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山谷青松-个人文章】
青山秀水
□ 山谷青松
2006-07-20 08:52
收藏:1
回复:10
点击:2566
青山秀水
那首古老的歌“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这支歌,在中国人的心中一直传唱了很久,很久。如今的松花江流域更具魅力。
松花江流域位于长白山脚下,第二松花江是它的上游,流经吉林、桦甸、抚松……生活在江两岸的人用勤劳和智慧为松花江装点了无数壮观的美景。在第二松花江上游,东北水电一局历时20年建成了东北的小三峡,“白山发电厂、红石发电厂。”在下游是众所周知的“丰满水电站。”形成了白山湖、松花湖、整个第二松花江沿途构成了一条美丽风景线。三座发电厂生产的电能,源源不断的输送到了祖国四面八方。丰富的松花江水哺育了东北大地,养育着在这里生活的人民。
长白山松花江流域的山水是人们永远想往地方,留给人们无尽的思念和遐想,蓝天白云下,不时吹过阵阵清风,这是今年第二次全家人乘车进山啦。
小车逐渐离开了喧嚣的闹市,进入了一个空气清新的世界里,顿时给人一种清爽舒适的感觉,一路车速很快,奔驰在柏油或者水泥大道上,很快就进入了临江,临江距离我们要去的长白山水力发电厂,还有一半的路程。在临江的东侧我们的车拐进了茫茫林海。
整个林海中山峦叠翠,万顷碧波绵延起伏,山山相连。放眼望去在高山之巅,红松树的身姿,高廷俊秀,不难联想到松树的风格,在严寒的冬季它迎风斗雪,凛冽的寒风练出了它无穷的斗志,挺立在高山上峡谷里仍然翠玉青青,在春季咋暖还寒时早早的把绿郁献出来,装点着锦绣河山,夏季山清水秀的日子,他仍然不失为群雄之首,高高屹立在崇山峻岭之间,秋季的寒霜奈何不了他一丝毫发,它是林海之中植物之王,当人们需要他的时候,热衷奉献的还是它,它永远不失被人称颂的品格,是我们人类学习的楷模。
宽阔的公路在林海中显得那么狭小。行驶在路上,哈哈在这里不能再叫道路了,这里是一条绿色通道,没有一丝污染的通道,空气中没有一粒灰尘,阳光下,摇曳在林海里的树木枝叶,给人的感觉就像刚刚雨后,散发着淡淡的清香,这里永久是那么自然和谐。不时从林之稍传来阵阵的鸟叫,灌木丛中的山花毫不修饰的站在路旁,它们一道迎接着这我们。在这个舒适恬静环境里,给人们洗去了一切烦忧,清洁了劳烦的心灵。在和平时期,这里可称得上是大自然的一片净土。
在车速飞驰的途中,又让我看见了山林趣事之中描述的故事,路旁竖立起很多帐篷,整齐的蜂箱排列有序,嗡嗡的蜜蜂里里外外不断的忙碌着,不停的为主人工作着。每当夏季,蜂民不畏辛苦,在依山朝阳的地方,搭建起简易的帐篷,简单的素食,饮用着山泉。进山的车队,在途中小歇的时候总会停在蜂民的身旁,不断的交易着各自的需要,蜂民用辛勤的劳动,为世人制造着甜蜜。
上午九时多,眼前的深山峡谷内,高楼林立,错列有秩。巍峨的大坝横锁江洪,大有巍峨水坝跨两山,横锁江洪天地间,两岸引流发电厂,造福于民万万年。那滔滔滚滚的松花江水,像似被人们驯服后锁在了笼子里,在坝里的白山湖中,水深可达416米,他们肩负着人们委以的发电重任。
长白山水电站,是国电东北公司直管的梯级水电发电厂,在东北电网中担负着调峰、调频和事故备用任务,它是东北装机容量最大的发电厂,国家特大型企业。总部设在桦甸市内17层的控制中心,日夜遥控着整个大坝,指挥生产。坝顶上丛立着开启闸门的重型龙门吊,东西两侧设置了上下大坝的电梯通往装机组。大坝始建于1972年至1992年全部竣工,坝高149.5米,长676.5米,五台30万千瓦混流式水轮发电机镶嵌在两岸的防空洞中,全部并网发电。在他的调解下,丰富了松花江两岸人们的生活,富足了两岸的所有人,还有他生产出来的电力资源除了输送给国家并网以外,为地方的电力资源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这里的人们永远也没有电力短缺之说。它照亮了松花江两岸的所有人。
