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xiaosi44-个人文章

关于写手

xiaosi44
2003-09-07 11:28   收藏:1 回复:5 点击:5238

   
   前些日子,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我在网络上寻找关于文学的出路。有一个网友说,你已经可以去做个写手了,为什么还一定要在网络上发展。
  
   我可以去做写手了吗?我想想那位网友说那句话时的情形。
  
   那几天,对于我自己来说也是比较意外的,首先是三天的时间写了三篇文章,第二篇在“胡杨林”进入精华,第三篇在网易的“金庸荼舍”入住精华。
  
   第四天与第五天没有写,可能是因为那篇精华给了我压力吧,以前的文章怎么就与精华没有缘份?
  
   第五天晚上,有论坛的版主让我写一篇关于沈从文小说中浪漫的评论。我告诉她我没有看过沈从文的书,她随及就给了我关于他文集的地址,我知道自己缺的不是这个,去百度我可以一下子搜出数百个网页来。
  
   她说:“我相信你,只有你才能完成了。”
  
   她为什么相信我?我告诉她那篇《我看金庸》虽然在网易入了精华,但那是我多年看法的积累,并不是一时间就可以写出来的。她才给我说有人要她写一篇沈从文的评论,现在写到关于小说的评论了,不知道怎样从理论的角度分析。
  
   说我心肠好也行,说我笨也罢,说我成为别人的垫脚石也可以,总之我是写了那篇文章《沈从文小说中的浪漫》。没有把它放到网易、搜狐或者新浪,我想应该找个文学味浓一点的论坛。
  
   我去了清韵、去了天涯,去了平时比较喜欢的几个文学论坛,它在清韵、天涯在内的五个论坛同时入住精华,被放在清韵书库的主页面。
  
   当然文章还是最早放在了那个版主的论坛的,但却意外的没有入精华。这才觉得以前的精华可能只是她一时兴起加入的吧。
  
   其实我是差一点让那篇文章也在一个多小时内写成的,当时就只看了一篇《爹爹》,也只看了一遍。后来想想还是认真点写吧,然后才开始查找资料直到凌晨两点。然后就在第二天开始写,第一遍就像草稿一样,自己都觉得不可以了,然后才一遍遍地看《爹爹》,终于逃出了别人的言论,写出一篇属于自己的文章。
  
   有网友说这根本算不了什么,我也觉得是没有什么,只是在对沈从文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在几个小时里查找与他有关的资料,然后在几个小时里写出感受而已,我能靠它去做什么。
  
   几个月前,我问一个网友,说选择了写作来发展自己,但却写不出文章。他问我你只是想做个写手吗?我说是,又或者我这一生连个写手都混不到。
  
   又有网友问,你很想出名吗?我依然回答是,因为我的实力不是足够地强,但我知道最后还是要靠实力,我补充着说。
  
   很久以后的现在,我才知道道理不是用来说的,而是要用来在自己的行动上实现的,当你给别人建议应该怎么样去做时,其实那正是你应该做的。
  
   有网友问我,你的生活过得充实吗?我说还可以,我准备写一篇小说,写给我自己,然后就开始在报刊杂志上寻找出路。我觉得这已经足够地充实了。
  
   又或者,每当你决心认真去做一件事的时候就会发现,它是那么的简单。
  
   是呀,在报纸上能够发表文章又能有多伟大,就像文章入住精华与少有人喜欢根本就没有多大的区别,如果没有了虚荣心的存在,我们只是在写文章表达自己的思想,或者只是证明自己的存在,看看有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何必在乎那么多。
  
   就像守株待兔这个成语中的意境,或者我们还是可以等来兔子,只是我们有时候是需要换棵树的。那又不是自己在安排小说情节,兔子们怎么会自己一个接着一个地朝上面撞。有时候我们需要从平日的生活里找到自己不好的习惯,多朝健康积极的方面发展。
  
   机会是需要争取、需要寻找的,而不是等待。这个道理是几年前一个朋友的信中提到的,我在几个小时前把它告诉了我的另一个朋友,好的东西总要有人分享才会变得更长久。
  
   于是我学会了在文章中放入我思维中最宝贵,这不仅仅是写给别人看,也是为我自己。
  
   昨天晚上写了一篇文章,取名为《晴天》,像往常一样只用了一个多小时。不久后就见到有论坛选它入了精华。然后自己回头看看,思想还是积极的。有网友说比以前的文章清新多了,还有网友干脆复制了我文章开头第一段的后四个字:“耳目一新”。
  
   我是又有好几天的时间都没有写东西了,因为一直在费心地准备一篇小说,深怕自己就那样写着写着然后就消失了。
  
   写手是什么,就像《神雕侠侣》中李莫愁在墙上留下血印的血手,那些血都是别人的,她只是把它映在了墙上。
  
   一个写手可能只是重复着别人已经说过的话,或者文章总是没有深度,但我觉得这就已经够了。如果他的文章教人积极向上,予人为善,快一点、浅一点、新一点又有什么不好。
  
   写手的工作可能就是写作,写作就是他的生活,他只是想好好活着而已,我们又为什么要给他定多高的标准。
  
   其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是写手,用自己的年华书写着不老的青春。
  
   于二○○三年九月五日星期五上午09:25:41秒
  
  

作者签名:
海到天边山作岸
山至绝顶我为峰

原创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