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xiaosi44-个人文章

小说的作法

xiaosi44
2003-09-13 19:45   收藏:0 回复:2 点击:5026

   
  
   想写小说的时候才想起曾买过一本书,名字叫做《小说的作法》,四处寻找,竟然不见。那本翻看时怎么都有些不懂的书却从视线里消失了,找了所有可能搁书的角落,结果还是一无所获,可能已经蒸发了。所有东西仿佛都是如此,当你想拥有时就会发现它的珍贵,而多半你却永远不会再得到。
  
   小说定的题目是《当爱已成往事》,今年愚人节那天,张国荣离世,一周后,一个叫林忆莲的女人为他唱了一首同名的歌曲。“爱情它是个难题,让人目眩神迷;忘了痛或许可以,忘了你却太不容易;你不曾真的离去,你始终在我心里;我对你仍有爱意,我对自己无能为力。”我想她的老公一定不会在意,权当这首歌是唱给自己听的。有时候,你可以当自己是爱情歌曲的主角,陶醉其中,但如果它太伤感了,就把主角留给别人,我们只去感受。如果有哀痛,就让它属于过去,没有人会回到曾经,就算回忆,留给我们的也只是温馨。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值得你用一辈子去爱,肖峰说,人们总认为,他追求不到的才是好的。他在说这句话的时候面对着丽芬,然后回头,他就看到叶茗正站在身后。对于小说,只是有些模糊的印象,但我却想好了下一篇小说的题目《值得一辈子去爱》,说的是关于肖峰与第一篇中女配角的恋情。
  
   小说的题目是经过筛选的,比较得意处在于它的浪漫。在网络上,不至是小说,所有文章的题目都是很重要的。云中君在写他的成名作《我一定要找到你》时曾用名《做爱,还是不做》。如他所说,在网络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还是一尊神。你得先吸引他的眼球,然后才能知道他对你的文章是不是满意。
  
   昨天在网络上经网友介绍认识了一个叫“西部阳光”的网友,看他在“我看看”的专集,仅看小说部分的篇名就都是很吸引人的,如:《有个女生叫小象》、《编个故事骗骗你》、《笨女生 卓一一》、《斑竹小写字母s和大写字母T的怨恨纠葛》。细看下去,每篇小说写的多有种真实的感觉,好像就发生在自己的身边,很是亲切。我想,那些故事也多是作者经历过或者是看到过的,也就是说虚构的成份不是很多。这可能也是初学写作者选材的一个特点,那就是选择自己熟悉的,然后挑选最适合的题目。
  
   小说的题材从发生在身边的真事来做选择,我认为是比较明智的,因为写小说,最好是写自己熟悉的,那样才更好把握。很好的例子就是小仲马写《茶花女》,还有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他们选择写小说的时机都很成熟,一个是在茶花女的原型离世以后,而另一个则在自己刚刚失恋时。都是情感如泉涌的时候,所以这两篇文章都只用了一个来月的时间就完成。而它们感动人的地方就在于情感的真实。
  
   既然是小说,当然就要有虚构的成份,联系到这两部小说,就是茶花女的完美与维特最后的自杀。
  
   小说不同于故事的地方可能就在于它的主题与人物的刻画上。现实中有人可能并不认识金庸或者古龙,但却一定听说过杨过与小李飞刀。你需要创作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形象,那么别人将很难将你从他的脑海中抹去。说到主题,需要提一下史铁生,他的小说中,主角好多都是O、Z之类的英文字母,很多人欣赏他只是因了他的主题,他那对生命的无尽关怀,而那也正是他对人生最切实际的体会。只有对一件事情做了深入了解后你才有发言权,从这一点来看,这篇文章是太浅薄了。
  
   关于小说的结构,是要好好体会的。同样一个故事,换一个方式来讲,可能就会有完全不同的效果。它是全篇小说的骨骼,情节的轻重缓急全由它来掌握。顺其自然是可以的,但却很可能让读者找不到重点,最好能把重要的情节放在第一节,然后在情节中遥相呼应,最好把相关的对应放在结尾,不仅可以让故事完整结束,又让人回味无穷。
  
   在小说的题材选择上,还是那句老话,选自己熟悉的,那样才可能写出内涵,更容易发现新的主题,比较容易升华,从而把它变得经典。例如小仲马就是把那个关于*女的原型经过艺术的美化后才升华到反映那个时代的黑暗。
  
   既然是小说,如果只是把事实讲出来,那就完全没有必要的。别人如果只是想知道事件的经过,他可以去看新闻或者报告文学。
  
   小说就该塑造一个人物、一个经典的情节、一种高尚的意境。或者,你还要写出自己的风格,让它不同于别人。像一个标签,就像成龙,无论你在看他的什么电影,意念中只有一种感觉,那个人是成龙。
  
   于二○○三年九月十三日星期六下午02:36:58秒
  
原创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