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贪婪的傻子-个人文章】
爱情
□ 贪婪的傻子
2006-08-09 16:45
收藏:0
回复:5
点击:876
一
第一次见到杨便从心里喜欢,她那白皙的皮肤柔嫩得让人不敢去触碰,精致的面容玲珑的身材透着山城的氤氲。为了彬,她辞掉工作只身来到这个北方城市。婚礼的那天,我开始相信缘分的存在,一对在虚拟网络里相遇的人竟可以现实的婚姻做句点。眼前那个柔弱的女子竟比我这个应该爽朗的北方女子更勇敢而炽烈。不知道和自己相熟甚久的彬有什么特质招得上天如此恩赐。对于他们的相恋过程彬从没向我细细讲述过,我也从没特意关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故事都有很多情节和细节,情节和细节不过是装点,如同包裹礼物的美丽纸张和丝带,给不给你吸引都不重要,大家关注的都是里面的东西。
再见到杨的时候她剪了短短的头发,干燥的风沙和肮脏的空气给了她黝黑的皮肤,略显发胖的身材再也找不到玲珑的迹象。手边牵着一个牙牙学语的女孩儿。在同一个城市生活却各自奔波,恍然间已是两年多的光景,重聚一起自然感慨些岁月流逝,这是规律。小女儿围着桌子笑闹着奔跑,杨跟在后面小心照顾。桌子是孩子的圆心,孩子是杨的圆心。在彬的眼里杨已是生活的内容,如同每天起床后洗漱一样必不可少但也没什么值得高兴和期待。说笑间他悄悄跟我说,知道吗,当初就在市场上买了条20块钱的项链给她寄过去,她就来了。
我无语。
人生有很多的情节和细节,这些情节和细节我们共同经历却体味的大不同。我们都是盲人,上帝领着我们抚摸同一头象。我们想象着自己触摸到的位置,相信感知即全部。
二
小文,清瘦高挑。大学的时候她住在我的上铺,总是在熄了灯之后点一支蜡烛听收音机看书,那朵闪烁的昏黄总是透过铁床的空隙照在我的头顶,偶尔我会透着那些缝隙给她讲一部看过的电影,想象她在上铺的表情。一个夏天的周末我从家里回到宿舍的时候,发现小文用纸鹤穿起帘子挂在她的床前,自己躲在帘子后面笑着跟我说:“看,亲爱的,这是我的一帘幽梦。”干净的表情让我想要给她拥抱。“总有一天,我的罗密欧会从这个窗口出现。”她趴在床头,眼睛里有模糊而幸福的未来。
接到小文电话的那个晚上,季节仍是接近闷热的夏,空气里满满的凝结着水汽,即使在晚上。“亲爱的,我要结婚了,下周。”语气坚定而平静。“为什么这么快?你爱他吗?”我知道自己的提问有多傻,而且毫无意义。“我累了,不想再找了。他对我很好。亲爱的,我想找个对我好的人。”我在被日光灯照得苍白耀眼的房间里想象她在电话另一端的表情,搜寻她语气、呼吸中的幸福。
我流泪。
想起毕业前我们把自己爱的人写在纸上封进信封里,约定五年后大家聚齐以后一起开启,看看现实结局与梦想期待的距离。淡米色的信封右下角有水彩描绘的港湾中的小船,它可以是启航也可以是归港。然而,约定的期限还未过半我们都已经迷失了方向。
三
最后说说我自己的故事。想讲述自己故事的时候正在看一部电影叫《阿司匹林》,里面的一段话很有意思:在这个世界上两个人相爱的方式只有四种,一种是A爱B,但B不爱A;另一种是B爱A,但A不爱B;还有一种是A爱B,B也爱A,但是两个人永远也不能在一起;最后一种是A不爱B,B也不爱A,可是两个人却不得不在一起凑合着过。
这样的结论一出,发觉自己的故事也逃不出这个规律,觉得乏味。于是只想说说我的情人。他棕色的皮肤,一成不变的绿色衣服,那种绿色浓淡恰到好处,透着一股清爽,让我的眼底、唇边充满淡淡的薄荷色。他有着让人永远切不断欲望的名字“more”。他是一种烟。没有他的时候我的神经会本能的错乱,和他在一起的时候我不清楚那是真实的自己还是真实的失去自己。朋友说让我离开他,她们说他让我的世界变成灰色。
可是,我爱他,明知他要的是我的命,我愿意给。在他面前的我没有骄傲只有依赖。没有他的时候,我会大街小巷去找,在他可能出现的每个地方找,这种寻找也成为一种习惯,甚至享受寻找的过程和心情也成为一种习惯。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自己坚持的某些习惯?比如只抽一个牌子的香烟,只喝一种口味的咖啡,只吃一种蛋糕,等等等等,固执而奇怪的习惯。那么只爱一个人算不算一种坚持的习惯呢?是不是一样固执而奇怪呢?
作者签名: 贪婪、疼痛、叹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