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421760894-个人文章

421760894
2006-07-01 15:48   收藏:0 回复:1 点击:4648

    背 影
   ●朱晴
  
   当我又一次凝视您的背影,我感到了伤感和迷茫!岁月的风霜和生活的重压榨干了您身上仅有的一点脂肪,只剩皮包骨头的您依然在风中姗姗而行!
   父亲,女儿曾无数次在风中雨中凝视您的背影,您来去匆匆的脚步踏痛了女儿稚嫩的心!在我的记忆中,您忙碌的身影从未曾停下过。工作、家庭两副重担压得您透不过气,但女儿却从未听您叫过一声累!您戒烟戒酒戒茶,这些您们那个时代的男人本该独自享用的东西您通通放弃了。这辈子,您喝得最多的是村子里井里的凉水,您说,喝这东西比什么都舒服。您的节省远近闻名,其实我知道,您节省下的每一点一滴都是为了您的儿女们能够健康成长!
  
   儿时的小伙伴们都羡慕我有一个当“工人”的爸爸(在他们的眼里,只要是在外面有个工作的人便是工人),在我懵懵懂懂的意识里,父亲是个每次回家都能给我和妹妹稍点好吃的东西回家的“工人”爸爸,这一直是我们的骄傲和自豪!长大以后我才知道,父亲是国家干部,是一个爱工作、爱家庭、爱子女的好爸爸。
  
   在那个年代里,我的父母生下了七个孩子。七张嘴七双手伸向父母的时候,父母把几乎所有的粮食都给了子女,自己却只能对着凉水猛灌一气,然后上山干活,路上摘些野果扯些野菜嚼下充饥┅┅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我们兄妹七人渐渐长大,可是父母身上的担子并未因此而减轻,父母把我们兄妹七人都相继送进了学校,这给原本就贫困不堪的家又压上了一副千斤重担!
  
   在我们村子里,重男轻女的观念把女人们死死的囚禁在一个笼子里,家长们都不愿意让自己的女儿去上学,并且,谁家要是违反了这一“规则”,便会遭到白眼和嘲笑。他们认为女儿长大了是别人家的人,父母不必为这个“外人”花费精力、金钱和心血,而应该让她们在家帮父母操持家务,要不然长大后嫁了人,父母就再也指望不上了。我的父母说:女儿也是人,女儿也应和男儿一样有出息!我们记住了父母的话,从小就知道努力读书。
  
   我在县城读初中以后,每次都是父亲送我上车。每次上车后我都尽量挤到车窗边,含泪向父亲挥手,车子缓缓启动,父亲每次都喊过来一句话:“好好学习!”我拼命地点头,任由泪水疯狂滑落!父亲的背影在我模糊的视线中成了一道永不腿色的风景,这“风景”伴我走过了一季又一季阴晴交替的日子。
  
   那是一个风雪交加的早晨,天刚蒙蒙亮,我就和父亲出了门——父亲送我去乘坐巧家到昭通的客车。那年头,客运车辆非常少,每天最多有一趟。开学在即,我必须赶上那趟车,于是我和父亲在崎岖的山路上冒着风雪努力前行。由于我个子小,逐渐堆积的雪阻碍着我前行的脚步,我的速度渐渐慢了下来,父亲走在我的前面,边走边喊“快点”。我走着,一直仰视着父亲高大的背影,年近六十的父亲帮我背着大背包,风雪中,父亲的腰依然挺直,可岁月的风霜毫不留情的染白了父亲的黑发┅┅我的眼泪又一次流了下来,我迎着风雪,加快了前行的步伐。爸爸,我不会辜负您的!
  
   时间缓缓推移,如今,我们兄妹七人都已成家立业,在生活中找到了属于我们各自的位置。我以为,我的父母可以放下手中的锄头过一个清闲的晚年了,可是,父亲的执拗不减当年,您总是说老年人干点活儿身体会更好些。可我知道,您那哪是干“点”活儿,而是在拼命啊!我们兄妹七人轮番上阵,也未能说服固执的父母,无奈,我们只好从繁忙的工作中抽空回家看看依然在田间地头辛勤劳作的父母。我们每次离开家,父母总是送了一程又一程,我的心也一次又一次被父母孤单的身影灼痛!
  
   昨天,当我又一次找到在地头劳作的父母时,我的心颤抖不已,父亲转身的一刹那,我分明看出曾经饱经风霜的身影如今已不堪风雨——父亲确实老了,一个年近七旬的老人,清瘦的身体上只剩下皮包骨头,蹒跚的步履向大地证明了您所经历的一切┅┅父亲,您老了,也疲倦了,您就不能怜惜一下自己、好好休息一会?!
  
   父亲母亲,请再为您们的儿女着想一次吧,没有您们关切的眼神,我将不知道该何去何从!望您们能停下忙碌的脚步,好好的享受晚年。我希望到我六十岁的时候,依然能牵着父母的手漫步黄昏,那时,我将好好陪着您们,说永远也说不完的家常话,听父亲那永远也讲不完的战争年代的故事
  
  
  

作者签名:
忘了是怎么开始的,只是记得那是一个遥远的传说.

转载[文.心路心语]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