之畅饮;憾高阁之将闭,急辞归梯而兴未。层层徐下,思如泉涌;步步风生,意似长河。撩清发乃诗暗采,眷美景而情已丰。谓之左右,已得其赋!
   呜呼,今人之登雅殿,言必子安;而前朝之竞风流,岂遗滕王?非纤足之厌舞,安得佳所?若王孙以勤政,怎筑雄楼?洒绿酒、倾红泪,意远玄武;抚翠髻、点绛唇,醉向轩辕。帝子无心,方得太虚之真谛;人生苦短,固拭箜篌以狂歌!此都督之心境,岂白衣能神通?笑名利为何物,教年华成逝风。冯唐安老,盖常远于虎侧;李广争封,恐先损于阵中。屈贾谊在长沙,文皇之圣明也。诛晁错于殿下,景帝之神武乎?君子见机,可叹王勃之才俊!达人知命?更悲终军之弱冠!其痴其愚,我见我怜。关山万里,尚怀白首之挚;沧海一啸,已坠青云之志。北泽终赊,崎途漫漫;东隅也逝,乱桑茫茫。红尘多故,胜友多凋;飘零辗转,逢迎堪恨。对汗册亦常扪胸:报国之情我在!比华肩而更愤世:穷途之哭何妨?仙踪飘渺,非我能逐。阮籍猖狂,何我不学!及之阁下,亦成拙诗一首。且续貂上,以记滕王之行:
   暮色苍茫俯赣江,江沙带血忆秋娘。若非沙染红屐泪,安得雄楼起豫章?
   江外栖霞江畔花,江中热浪催竹筏。舟子无意寻楼看,但乘晚潮急还家。
   千秋谁记都督事,万古尽唱俊郎词。或教元婴勤秣马,岂剩才子滕王诗?
   一骑决出玄武门,经年酒里渡乾坤。天长地远人生短,对月敢不斜金樽。
   因之反笑子安愚,文华壮志空自许。赋成不见君王用,可怜海风悲长去。
   今我登高作怀古,莫问明朝客何处。愿溺江湖欢乐死,此身焉肯缚龙足!
  
  
  
  --------------------------------------------------------------------------------
  
  
  
  
  赋体散文三则
  
  
  作者:魏晋风度
  
  
  悲情蒲公英
  
  
  
  
   窗外芭蕉依旧,蒲公英栖身其间,寂寞无主。
   独处幽居,上不见雁字之归,下不闻人语之响,此为寂寥;终日雨打芭蕉,风吹梧桐,此为冷落。
   飘零憔悴,见众生芸芸,尽非所识,独自怆然。世界之大,尽皆凄凉,可有方寸而安放灵魂?或将悬挂高木以酬明月?
   不自知何以存在,孤独无依。抑或,存在即为死亡,死亡即为存在。随风而逝,可知去向南方与豆相依;天地苍茫,可知去向北国同冰雪相怜。
   然善良的人们以为它似作浪漫之远行。
  
  
  
  
  寂寞之城
  
  
  
  
   如果我每天送你一朵玫瑰,那红色并不浸透爱意,我只用送出以获取孤独的逃逸。如果我每天向你献上 一首美妙的歌,无论是《昨日重现》还是《此情可待》,那旋律的流淌,是为了飘走我的孤独的枯叶。
   打马从江南的水乡走过吗?我无意去窥探你那心扉的寂寞之城。三月的柳絮,迷蒙了我的眼,徒增来年杨柳依依。
   世界很大,可以躲藏阮籍哭泣的小枫树林在哪里?表演的哭泣的眼泪,岂能掉下而化为竹枝斑斑,又凭添他人的讴歌?
   不忍回首,无意彷徨,然前路可有阳关?一叶扁舟,能载动几许沉重?沉重是心的累赘,放下却只能茫然四顾。
   仰天大笑吗,出门去往何处?丢失了归去的钥匙,可曾藏匿在夕阳西下的蒿莱?于是行行走,走
   行行。行走之间,将朝花忘怀,何苦独上记忆的兰舟,不必登高以临秋肃。
  
  
  
  
  
  
  
  偶感
  
  
  
  
   人至落寞,便多怀旧。怀旧者,朝花而夕拾。若装点以梦幻,又辅之以歌诗,则足见其美感。于是于怅惘中流连,于彷徨中迷醉,收获的是甜蜜的忧愁。
   寒蝉亦凄切,长歌以当哭,可为人生旅途?悲从中来,喜由何出,仅化作蓝桥之梦。不愿遥寄明月,不忍凭栏远望,惟躲进小楼成一统。终日沉沦于混沌,积年未知春秋。
   人生亦如梦,自古多悲秋。曾见蓝田日暖,也闻庄生晓梦。每每于遐思时吟哦,却未曾闻旧时梦中笑语。吟罢低眉,唯形影相吊,而将行彼归途?
  
  
转载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