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木鱼一声-个人文章】
读[英]巴恩斯主编:《科学知识:一种社会学的分析》
□ 木鱼一声
2006-08-29 20:44
收藏:0
回复:0
点击:5417
在知识的谱系中理解科学知识社会学
读[英]巴恩斯主编:《科学知识:一种社会学的分析》
按照我惯常的做法,对学习的内容总是先做一大致的源流谱系的梳理再继而开展进一步的阅读与思考。读巴恩斯等主编的《科学知识:一种社会学的分析》(以下简称《科学知识》)的时候也是这样。因为只有在这一问题的源流谱系中才能看到其来龙与去脉、传承与创新,才能理解其所关怀、明晓其对于我们的借鉴意义,即使对其展开批判也不会陷于盲目而流于一般化。不过说来容易,我自己感觉以自己的能力与水平现在对其批判还似乎为时尚早,好在我不会随着这次活动的结束而把它弃之一旁。这只是一个开始。
一
把知识与社会联系起来进行考察在西方有一个演变过程,今天我们看到的科学知识社会学便是这一演化的阶段性表现。
启蒙运动将人类整个知识体系划分为两种形态:一类是纯粹知识,即科学技术知识,它具有不受社会因素影响,不受历史条件制约的普遍一致性特点;另一类是非纯粹知识,是受社会因素影响和历史条件制约的知识。考察认识和知识的社会性与当今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分不开。当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知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考察认识和知识的社会性,也是现代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传统理性主义认识论把认识看成纯理性、纯逻辑的运作过程,它无视社会文化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在许多问题上都陷入困境。因此,现代哲学发展的一个明显趋势是对传统理性主义的超越。现代哲学要求人们摆脱为知识而知识的倾向,强调知识同人的生活的联系,让理性回归人的生活世界,这其中就包含着对认识和知识的社会性的重视。[ ]
社会学的创始人之一孔德把社会发展的阶段与知识发展的阶段对应起来加以考察,开辟了知识与社会之关系研究的先河,为知识社会学孕育了模式。
马克思主义不仅创立了唯物史观把知识加以区分,还研究了知识的社会功能。这对知识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真正意义上的知识社会学研究是由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开始的。马克斯•韦伯是同迪尔凯姆一个时期的德国社会学大师,他对知识社会学的贡献和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尤其是他的知识价值的观点比如价值关联与价值中立的思想对知识社会学的研究产生了长远的影响。
舍勒在20世纪20年代与曼海姆一起提出知识社会学的名称并讨论和研究了知识社会学的有关问题。在舍勒看来虽然全部知识的内容甚至全部知识的客观有效性不是由社会利益的思想决定,但却是由社会利益支配的思想所决定并且获得知识的思想“形式”也必然由社会结构共同决定。舍勒的最大功绩在于:他能够洞察出科学家对绝对真理的寻求在本质上只不过是一种表象而已。从当代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观点来看,他的突出贡献在于:他对自然科学知识的至尊地位提出了挑战,对两种文化之间的歧视现象表示出强烈不满。这为日后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兴起奠定了思想基础。[ ]
知识社会学的集大成者是德国社会学家卡尔•曼海姆以《认识论的结构分析》(1922 )和《意识形态和乌托邦》(1924)创建了知识社会学。由于曼海姆深受德国思辩哲学的影响,他对知识的研究是从认识论开始的,尽管后来他对知识的研究从哲学转向社会学,但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总是带有认识论的色彩,故其知识社会学也被称之为“认识社会学”。曼海姆知识社会学理论有两个优点:其一是他的提法接近于“反身性原则”,即在知识的社会学考察中,无论是观察者还是被观察者都必须服从社会学家的考察;其二是他表明了构成知识信念的是社会而非个人,主张知识社会学的研究重心应该放在社会环境中而不是限于个人的思想,个人是不可能从他自身的经历中形成世界观的,知识是群体互动和社会协商的产物。曼海姆曾试图突破传统的知识划界,打破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长期对峙的局面而代之以相对主义的面孔。[ ]
