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西木歼-个人文章】
方言边缘化=文化自戕
□ 西木歼
2006-07-20 11:45
收藏:0
回复:6
点击:5783
只凭DNA是不能证明你是中国人的。
21世纪的中国大陆,在经历了社会传统人文价值观沦丧,传统道德沦丧,传统行为方式沦丧,传统心理特质沦丧,传统情感方式沦丧等诸多华夏民族优良特质的终结后,传统方言作为文化的最后民间承载,在以上内质诸元的空心化后,早已经面临着巨大而愈发强大的冲击,其内质被置换与空虚化有愈加迅速的趋势,其信息传载的效率,由于主流话语方式,并民众文化心理与情感方式的粗疏化的影响而使之愈发低下。尤其以普通话推广运动所掀起的语言改造工程,在主流一浪一浪的推动下,方言不仅其自身独特文化内涵不断被消解,而且使用场合不断被压缩,方言面临着不断边缘化的现状,其传承断流的趋势也由于主流的不恰当引导而愈发明显。
方言面临着灭绝。
灭绝方言,无论主观是否存在此目的性,均是文化自戕。作为最稳定的最普遍文化载体,方言更是某种族群文化最后的文化载体。尤其今日,我族文化历经史无前例之巨劫,如最终方言一旦在我辈中灭绝,则不但再无恢复文化内核,接续传承断裂之可能,且标志华夏文化最后阵地失守,内核已然被置换完全,文化之发展彻底断流,如此亦可理解为原生态华夏文明发展原动完全失去,我华夏文化作为世界文化的多元成分之资格亦不存在。此种种后果,较之亡国而更甚,较之灭族而稍轻。果如此,则彼时之华夏,则几如今日之埃及,虽具其名谓,而实质已大非。
华夏诸多方言,乃是真正承载我华夏5000年文化积淀的文化母乳,其中所包涵的文化养料,是只有不到60年历史的普通话所不能代替的。以个体而言,放弃方言,亦即放弃文化归属,放弃独特的族群心理,放弃先人代代传承之文化养料;以整体而言,方言的边缘化,亦即抹杀文化发展内力诸因子的多元性,抹杀中华文化多元性的表象,并以此影响实质的多元性,造成文化发展的单薄乏力,文化力的丧失。
方言不仅是文化的外在表征,更属于民族文化根本的范畴。方言为体,普通话为用。普通话的推广,不能以方言的边缘化为代价。刻意将方言边缘化,低俗化,不仅是文化不自觉的表现,更是民族文化不自信的表现,是文化自我割裂自我否定的表现。尤其严重的,乃是普通话较之文言文,方言稍稍做比较,不难看出其实是最低效,最缺乏美感韵律的,最缺乏内涵最干瘪的交流方式。如以无传承无历史检验之人造语言作为唯一之语言方式,进而为唯一之思维语言方式,则不仅极大限制文化透察力,理解力,更加在心理与情感方式上受到无形之羁绊阻隔,其弊端实甚于外加之信息封锁导致的蒙昧。
话语方式的效率直接影响思维方式的效率。话语方式的单一,信息量的干瘪将直接影响思维方式的效率。放弃5000年流传之方言,代之以不到60年的方言作为单一话语方式,是当代国人思维方式落后交流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
刻意边缘化方言,是灭民智,毁文化的行为,是文革行为上的延续。
如任由方言卑微,任由对学龄前儿童的普通话推广之类的边缘化方言行为,则我民族文化之内核,必将被置换简化无疑。
保卫方言,保卫我们能保卫的每一寸民族文化土壤。我们已经丢了太多,再丢就丢不起了!
作者签名: 缺乏人性的所谓强者,在健康的社会秩序下,不应当获得额外的利益,反之应该受到有力抵制。那种因缺乏人性而得益“秩序”,是反人类的秩序,是禽兽的秩序,是人类走向退化走向自毁走向卑鄙的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