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姓胡-个人文章

周伟强《玩转你的86400秒》[转载]

姓胡
2006-07-07 12:00   收藏:0 回复:0 点击:4688

    ……
  结论
  18~22分:你的时间管理状态良好
  
  浪费时间的原因有主观和客观两大方面。这里,我们来分析一下浪费时间的主观原因,因为,这是一切的根源。
  2.作风拖拉
  4.过于注重细节
  
  一项国际调查表明:一个效率糟糕的人与一个高效的人工作效率相差可达10倍以上。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组数据,虽然这些数据来自美国,但对我们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
  ■ 每天自学1小时,7小时一周,365小时一年,一个人可以像全日制学生一样学
  习,3~5年就可以成为专家。
  ■ 一个人如果办公桌上乱七八糟,他平均每天会为找东西花1个半小时,每周要花
  7个半小时。
  ■ 善于利用时间的人不会把时间花在需要的事情上,而会花在值得的事情上。
  ■ 时间管理当中最有用的词是“不”。
  ■ 做一件事情实际花费的时间往往会比预期的时间多一倍。
  ■ 如果你让自己一天做一件事情,你会花一整天去做;如果你让自己一天做两件事
  情,你也会完成它们;如果你让自己一天做12件事情,则会完成7~8件……
  
  时间管理的方法
  
  ■ 6点优先工作制
  该方法是效率大师艾维利在向美国一家钢铁公司提供咨询时提出的,它使这家公司用了
  5年的时间,从濒临破产一跃成为当时全美最大的私营钢铁企业,艾维利因此获得2.5万美元咨询费,故管理界将该方法喻为“价值2.5万美元的时间管理方法”。
  这一方法要求把每天所要做的事情按重要性排序,分别从“1”到“6”标出6件最重要
  的事情。每天一开始,先全力以赴做好标号为“1”的事情,直到它被完成或被完全准备好,然后再全力以赴地做标号为“2”的事,依此类推……
  艾维利认为,一般情况下,如果一个人每天都能全力以赴地完成6件最重要的事,那么,他一定是一位高效率人士。
  ■ 帕累托原则
  这是由19世纪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的。其核心内容是生活中80%的结果几乎源
  于20%的活动。比如,总是那些20%的客户给你带来了80%的业绩,可能创造了80%的利润;世界上80%的财富是被20%的人掌握着,世界上80%的人只分享了20%的财富。因此,要把注意力放在20%的关键事情上。
  根据这一原则,我们应当对要做的事情分清轻重缓急,进行如下的排序:
  A.重要且紧急(比如救火、抢险等)——必须立刻做。
  B.重要但不紧急(比如学习、做计划、与人谈心、体检等)——只要没有前一类事的压
  力,应该当成紧急的事去做,而不是拖延。
  C.紧急但不重要(比如有人因为打麻将“三缺一”而紧急约你、有人突然打电话请你吃
  饭等)——只有在优先考虑了重要的事情后,再来考虑这类事。人们常犯的毛病是把“紧急”当成优先原则,而不是把“重要”当成优先原则。其实,许多看似很紧急的事,拖一拖,甚至不办,也无关大局。
  D.既不紧急也不重要(比如娱乐、消遣等事情)——有闲工夫再说。
  ■ 莫法特休息法
  《圣经·新约》的翻译者詹姆斯·莫法特的书房里有3张桌子:第一张摆着他正在翻译
  的《圣经》译稿;第二张摆的是他的一篇论文的原稿;第三张摆的是他正在写的一篇侦探小说。
  莫法特的休息方法就是从一张书桌搬到另一张书桌,继续工作。
  “间作套种”是农业上常用的一种科学种田的方法。人们在实践中发现,连续几季都种
  相同的作物,土壤的肥力就会下降很多,因为同一种作物吸收的是同一类养分,长此以往,地力就会枯竭。人的脑力和体力也是这样,如果长时间持续同一项工作内容,就会产生疲劳,使活动能力下降。如果这时改变工作内容,就会产生新的优势兴奋灶,而原来的兴奋灶则得到抑制,这样人的脑力和体力就可以得到有效的调剂和放松。
  

作者签名:
“我们都如此清醒
看到了时光的界限”

转载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