晚年的维特根斯坦开始对自然科学知识享有免予社会学研究的特权提出异议,认为科学知识也有其限度,也应该被视为一种文化现象。他进一步指出,知识就其本性而言是社会的,我们与他人互动、加入其他群体不能归于偶然因素,他人与群体是我们认知过程的具体语境,它构成了我们知识信念及知识的全部内容。按此线索,维特根斯坦为科学知识的社会学研究奠定了认识论基础,他明确表示了对科学知识普遍一致性的怀疑,这种态度直接危及两类知识的划界标准。他还认为,在科学文化的早期进化阶段,任何信念只要得到社会的认同都可能被人们视为真理而加以接受。[ ]
哈贝马斯的批评也极有分量。他试图确立这样的事实:自然科学知识只是知识体系中的一种形态而已,它的存在是为了满足人类某方面利益的需要,人们在发展这种知识时不可能不渗透利益因素。哈贝马斯的意图在于:他想借助对科学知识的利益解释来否定科学知识生产过程中的感情中立假设,而这对于奉行培根主义的科学始于观察,经验事实是建立在客观观察基础之上,科学理论又是建立在经验事实基础之上的归纳方法来说是致命的一击。此外,他还强调解释学和批判的重要性,认为认知主体不可能是被动地、无情感地面对客体,而是有目的地作用于客体,人类的利益动机才是维系科学活动的根本动力。[ ]
美国社会学家默顿的知识社会学研究大致分有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他对科学的所做的是知识社会学的分析,而后期则是结构功能主义的分析。1938年默顿发表了他的博士论文《十六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按照默顿的说法,这篇论文是科学的历史社会学著作,也就是对历史上的科学进行经验性社会学研究的结果。在这篇文章中,默顿重点在于说明科学作为一种社会建制是怎样受到以新教为标志的特殊价值关系的培育而出现的,以及说明科学对于当时社会利益的应答。默顿利用经验的分析方法论证他的理论假说,体现了科学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和根本方法,明确了一个把科学与社会结合起来的新方向,成为科学社会学的纲领性文件。在其后的研究中,默顿和以他为核心的默顿学派实现了从把科学作为知识社会学的“战略研究基础”到把它作为一个独立的本身值得研究的对象的转变。其重点研究的问题包括作为一种社会制度或系统的科学本身的结构与运行特点、强调维持科学家群体结构的规范和作用机制、科学界的奖励系统与“马太效应”、科学界的分层结构、科学界的偏差行为等。按照默顿的观点,科学是一种独立的制度或系统,它与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军事制度等相并列,同是现代社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社会学旨在分析科学(制度)的社会文化结构和组织形式,及其内部和外部的互动关系。[ ]
科学社会学真正兴起[ ]的是几年后,也就是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英国爱丁堡学派的科学知识社会学(SSK)开始兴起。他们在广泛吸收舍勒和马克思思想以及波普(K. Popper)和库恩(T.Kuhn)科学哲学理论的基础之上,一方面通过批判曼海姆知识社会学特别是曼海姆知识划界标准问题;另一方面遵循库恩的科学哲学思想,发展了经验知识渗透理论要素而理论知识又受制于科学共同体的特定范式。区别于传统的知识社会学和科学社会学,这一学派的特点有二:一是主张科学知识本身必须作为一种社会产品来理解,科学探索过程直到其内核在利益上和建制上都是社会化的;二是采用经验主义和自然主义的研究方法。[ ]他们摒弃科学社会学在美国发展时期的默顿模式,强调要把知识社会学的原理推进到科学知识生产的关键部位,即与知识内容直接相关,而不只是像默顿学派那样仅仅研究影响科学发展的社会、文化等外部因素。他们对库恩关于范式的历史性和相对性思想作了更激进的解释,不仅把它引入对科学的解释,而且还进一步从中引出许多从不同侧面影响科学知识的稳定性和质疑科学理论的客观性的社会性因素,进而认为科学理论具有内在的诠释学性质。换言之,包括科学理论在内的一切知识的内容归根结底都由社会、文化因素的参与和作用而形成。被他们经常引用的那些社会性侧面有:社会关系、利益、共识、习俗约定、劝说、修辞、权势网络、文字记载等。这种对科学的合理性、客观性抱持的怀疑主义态度和相对主义立场构成了SSK的基本认识论前提。SSK这种研究科学知识的方向或策略被称为“社会建构论”。 [ ]
二
《科学知识》是科学知识社会学的一部教材,也是巴恩斯、布鲁尔等SSK的主要思想家的基本观点,“代表了爱丁堡的科学研究中心历经三十多年的研究的最新近、最一般性的成果” [ ]这本书值得我们关注的至少有三点:第一是有限论,第二是社会建构,再一点是相对主义。这三点内在里是契合的。
