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林社区-苏溪-个人文章

人鬼情未了之鼠皮玉人[转载]

苏溪
2006-10-18 12:52   收藏:0 回复:5 点击:5008

    1 鼠皮玉人 PART1
  
  
  
   我们跪在佛像面前,我佛慈悲,救苦救难。祈祷各自的前世今生,许愿,以为能实现。恰好灵验,是菩萨显灵,事与愿违,那是我们的心不够虔诚,佛的眼神,温柔的慈悲,你的眼神,慈悲的温柔,无防备杀我,痛不欲生,万劫不复。
   秋风茶楼,人声鼎沸,瓷儿的纤手拨动琵琶,红衣轻薄,喧嚣中低吟浅唱,白色的小花斜斜的插着,头发有些松垮,唱,谁也不关心她在唱什么,她在唱,唱完了进去小憩片刻,出来再唱。最后一首唱得哀怨,无人听懂她的叹息。
  
   兰烬落,
  
   屏上暗红蕉。
  
   闲梦江南梅熟日,
  
   夜船吹笛雨潇潇。
  
   人语驿边桥
  
   瓷儿是从江南一路流浪到滩歌镇,那时蝗灾来的时候日月都无光,抬头都是长翅膀的虫子,瓷儿觉得恐惧,蝗虫,很快就吃光了村里所有庄稼,很饿,饿到极点就生吃蝗虫,绿色的汁液,吃了又吐,吐了又吃。瘟疫接着来临,村里的人开始吃腐尸,吃了接二连三死去,活着的人再吃死去的人,然后死去被活人吃,反正人总会死的。
  
   瓷儿挖了很深很深的坑,淡淡月光,万籁寂无声,瓷儿挖到指甲渗血,埋葬家人,挖得深就不怕别人来吃。家里早就空了,剩一把琵琶,包好,放火烧屋的时候,瓷儿没有犹豫,没有时间犹豫。
  
   瓷儿到秋风茶楼的时候,指甲已经长到开始弯曲,头发拖在地上,冬天破棉絮里的虱子探头晒着夏天的太阳。
  
   “行行好,给点吃的。”瓷儿用指甲抓抓头顶的毒疮,瞬时流出脓血,顺着耳朵滴滴答答下坠。
  
   店小二一脚把瓷儿踢翻在地,骂骂咧咧,“大清早你找晦气啊,死叫化子。”
  
   瓷儿从地上爬起来,依旧伸手,“行行好。”
  
   店小二气急了,拿扫把驱赶着,“滚,滚远点。”
  
   李秋风正在柜台打着算盘,听门外有人吵闹,心里烦躁,起身一看,一个叫化子站在门口,和普通乞丐不同的是,背着一把琵琶。
  
   “抬起头来。”李秋风道,一边拿手捻着下巴上肉痣上的一根长毛。
  
   瓷儿抬头,怯怯的看着这个满脸横肉的男人,伸出手,“老爷行行好,我饿。”
  
   李秋风定眼一看,透过这女子凌乱的头发,倒也眉清目秀,发育也完全,只是夏天里穿着破棉袄,显得有些不合适.
  
   “你叫什么名字?”李秋风问道。
  
   “董瓷。”瓷儿小声回答。
  
   “小三,带她去后院,给两个馒头给她吃。顺便把柴房收拾一下,我等下过来。”李秋风甩了甩袖子。
  
   小三鄙弃的看着瓷儿一眼,“走吧,咱们老爷心好,算你走运了。”
  
   瓷儿跟着走进后院,太阳很大,耳朵很烫,一只苍蝇停在头顶,吮吸毒疮上的汁液,小三暗自想,老色鬼又动春心了,这是他收容的第八个女叫化子了,还不是玩腻了就扔。
  
   “你站在这别动,等着。”小三慢腾腾的走进厨房。
  
   瓷儿有些晕,嘴唇裂开,嗓子里甜甜的,身体摇摇晃晃,周围的房子开始旋转,一切都是刺眼的白。
  
   倒地的一瞬间,天好像黑了。
  
   小三看着晕在地上的瓷儿,踢了踢她的脚,“别在这里装死,起来。”
  
   瓷儿捡起地上的馒头,慢慢站起来,用力咬着。噎到眼睛鼓出来,“水……”
  
   小三不耐烦道,“柴房里有,自己进去喝。”
  
