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悠悠四季-个人文章

先生之风

悠悠四季
2006-07-26 17:22   收藏:0 回复:2 点击:4334

    如果可以选择,我宁可今天我没有在中午上网,宁可没有遇到大姐,宁可没有听到那个关于长春老师的消息。可是,我上了,我遇到了大姐,听到大姐说长春老师死掉了。所以我现在很伤心。
   老师叫佟长春,可我们喜欢叫他长春老师,可能因为他的名字和吉林的省会一样,让我们感到很有意思。上大学以来,很想写一篇关于长春老师的文章,拖了将近三年,没想到此时此刻,做为一篇悼念逝者的文章写出来。说不清是世事难料还是造化弄人。
   认识长春老师,是高二时候。那时候他是一班的班主任,兼十二班的语文老师,前者是理科班,后者是文科班。我就是十二班的一个小小文科生。刚开始的时候很不喜欢他。一次上课的时候,一个男生不老实,长春老师脱口而出说要“废了他”。我这辈子都没听过这么粗俗的话从一个语文老师的口里说出来,因此对他鄙视至极。可是后来,我们发觉他不过是说说而已。从不见他对人动过手,也没见过他废了谁。
   我渐渐喜欢上他是后来的事。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一班有个我心仪的人,爱屋及乌吧。高二的语文课多是诗词欣赏,诗词又多是情诗。每当长春老师讲这些诗的时候,我们都可以看到老师在讲台上偷偷的笑。上晚自习的时候,他总是在讲台上给师母偷偷发短信。小丫头们常议论,长春老师该有一个很幸福的家庭吧。这个猜测在一次年级大会上得到了证实。原来老师的妻子在另一个高中教历史,身体很不好。长春老师为了照顾妻子,总是每天晚上给我查宿完毕后,11点钟骑半小时摩托到妻子那个高中,然后起个大早,赶在五点钟给同学们上早自习。这是怎样一个负责任的男人啊,时至今日,我们每每谈起这件往事,还是对师母羡慕不已。后来听一班的同学说,某个周六下午,师母和心言(长春老师的儿子,名字取自“同心之言,其嗅如兰”)来看老师,恰好老师有课,他们就在校园里面逛来逛去。长春老师上课一直心不在焉,不停的向窗外张望,然后不好意思地对同学们说:“不好意思,我妻子今天来看我了”。长春老师还在我们班里当众说,他永远忠于他的妻子。这样一个幸福的家庭,可以让人羡慕到可以流泪,却在一次意外中解体了。心言该八岁了吧,我们的老师也不过才三十出头。真是世事难料。
   长春老师很爱语文,是真心的爱。他的文采、他的见解、他的情操总是让我们既惊叹又敬佩。不论我写什么样的文章,他都会欣赏,而不像某些老师只赞赏程式化的东西。他鼓励我们按自己的想法写,对我们的文章的评点让人不得不信服。可我一直的愿望是,想看看老师的文笔到底如何。我们的老师,一直在以点评别人的文章为业,他的文章是什么样呢?我无缘见到。老师说,他的文章只是写给自己看。
   我喜欢老师的个性。当别的老师都去参加无聊的会议,他留下来给我们讲课,当时嗓子已经说不出话来。实事求是地说,他不是一个死心眼的老师,也不会呕心沥血到病倒在讲台上,他的不去,只是纯粹的个性。他不想和别人一样。别的老师抓的紧,他偏偏松。别的老师晚自习喜欢在教室里转来转去等我们问问题,他偏偏只象征性的转两圈就走。别的老师喜欢留很多作业,他偏不。别的老师喜欢在早自习给我们讲题,他偏偏在重压之下给我们看《边城》。别的老师拖堂,他偏偏比我们还期待下课铃,早早准备好离开教室。别的老师重视分数,他偏偏视分数如粪土,虽然他教的班的平均分甚至高于理科班15分。这就是我们的老师,我们的长春老师。
   他教的班级,女孩子们爱他,男孩子们敬佩他,只因为他独有的男子气概。我们的学校里有那么多老师只看重分数,他却总是不同。别的老师忌讳自己的无知暴露在学生面前。而他,每节课前,总是让学生在黑板上给自己出题,不会了就问学生。他曾说过,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他的理想。可不知老师,你是否在年少时有过一个很瑰丽的梦想呢?喜欢长春老师,所以毕业以后好多人都选择了中文。可是我没有,黄山归来不看岳。在大学,在这样一个重点大学,中文的排名在全国各高校数的上的大学,我见识了武术有名的中文系教授。想得却还是长春老师。只有他上课敢给我们讲武侠,敢讲他的过去。
   至今还记得他给我们上得最后一节课。高考岁月的最后时刻,他坐在椅子上和我们侃侃而谈,没有人觉得浪费时间而埋首书堆。还记得毕业照相的时候,老师迟迟不来,我们都排好了队,其中还有校长、主任和很多老师。但是长春老师不来,我们坚决不照。很庆幸还有那张照片可以看,可以怀念我们的长春老师。
   因老师两年的熏陶,我就再也离不开文学,至今不悔。可惜的是,无论日后怎样,老师都看不到了。老师,在天国会想念妻子儿子吧,会想起那么多美国大片要看吧,会想起有那么多学生的眼睛吧,会……
   “死者长已矣,生者尚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陶渊明的这首《挽歌》是长春老师教的,没想到会在此时念出。
   长春老师不算是个典型的先生,却是个让人终身难忘的先生,他的真实、他的纯粹、他的所有的所有都让人难以忘怀。
   这样的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原创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