先说第一点,有限论是本书的核心思想,其要义大致有以下几点:1、术语的未来使用是开放式终结的,也就是说,术语的意义处于不确定状态,现今的用法无法固定化也无法决定术语在未来的使用;2、没有任何一种分类活动是永远正确的。基于表面相似性而进行的分类活动永远是动态的,起决定作用的是经由谈判而达致的集体判断;3、所有的分类事实都是可修改的。既然分类活动是一种动态的分类活动,是一种“偶然判断”,那么,更改、修正便是有限论的应有之义。4、对一种术语的连续性相继使用并不是孤立的。上一个术语的使用和下一个术语的使用是彼此关联的;5、不同术语的使用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这在于强调单个术语的意义界定与整个分类系统-----一个有机整体-----的关联。[ ]本书以关注对事物的分类为切入点来论证术语的不确定性进而建构其核心思想。其论证的要点是:1、分类是由不同的文化或亚文化来支撑的,因而不存在一种共同的标准;2、例证式学习具有不确定性,分类的以事实为例证说明的学习隐含着其未来使用中的不确定性。接下来,通过扩展本书将有限论扩展至信念及范例。
如果说有限论主要是一种理论的表达,那么,社会建构则是以经验验证的方式来标明的。关于科学知识的社会建构,本书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点:1、知识必须奠定在认知者和实在之间的一种因果相互作用的基础之上,“如果我们能够借助于对知者所记录下来的关于我们的世界的方方面面进行谨慎的考察开始我们对于知识的分析,并且同时记住:这些知觉是基于什么在发挥作用,以及对这些知觉的语言描述、分类、标记都还尚待决定和解释……我们必须坚定的立足于这样一个事实,即文化的反应必须依赖于心理学的刺激”。[ ]这是本书观察的起点,也就是虽说它立足于观察知识的生产者与外在对他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从这个视角来分析知识的具体生产过程。2、共识的重要意义。书中说到,“然而,自命的主观可见的观察似乎仅仅针对观察者而言,如果它与其他知识的一般内在一致,它才可以被看作真的或真实的。个体的标准或内在的标准不能压倒集体的标准。把一个观察视为真实的或可靠的隐含标准意味着:在某件事物被其使用者认为是真正的观察之前,已经存在一个需要满足的社会标准”。[ ]这是本书的判断基点,是一种社会学的预设,即观察是知识的直接来源,观察结果的正确与否取决于共识——一种社会标准。3、社会建构是经由局域性(科学)文化资源、传统、权威的形式或者说是途径来对知识生产者产生直接的影响。就科学知识的生产而言,“保持一致性的历经时间和空间的试验程序,绝不是试验活动的实际程序,而是先于试验结果,并且与决定试验错作是否正确的标准有关”,这些“程序和标准,并不是处在人、试验仪器和物质世界的相互作用之中,他们仅仅是处在人与人的相互作用之中,他们是人类文化的要素,它们是解释的常态形式。这是一个标准化的事实:对某一普遍理论恰当的试验操作,一定会揭示这一理论,这一点是潜藏在科学的可重复性和普遍性的核心”。[ ]密立根试验是一个他们选取的经典案例。[ ]本书的观点是,知识是文化或亚文化的成员的共同财产,是作为文化传统的一部分而一代一代相传,其可信性依赖于集体的权威。4、社会建构的基础是什么?本书第五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谈这个问题。在作者看来,“在科学活动中具有社会学意义的原因是目标和利益,这些目标和利益被那些 按照这种方式而不是那种方式操作的活动所推进”,“在所有的实际情境中,目标和利益总是与科学研究活动紧密结在一起,并且成为建构科学研究整体的系列科学活动实际运行的原因”,“目标和利益有助于解释作为目标导向或利益行为的特定结果的特定变化”,“目的的存在就是要解释科学家的理性行为,行为本身不足以说明自身,就是说:这种行为应该被理解为是有目的的、具有目标导向的,并且正是这种目标导向导致行为以这种方式而不是以那种方式运作”。[ ]从上述引文不难看出,本书认为,科学知识的社会建构说到底是一种社会利益与目标导引下的社会过程,社会利益与目标在根本上决定了科学知识的产生、内容与发展变化。“问题的基本点就是:根据你所期望的任何标准或方法来确认科学变化的一个情结,这个确认又是被利益和目标所调整的一系列的偶然性活动”[ ]同时,在有限论的立场里,文化变化被理解为大量的特定活动,这些活动不是拥有既定目标的既定团体在既定语境中的运作,而是在部分上是展开活动自身构成的变化的语境中的运作。“这并不是说把历史化为系列的无关联的事件,而事实的变化过程自身的秩序或模式得以确认。更直接地说,文化,甚至文化变化,应该被认为是一种秩序的存在”。 [ ]这是代表社会协调合作的成就,是确保实践中手段一致性的个体活动和判断的成功的协调。另外,科学内部与外部的界限也是根源于特定历史情境并依赖于历史情境的变化的偶然性的成就。这种理论也适用于非经验性知识。
