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寒鸦-个人文章

读《红楼梦》第三十回有感

寒鸦
2006-10-11 21:21   收藏:0 回复:14 点击:2165

    我也试着写过小说,但如果人物众多,在人物的安排与刻画上,经常感到下笔迟滞。具体在人物的面貌,言行以及个性的描写上,会出现顾此失彼,有前后断节照应不上的毛病。而且也容易混淆,经常把张三的“上衣”当成李四的“短裤”给穿上了。
  
   回头来看《红楼梦》一书,看看曹大师是怎样把众多的人物安排出场恰到好处,而且人物的形象生动,个性鲜明,丝毫不会搅乱读者的视线。通俗点说,这些人物在我们的分别中,好比我们熟悉自己的家人一样,就是眯上眼睛,听他们的呼吸,我们也认不错谁是谁。比较一般小说的人物分别,在读者读来,则好比在集贸市场赶集,眨眼的功夫,我们就分辨不出张三和李四。这就是精品与庸品的区别所在吧。
  
   回到这节上来。这节的事件琐碎,但不复杂;人物众多,却不凌乱。看着前面的文字,我一直在偷偷着笑。三个少男少女之间的依赖与排斥,分开与纠缠,默契与较量,在语言上,行动上,表情上,心理上被作者刻画得惟妙惟肖淋漓尽致,仿佛读者就隐藏在他们中间,一切可以尽受眼底,就连林黛玉“咬着牙用指头狠命的在他额颅上戳了一下,哼了一声”这样转瞬即逝的细节,读者也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其实我津津乐道着这节,这三人情感波折的插曲,严格来说应该是两位少女之间的较量。但她们的较量不是正面的,是通过中间宝玉这个纽带来比较渗透。这好比竞技场上射靶,宝钗与黛玉是优秀的射手,而宝玉则是呆板的靶子。
  
   先来看看宝丫头。宝钗是一个大气得体的少女,有气质有涵养,恪守着传统的家教。这样的人一般难得生气,也不随便将喜怒形于色上,可这节描写了她两次生气。宝玉向她表示着歉意,她哥哥的“好日子,偏生我又不好了,没别的礼送,连个头也不得磕去”。宝钗连忙帮着圆场释疑。这本没什么,关键是宝钗的理解与大度,让更加不好意思而找话搭讪的呆子宝玉就这样说错一句话:“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妃,原来也体丰怯热”。这话换个场合,宝钗估计也没什么,关键是情敌黛玉在场。少女大了,都有了自己的心思,都会爱美爱面子,而且彼此之间也就有了嫉妒与隔阂。正如黛玉也是一样,“此时宝钗正在这里,那林黛玉只一言不发”。面对喜欢的男子说出这样亵渎的话来,薛宝钗岂能不“不由的大怒”?也亏是她够忍让的,只是冷笑着回敬着宝玉:“我倒象杨妃,只是没一个好哥哥好兄弟可以作得杨国忠的!”就这样已经让宝玉无地自容了。
  
   这次宝钗是真正生气,只是碍着面子,她忍下了。但这并不代表宝钗就软弱,换到小丫鬟靛儿问起扇子的事情,她就立刻还以颜色(人物的出场安排巧妙之极),借着生气的理由“指桑骂槐”,沿着说戏的事情,故意把戏名不说,让宝玉自己蹦出来,调侃着宝玉与黛玉之间闹的那一曲《负荆请罪》。挥手于无形中,将手中的箭射向靶心。何等高妙的手法,何等聪明的女子呀!
  
