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寻梦之旅-个人文章】
[过去的时光]情归何处
□ 寻梦之旅
2006-10-11 10:38
收藏:0
回复:8
点击:5138
节日期间进城去了一次,照例在路过新街口时到曾经居住过的地方转一圈,虽然这里早已物非人非了。
忽然发现节日期间拆迁工地上依然机器轰鸣,上前一看,原来是在拆位于通市中心那条大路上的“某电影院”。很奇怪,这个地块是早已拆迁好的,当时特别保留了这个电影院,据说因为它是一个民国时期的建筑,为了拆与不拆争论了很久。看来最终经济利益还是战胜了文物保护,南京的文物的确多了点,不折腾到只余二三个的时候怎么能体现文物的价值。记得以前听人家珠宝商说,珠宝商除了卖珠宝也收购珠宝的,收购的目的则是毁了它,这样余下来珠宝越少才能越值钱,最好成孤本就是无价之宝了。
本以为那个电影院能够幸存的,这个电影院也有着我许许多多童年的回忆。记得那一年加入少先队这是在这里进行宣誓仪式。而那一天我是从医院的病房里赶过去的,当红领巾系上脖子的时候,那份激动的心情决不亚于在文革期间历经磨难加入共青团时的心情。这种心情也许现在很多人都无法理解。
小时候最喜欢看的是电影院门口的电影广告宣传画,每有一部新片子就会有这么一张画。那时所有的广告画都是靠手工画的。我觉得南京城里画的最像、最好的就是该电影院的美工了。
最开心的是暑假看儿童场了,五分钱一张票,天天都有不同的电影,而且还有冷气开放。炎炎的夏天,家里连个电风扇也没有,享受一二个小时候的冷气是何等惬意的事,何况还有那么好玩的电影,尽管看了电影出来要忍受好长一段火炉的感觉,那也值啊。可惜那时没条件天天看,所以放假前订票时总是把着手算了又算,忍痛割爱了许多好玩的电影。
在那个电影院看的时间最长、最多的一部电影是〈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的纪录片,那是一部不要钱的片子,连着几天我先后看了十遍不止,谁叫我在街上玩的时候那么多人给我电影票呢。而且那时也没有其它的电影可看。
看着已成为废墟的电影院心中惘然若失,童年时代最后一个建筑终于化为乌有。童年时代、少年时代都成为了一个梦幻,在现实中已找不到一丁点痕迹了。
也不能说一点痕迹没有,至少老宅周边地名还保持着一部分,让我们依稀还能对过去有点印像,只是穿行其中早已是一片陌生。
估衣廊,还是这个街名,可那所小学呢?
那个有着百年历史的教会小学,一个如同蜂巢一样的小楼,当校工摇动挂在树上的铜钟时,一群群学生如同蜜蜂一样四面八方从一个个教室中涌了出来,安静操场立刻被一阵阵喧嚣声淹没。官兵捉强盗是最受男孩子欢迎的游戏,整个操场满世界的你追我逐,让少年时代的活力表现到了极致,上课了,那一颗颗汗津津的头颅没给老师少责骂过。只是下课了疯狂依旧。
很久以后,我站在那所小学校的时候,孩子们的喧嚣声依然,只是那些孩子中已没有了我,而是我的女儿。看着每一个熟悉的教室,抚摸着已增添了几十道年轮树木,少年时代的一切历历在目。
小巷口的“田家小店”也算是个几十年的老店了,从私营到公私合营,店面没变,卖的东西没变,只是老板变成了伙计。打酱油买盐、买杂货、买零食,这个小店是我们童年时代的天堂。
平时有事没事,小店门口总是会聚着许多邻居,抽着烟,有一句没一句的刮着白,从街头巷尾的奇闻逸事到国家大事,大事小事无所不包。从他们抽的廉价硬壳香烟,知道了中国有个“海内存知已,天天涯若比邻”的国家-阿尔巴利亚。吃着小店卖的蜜枣里知道世界上还有伊拉克这么一个国家竟然能生产这么便宜又好吃的东西。
小店门口有一场很大的场子,有着几棵大树。是夏天里纳凉的好地方,太阳刚下山,一个个凉床、板床就已开始抢占地盘了,好在地方大,足够用的,大家也都相安无事。这是个令人喜欢令人怕的地方,整个夏天,天天都能在这儿听到让人不敢一个人回家的鬼故事。
这块场地除了可以让我们玩攻城、玩滚铁环、玩打弹子等等外,还有一个让我们喜欢的地方,就是天一下大雨这儿必定会淹成一个小塘,(有一半是人为因素)于是所有大大小小的孩子们都会冒着还在淅淅沥沥下着的小雨,在水里疯狂。有甚者把家里的澡盆都拿来当船划!
可惜随着城市建设,这学校、这巷区、这小店、这里所有这一切都已烟消云灭,连个触景生情的东西都没有了。忽然发现自己成了一个没有童年的人,随着搬迁,家中的旧物件都遗弃了。现在一切老的建筑也都没有了,童年的一切仿佛只是一个梦。怀旧之情竟然找不到可以寄托的地方。
叹一声:情归何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