如果说有限论和社会建构理论在本书中都是明确标示的,那么,相对主义则是无形地贯穿于本书的始终。有限论在于说明知识是不确定的,依此对科学知识的客观性提出质疑;社会建构论的关键在于社会利益与目标的导引作用的发挥,而这些利益和目标的具体历史情境性也说明了科学知识的不确定性,如此,相对主义便是呼之欲出的事实了。相对主义在此的具体含义就是:不相信存在任何终极的和绝对的判断的可能性。任何知识都不可以宣称具有绝对真理的地位,而是具有历史性、社会性甚至是生物性的偶然性集合。[ ]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本书的有限论、社会建构论和相对主义内在里是有着契合关系的。
三
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研究是在西方对知识与社会关联进行考察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它的显著意义主要在于:1、对知识本身的生产过程进行考察,把知识作为社会建构的一种具有特定历史情境的阶段性产物;2、强烈的批判精神与意识,大胆的创新精神与意识。
这些对我们的学习和研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它使我们时时保持警醒,一方面我们学习他人知识的时候要有必要的知识生产意识,注意对该知识的生产过程予以考察,而不是人云亦云;另一方面我们应当时时告诫自己在特定历史情境中来思考问题和论证问题。我们研究的问题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基于对理论脉络的梳理与考察发现和确证的问题,第二种是基于实践的客观需要而产生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考察,这两类问题都和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考察思想史就会发现人类总是在不断的超越,批判与反思构成了知识进步的前提性基础。人们总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回应时代的重大主题开展自己的研究并做出自己的立基于自己知识结构的对社会的独特的认识进行研究得出的阶段性的结论。问题有着不同的层次,和实践保持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实践的问题首先表现为技术或制度的问题,进而要求在理论上和理念上予以解答,或者是理论家基于对现实技术与制度的考察而衍生出批判与论证。这两者之间并不是1∶1的关系。技术的问题或制度的问题比较单一,而理论上的研究与阐释却往往是复杂的。理论问题的实践化的过程中有一个选择的过程,但这和理论家没有直接的关系。
接下来对这本书本身所涉及到的有关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正如我在第二部分对这本书的核心思想、理论建构和方法论的考察,我认为有限论、社会建构与相对主义是有着内在的契合关系的。我将以对相对主义的讨论作为切入点。虽然说并不存在对绝对主义或相对主义的一致的严格的定义,但对它作一个大致的勾勒还是可以的。一般认为,相对主义有如下特征:1、强调变动性否定确定性;2、强调认识主体的主观性于历史依赖性否定最为认识结果的客观真理;3、强调过渡与转化否定区别于对立;4、一般侧重于强调存在于认识过程和结果的形式方面的相对主义特征很少直接针对作为认识结果的知识内容具有相对性。[ ]一如前述,本书借助于概念、信念的有限论建构与特定历史情境中的社会建构的经验论证完成了其相对主义的理论预设,并且借此打破了人们惯常关于知识尤其是科学知识的客观、普遍性的虔诚认定,从而给人们敲响了警钟。但另一方面,古往今来的人们无不充满了对客观性、普遍性的热诚诉求,事实上也是,如果没有一定的对客观与普遍性的认同与实践,人类的一切成就便无从谈起。人总是一定情境中的人,特定的文化传统、利益诉求和物质技术手段从根本上决定了一切知识的相对客观与普遍。时间与实践的演进又不断地把先前的认识与行为推向前方。人们关于客观与普遍的认同除了主观心灵上的同感与共鸣,外在的实践及其成果也在不同程度上验证了理论、知识的功效,就这两方面结合起来进行考察而言,一定程度的客观与普遍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现实的。科学知识社会学就其主要理论家所说也并不是彻底颠覆科学知识的客观与普遍,他们只是提醒人们时刻保持合理的怀疑进而祛除盲目的乐观与单纯的迷信。怀疑绝对的相对主义只是为了使其存留于合理的界限之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