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山谷青松-个人文章】
网络文化
□ 山谷青松
2006-10-01 08:06
收藏:0
回复:11
点击:6739
网络文化
在宇宙不断地运动中 ,会产生生化万物的过程。而在地球上作为宇宙运动芥质的人类,长期以来积累的具体生存运动表现,人们通过各种形式把它记录了下来,从而长期的过程形成了一种规则。这种规则表现形式,人们统称其为文化。文化分为世界文化,和中国文化、等等。几千年遗传下来的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人类自从有了计算机那天开始,逐步形成了计算机网络,开始用于科学和军事领域,继而,通过不断的向前发展到今天,计算机网络已经普及到社会各个领域,用计算机网络从事科学、军事、生产、生活、教学、休闲、娱乐等活动。它以独特的形式存在于我们中间。它具有无形无状的特性,他不断地被人们掌握和利用,形成了一种崭新的文化,因此称它为网络文化。
咚咚,敲门声不断地吵着,开门问候一声,“你好!”“哈哈,老朋友,好几天不见,你哪去了?”“认识你很高兴”等等,这些日常生活中的问候语,如今已经被数以万计的人敲打在计算机的屏幕上。是网络把这些人联系在了一起。人们破除了陈腐的世俗观念,打破了陌生人老死不相往来的框框,每天人们驾驭着一叶轻舟,游弋在网络的海洋里。记得儿子对我说过“世界变小了,”是啊,计算机网络(以下简称网络)无处不在,不论天涯海角、城市乡村,只要有人生活的地方,就有网络的存在。只要彼此认同,就可以在网络中互相交流和沟通。人们也通过网络不断的进行着文化交流、物质交流、精神交流,形成了当今非常盛行的网络文化。
信息科技不断的飞跃发展着,开始人们用通信、电话、电子邮件、MSN交流,感觉已经很方便了,而今建立在网络平台的QQ更是活跃,(在世界范围内,使用MSN的人要比QQ更多。中国人之所以使用广泛QQ,是因为这款通讯软件是由中国人自主开发的。开发者为:腾讯马化腾。有必要申明一点,MSN的性质与QQ一样,都是即时通讯软件。)几乎每个上网的人都使用它,各自为自己起着自己喜欢的昵称,松、竹、梅、风、霜、雨、雪、月、……….寻找着自己心目中的对象,开始了与天涯海角素不相识的人进行对话。人的语言是心灵的窗口,在交流当中,互相不断地感知、分析着对方的思想、文化和精神素质。网络文化打破了男女、职业、年龄、区域的界限。在人们之间相互沟通时发现自己在人生的旅途中,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而在对方身上恰好具备自己追求的内容,因此很多人在真诚的交流当中结成了深厚的友谊。在无限的交流过程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牵挂着对方。是残酷的现实,把他们分割开来,在朋友中间形成了一条沟壑,同时坚壁在两两相望的氛围之中,因此产生了一种对朋友的牵挂和祝福。高山流水错落有致,人间的感情也是一样的,一旦燃烧起来,那份余热永远也不会消失。有一个真实的朋友,也就多了一份淡淡的牵挂。不管相有隔多远,被牵挂总会给人以幸福与温馨的感觉。
人是有思想、有作为、有感情的生命,单纯的聊天已经不足以满足人们情感的需要,或独自、或者手牵手,纷纷到网络的大海上去寻找更大的舞台,网络论坛,把论坛作为自己寄托心灵的港湾和窗口,在论坛里释放着生活中压抑多年尘封的内心世界,在这个更大的天地间去谈人生、谈社会、谈思想、谈论自己身边的见闻和趣事、同时用自己的爱心,关心着自己心目中的每一个人,在这里人们无私的奉献着,真正体现了在网络大海洋里,沟通无处不在。人是存在于自然界的高级生命,从出生的社会背景,生存环境,接受教育,造成了,人的思维方式不同,人生取向的差异。人与人之间是一个相互依赖的整体,在人的生命运动中,总是产生不断的摩擦,因此在一个环境中,人与人之间会产生朋友的定义,之所以能够成为朋友,就是在生活中,观点一致,兴趣相投,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交流频繁。朋友有个人情感的分界。
在法制社会人类是一个共同体,都在围绕着社会的法制,公共道德生存着,人与人之间仍然可以交流。是一个理与道的交流,事与物的交流,不存在感情色彩。如此会产生因生存的客观因素差异,形成意见分歧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在网络里也是一样的。
网络是世界文化的载体,记录着世界历史、科学文化和人类的精神文明,所以说,网络是代表人类精神文明的窗口,它伴随着时间的脚步,随时向人们传播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网络论坛为人们构成了一个硕大的精神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人们开展宣传教育,传播文化知识,评论时事、休闲娱乐,人们在此可以行走在广阔天地之间,可以欣赏到祖国的大好河山,享受人间的诗情画意,论坛也是感情交流的阵地,在这里人们不断探索着新思想,新文化,通过不断的学习互相促进着,提高着,丰富着各自的内心世界。我们更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网络论坛,是一个蓝天下的阳光地带,在这个舞台上扮演的各个角色,都应该表现出新时代的风貌,在这里的理论观点,都代表着个人的思想境界,要与时俱进。不能把它等同于社会的阴暗角落。论坛的语言不能脱离社会道德和法律意识的规范。