   再来看看这林丫头。林丫头是两多:流眼泪的原因多,生小气的时候多。也亏是宝玉,无论和她闹得怎么凶,无论对还是错,反正先来解和赔礼的一定是他。那么热毒的太阳来叫门,进来了自个混个脸熟,把个林妹妹喊上几千次,才慢慢搭上她的话。这林丫头和宝玉生分了也哭,和宝玉和好了也哭,引得宝玉心慌嘴也笨,随口说出如果黛玉死了他就当和尚的“疯话”来,一时“说的造次了,后悔不来, 登时脸上红胀起来,低着头不敢则一声”。把个林丫头气得直瞪瞪的瞅了他半天,气的一声儿也说不出来。黛玉在宝玉面前小气,是因为爱得唯一,爱得纯净,有时候就难免眼泪多点,迷糊了点。这种气来得快也去得快。
  
   比如她听着宝玉把同自己的关系和别人的关系的生疏程度分了开来,她对宝玉的态度立即不一样。恋爱中的少男少女,往往容易多疑,而解决的办法就是需要以实际的形式来表达。特别是这句“林黛玉听见宝玉奚落宝钗, 心中着实得意,才要搭言也趁势儿取个笑。”更是说明了这颦儿的个性,难得有一次抒发闷气的机会。这类得意的表情与她“咬着牙用指头狠命的在他额颅上戳了一下,哼了一声”的神态比较,一个活脱脱痴情古怪丁酸的林丫头形象,就展示在我们读者眼前。
  
   这节“流年不利”最倒霉的当属于宝玉。俗话说“福无双致,祸不单行”,这宝玉把好话当成坏话说,“热炕头贴上冷屁股”,两次错话招来两位姑娘的生气挖苦,赚来自己一肚子的闷气自己闷着。和金钏逗笑一下,被王夫人听见,自己给吓跑了。自命风流倜傥,人见人爱的他,可在“画蔷龄官”的眼里,根本没当一回事。回到自己家吧,可巧“小生宝官,正旦玉官等两个女孩子,正在怡红院和袭人玩笑,里面的捉的捉,赶的赶,缝了翅膀,放在院内顽耍”,将院门关了,连跟他开门的人都没有,气的他见人揣上一脚,直骂上开门的人:“下流东西们! 我素日担待你们得了意,一点儿也不怕,越发拿我取笑儿了”。全书中这样直接反面描写宝玉形象的着墨不多,因此也更加丰满了人物的外在与内涵,也显得人物的神韵更生动更真实。
  
   打小就知道《红楼梦》里面有许多精彩的情节,其中这节的“龄官画蔷”就是一出。这样的场景描写,几百年来,被读者与观众津津乐道,自然有着它过人之处和不朽的艺术魅力。这个场景取材于一个少女单相思地喜欢上一个男人的一份“痴情”,突出的就是这个“痴”字。但不是用言语来说明,不是用双方的表演来演示,不是热闹轰烈的氛围来衬托少女的心思。“只见那女孩子还在那里画呢,画来画去,还是个"蔷"字。再看,还是个"蔷"字,画完一个又画一个,已经画了有几千个"蔷"字”,就这样一幅简单安静的场面,小说通过一种以静制动的手法,让我们默默感受着画字的人痴了!看画字的人痴了!作者痴了!读者痴了!此情此景,还需要什么语言来表达呢?这不正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于无声处听惊雷”的一种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震撼力吗?
  
   这节的人物众多,但各自的形象独特,个性鲜明。比如这凤姐儿调解上的娴熟灵巧:一句没说完,只听喊道:“好了!”宝林二人不防,都唬了一跳,回头看时,只见凤姐儿跳了进来。在众人面前,三言两语,插科打荤就调了停宝玉两人的纠纷。还有“最是慈爱”的王夫人,在维护门风上的狠劲:虽金钏儿苦求,虽已经服侍王夫人十来年,但还是决定不再收留她,“到底唤了金钏儿之母白老媳妇来领了下去。那金钏儿含羞忍辱的出去,不在话下”。最后是这袭人的忠与痴:代别人受过,无端被宝玉揣上一脚,还得尽心服侍好他。以至于“肋下疼的心里发闹,晚饭也不曾好生吃。至晚间洗澡时脱了衣服,只见肋上青了碗大一块,自己倒唬了一跳,又不好声张”。
  
   作者在刻画这些不同的人物上,紧紧抓住人物的特性来调和,运笔的线条有粗细,把握的色彩有厚薄。就算是随意几笔带过的小人物,作者也如丹青高手画素描一般,廖廖几笔,就勾勒出人物的神韵来。
原创[文.你评我论]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