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般若草-个人文章】
蓝色的玫瑰(6)
□ 般若草
2006-08-10 21:29
收藏:1
回复:0
点击:4766
孔雀兄:
承寄惠书,不胜感激!
因都是专著、论文之类,很是高深,虽是看了几篇,却也开了眼界,长了见识。只是近期较忙,看当后暇细读,再与兄竟谈。
前期寄信及诗作均收阅,只因水平显凹,只作通读,未敢深入探究,我会甲心拜读领会神韵。
对于创作,我所指的“创作”(系指有感而发的一类东西,并非只专供发表的文字),周恩来曾说:长期积累,僚然得之;或曰:厚积薄发;或曰: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云云。不管如何罢,总是自己的亲历吧?这种亲历可能是别人没亲历的,或闻所未闻的。
那篇“出言吐句连奇男子所不如”的文章,我看后很有一番慨叹,女中有豪杰啊!
对于你写的东西,我十分珍视,尤是能送我一读的,弥感贵重!望闲暇之余能多多生产。多多益善!
我想,有些东西光靠笔谈是难以尽兴的,毕竟口笔有别,是吗?
望有差来西城多与我联系,电话仍是213214转325。
我因工作关系,常去工区及野外单位,有时可能不在大队部。
我已分得一小蜗居,住3号楼,堂号303。
数年不见,不知君我如何?盼晤一也。
元康兄,晶晶孩好吗?
谨祝 秋安!
总机号码还有:
215036
215046
215056
215066
215076
215086
光
14/10/93
西城基地
“出言吐句连奇男子所不如”的文章?
孔雀想起,那年大概是推荐给他这样一篇文章,好象是在当年订阅的山东大学的《文史哲》杂志上,好像还有一本《文史知识》一并邮寄给他的。不禁摇摇头,莞尔一笑。
当时猛感海光这封信写得好匆忙,似心有旁骛。尤其是呼兄之情,让她思绪万千,百感萦心,留下一首小诗:
燕子穿柳去,
一池荷叶老。
金风送书来,
脉脉心花开。
蓦地闻君称兄语,
思绪万千缕。
兄弟兄弟志在心,
柔情须抛清!
第二年,孔雀就听说他当了副大队长,不胜感叹!那可真是一人之下,千人之上啊。当年韩集大队部就有一千五百人,现在两个队合并了,至少也有两千五百人呢。孔雀再次百感交集。暗暗思量着:再也不能给他写信了!他现在是有名声的人物了。忽而想起海光之语:“只要心中在写信,世人皆昏我独醒。”于是孔雀沉默起来。默默地守望着,守望着一种朦胧,守望着一种扑朔迷离。静静的朦胧的守望,在孔雀心里凝结成一首诗:人生难得一知己,相惜太重相见轻。此情化作长江水,流到天荒地老时。
这封信是海光给她的最后一封信。孔雀如今读来,仍感海光的匆忙,依旧思绪万千。信息时代的到来,电话、呼机、手机,如长江之浪潮,滚滚而来,迅猛地吞没了这古老的、美丽的、浪漫的传情“鸿雁”。一晃又十几年过去。弹指一挥间!电话和手机短信,都即来即去,即生即灭,如流逝去,无影无踪,无法收藏,无法回味。只有这信,定格成一幅古画,青山总依旧,流水长宛然。
孔雀看着自己当年用红蓝铅杠着的“弄璋报喜”“诺亚方舟”“瘌痢折射太阳光”“山野为伍,海锅同食”等等,还有“鲤鱼跳龙门的童话”,一时温情脉脉,觉得自己就是一条美丽的红鳗,一直在海光的童话里遨游。于是捧信低首,轻轻地、深深地、长长地一吻。
一阵晚风,桂香习习,仿佛这一吻的芬芳,幽幽满堂........
作者签名: 见人都欢喜,无须再拜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