人们已经习惯了网络,网络文化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你钻研课题时,网络可以为你提供真实的数据,当你装点生活时,网络可以为你提供真诚的服务,当你要出门旅游时,网络可以为你提供最适当的行车路线,当你要休闲娱乐时,网络为你搭建了数以万计的游戏平台,一切都是那样的方便快捷,网络大海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知识大宝库。网络中的远程教育,为人类教学历史开创了新的篇章。
网络适合于任何人,如何把它利用好,这需要全社会的人来重视。健康的网络文化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和健康发展。有利就有弊,有一部分人通过网络,为所欲为,宣传低级趣味,打击先进,谩骂社会、排挤反对自己意见的人,对于这些人我们要很好的去帮助他们,通过反复论谈最后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对于顽固不化的人一定要认识清楚,采取有效措施,对其加以控制,对不健康的内容坚决取缔。
特别是现在未成年人上网,是当今社会的普遍现象,8——18岁正是接受人类文化基础教育时期,他们除了每天的业内课程,剩下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但是由于这部分人对网络存有一种好奇心理,他们背着学校和家人,一有时间便泡在社会上的网吧里,同时网吧内不健康的内容和种种游戏又深深吸引了这些孩子们,放学之后赶紧往网吧跑,甚至成宿不离,严重的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虽然国家明文规定未成年人不准上网,可是网吧老板绝大多数在社会上有背景,他们以盈利为出发点,为所欲为,他们的不法行为大官不管,小官不敢管,互相推诿,给有子女上网的家庭,造成了家长们昼夜为寻找孩子,浪费了很多宝贵时间,耽误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使学生造成了身心疲惫。我举个事例,“一次一个初中学生因为在周六和周日上网,夜不归宿,第三天星期一学生要去上课的,为了孩子的学习,家里开了两台车跑遍了整个市区,也没有找到,后来家长报警,电话打到了110值班室,值班的民警告诉这位家长,他的孩子也是好几天没回家了到处找不到,表现得很无奈,他说这事不在他们的管辖范围。”这种现象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透过这一现象充分证实了网络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负面作用。凡事有利必有弊,网络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国家要建立健全网络文化的监督机制,完善和整顿网络经营秩序,学校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未成年人对网络文化的认识,结合政治思想教育,加强未成年人的社会法制观念,使他们能够自觉抵制不健康的网络内容。网络中既然有那么多的知识,随时可以方便社会上的每个人学习,学生也可以成为学习网络知识的对象,学校是否可以通过建立校园网吧,占领这块文化阵地,利用学校的电子教科室,在教室里除了必需的教学课程以外,为学生设立一些短小精悍的小游戏,不像社会网吧那样,一个大的游戏软件好几天也打不完,以此促进学生的智力开发。也搞一个校园论坛,让学生在校园论坛里广泛的发表自己的思想和想法,讨论一些学习内容和教学观点,论坛的主题多搞一些引导学生思想进步,提高学习效率等积极向上的内容。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
网络像一个天罗地网罩在宇宙空间,罩在整个地球上,而网络内容包罗万象,通过不断的积累,他纳含了人类所有的知识,他不分国家和地区,没有种族限制,所以说它是世界文化的载体。网路不是虚拟的,虚拟的称呼是人在初级的思维下给以的自我命名。在网络中承载的信息是无形的,是人用肉眼感官不到的一种实际物质。网络信息作为一种新事物,存在于宇宙空间之内,宇宙物质在特定的条件和作用下可以生成各种大量的信息,并在特殊的状态下被保留存储了起来。虽然通常人们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它确实是宇宙间切实存在的一种物质。
网络是当今信息时代高科技的产物,内涵五彩缤纷,数以亿万的人使用它工作、学习和生活。休闲时人们在网络中结交了天下的朋友,通过交流发展成了深厚的友谊,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团结和社会和谐,网络带动了人们日常生活的物资交流,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向前发展。它走进了世界每个角落,千家万户。它是一座巨型的信息立交桥,日夜承载着数不清的信息,紧紧地拴束着屏前的每个人。网络文化构成了我们现实生活的一部分,目前他的作用已经扩大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它属于人类文化进步的新兴事物,我们应该充分的开发、维护和利用它,让他时刻为人类的生存造福,让他总是引领着我们前进的脚步,健康地向前发展。
作者签名: 丛山峻岭中,无处不春风,四季春常在,唯独看青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