看到这雄伟壮观的水电站,我们把车停靠在马路边上,纷纷下车举起了我们手里的数码相机,一幅幅壮丽的画面留在了我们的记忆中,永久也不会抹去。我们跨过大坝下游的江桥来到东岸的群山之中,一幅醒目的路牌“长白山湖——自然生态风景区,横缀一首诗歌:高峡平湖,碧水青天,人间仙境,世外桃源。”展现在来这里所有人的眼里,给人的向往又增添了很多渴望,我们的车停在了弯弯的山路尽头,这里是一个正在建设中的码头,机械轰鸣一派勃勃生机。我们少息片刻,登上了游湖的驳船,湛蓝的江水顿时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前面我们走过了一片净土,这里正是与它对称的一池净水,清澈的湖水微微透明,环江两岸的青山倒影在江水中,峡谷内不时还吹来阵阵微风,平静的湖面上掀起了一片漪连,这个时候微风带走了所有的炎热,忘记了一路的疲劳,大家用喝剩下的矿泉水瓶,盛满了江水,与矿泉水相比,几乎完全是一样无暇,纷纷用来洗头,同时在大脑的轮廓里马上勾勒出了,在净水湖边美少女悠然的洗发场景。长白山湖水面上,往来穿梭的游艇,载着来这里一队队游湖的人们,两船相遇的时候,双方游人客气的打着招呼。随着驳船劈开的浪花,大家欢声笑语谈论着眼前的青山秀水。
在大坝的上游,就是世代相传的铜帮铁底松花江的两江口和江心岛,传说,在江心岛上住过三个神仙,因此又名三仙岛,如今他仍然屹立在烟波浩淼的长白山湖上游,人们将三仙岛重新修饰的非常完整,每天为游人展示着原有的风采。孩子们纷纷上岸留影纪念,年龄是衰老的象征,我有点累坐在船头为孩子们看护随身携带的电脑,和兜子。闲来无事面对眼前的景致,心中想着平日里的网络朋友,打开笔记本,使用无线网卡,我赶紧跑到了三月风里,看看那些网络之中的朋友们。写下了心中的感叹;两岸山峦叠翠,江中碧水清波,三仙常年佑护,大坝立锁松江!又;清水蓝天浮白云,两岸翠影入水深,驳船辟浪花千尺,赤足戏波乐游人。这里的奇山秀水不断的传输到了电脑里。
中午12点我们回到了码头,岸边坐落着一个锦江春鱼餐馆,等待我们回归的餐桌早已备好,到这里来,没有满汉全席,清一色是白山湖里的江鱼,个大肉肥,在等待中厨房里不断传来诱人的鱼香,疲劳饥饿的我们谗咽欲滴,片刻,服务员便端上来了油炸鲢鱼、江鲤鱼、鲈鱼、,鳗鱼、说也奇怪平常谁也不喜欢吃的美食,可今天哪条鱼都在2斤左右,12个人好可怜哦,硬是把他们吃的光剩下盘子里的鱼汤了,这里吃鱼是有讲究的,每条鱼都是活的,烹煮的时候要用纯净的松花江水,欢蹦乱跳的活鱼,在案板上被厨师一刀下去,雪白透明的鱼肉还淌着血丝。这里的鱼也和环境一样,在他们身上找不到一点污渍。一顿美食扫去了所有的饥饿和疲劳。休闲旅游使我们与餐馆的人家结成了友谊,我们在主客的道别声中步出了锦江春鱼餐馆。
这时一队菲亚特车队在我们面前开了过去,政来对我们说“这个车队好象是我们长春的车友队,”因为我们行进中有时间差,错了过去。我手里的数码相机又举了起来,准备多留下一些更多的美好瞬间,补充那永久的记忆。
行驶中被前面的车队挡住了前行的路程,车子开到近前,才知道前方修路,不让通过,这排车队刚好是刚才的那伙,一个瘦高个的人下车老远亲切的招呼“远方”,这是政来网上用的昵称,他们相遇在这里,就好像就别重逢的人。为了迅速归家桂琴突然想起那些修路的人都是家乡的邻居,政良紧步赶了过去,经过商量,在送料车过去后准许我们通过了,等了一会,我们的车带着车友队的伍台车顺利的通过了修路区,政来打头,所有的车子全部打开了对讲机,打开了车队灯闪标志,前后互相联系互相照应着,浩浩荡荡向桦甸市方向开去。在车友队的内部,有很多是长春的专家、教授、还有电视台的记者,他们是借大礼拜时间出来游览祖国的秀美江山的。在途中带队的告诉我们,跟在他们车后边可以免去过道费,过去收费站后政来说还是我带队吧,这里是我家乡,道路熟悉,车队一直朝着桦甸渤海大街方向驶去。组成了一道鱼尾长龙,浩浩荡荡。临了车子停在了桦甸大堤西头,互相道别着。两起事情,虽小,但是它表现了有朋友互帮互助的感情。
一天的行程结束了,全家仍然沉寝在一路好山好水的回味中,松花江流域只是东北长白山下的一角,也是中国千百万大山的一角。伟大祖国到处是壮美的河山,青山秀水风景迷人。是改革为中国人创造了机会,先进的科技改变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腾飞,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节假日里,人们不再为生命而奔波劳累,需要的是生活的质量和文化精神,或家,或者组成团队,纷纷走向名山大川,来到了自己喜欢的地方,尽情的享受着大自然给人们带来的温馨和快乐。
山谷青松
2006年7月16日
作者签名: 丛山峻岭中,无处不春风,四季春常在,唯独看青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