   柴房阴凉,几缕阳光照进来,地上有个盆,扑过去,喝得肚子滚圆。小三道,“那是给你洗澡的水,你喝这么多。”
  
   瓷儿点头,“多谢。”
  
   小三道,“谢个屁啊谢,以后有你好受的。”
  
   关了门,却进来一阵风,瓷儿靠在柴堆上睡着了,再苦的人,睡觉一样都是香甜。睡觉可以做梦,可以到另一个世界。
   李秋风推开柴房的门,手里拿着衣服:朱红的抹胸,素白长裙,艳桃红色绣花鞋,小三跟在后面,拿着木梳铜镜。
  
   “起来啊,睡得象猪一样。”小三在后面喊。
  
   瓷儿醒来,舔了舔干裂的嘴唇。
  
   李秋风对小三道,“去打水。”
  
   小三答应了一声,在门口轻声哼了一下。
  
   不一会,拿来一个木桶,一趟一趟的放水进去,热水雾气腾腾,透过雾气,可以看见瓷儿的颤抖的身体。
  
   小三的口水掉下来。识趣的出去,踢了脚下的石头,出去好远。
  
   瓷儿脱下衣服,站进水中,闭着眼睛,水上顿时浮起几只跳蚤,跳蚤是游泳高手,一时半会淹不死,而瓷儿头顶的恶疮浸了水,出奇的痒,忍不住一抓,血涌出来,一会,水变成淡红。
  
   李秋风道,“趴着!”
  
   背很嫩,腰很细,锁骨突出。皂荚涂在上面,没有任何滑溜的感觉,因为太脏了。
  
   刷子是用来刷牛和马的刷子,粗糙无比,背上一刷一道黑颜色的水,瓷儿含着眼泪,“痛啊……”。
  
   不痛怎么洗干净?李秋风用力刷着。
  
   洗了三遍,终于作罢,小三的胳膊提水提得酸痛,在门口忍不住埋怨,“够了没有?”
  
   李秋风微笑,“差不多了。”
  
   瓷儿爬出木桶,穿衣服,一层一层,自己梳头,盘起来,用绢花发簪一束,衣服合身。全身散发香气。
  
   李秋风惊讶道,“你生得真是标致。”
  
   瓷儿跪下,“请老爷赐生路一条。”
  
   李秋风脸上的横肉有些发抖,“我……老了。”
  
   瓷儿跪地不起。
  
   “在茶楼弹琴罢,管你吃住,一个月一两银子。”李秋风用食指抬起瓷儿的下巴,“别住柴房了,和丫鬟们睡一个房间去。”
  
   瓷儿道了万福。随小三到丫鬟房间。小三问道,“老爷功夫如何?”
  
   瓷儿不解的问,“什么?”
  
   小三的眉毛掀得很高,“装蒜啊你。”
  
   瓷儿也不多问,还是道谢。
  
   “早晚都是滚出去的货。”小三在地上啐了一口走了出去。
  
   小三不知道,李秋风得痨病死了的女儿和瓷儿生的相似,色,人之本性,色之人在不色之时未必还是禽兽,不色之人在色之时未必还是君子,满脸横肉、下巴长肉痣,痣上还有长长的毛的人,未必就是坏人。
  
   李秋风晚上让瓷儿弹弹琵琶,待一曲终了,拿过一瓶药,对瓷儿说,“擦在你那毒疮上,不久可以痊愈,上面还是可以长出头发。”
  
   “谢老爷。”瓷儿觉得李秋风看自己的眼神越来越奇怪,奇怪的不知如何形容。
  
   “在这之前,你好好练练琴,无须担心别的。”李秋风指指厨房,“明天就去那里吃饭,和其他下人一起吃。”
  
   瓷儿懂事的跪下磕头,“谢谢老爷。”
  
   李秋风叹息了一声,离去。
  
   秋风茶楼从来没有如此热闹过,门庭若市,瓷儿的琵琶弹得美妙,喝茶的时候听佳人奏曲。一时间,银子哗哗入帐,李秋风待瓷儿如宝贝一般。
  
   由此可见,掌握一门特长多么重要。瓷儿想。
  
   小三也对瓷儿刮目相看,无论自己怎么刁难,瓷儿总是淡淡一笑,“这些日子多谢你的帮忙。”
  
   而且,老色鬼也没见对瓷儿动手动脚。
  
   月底拿工钱的时候,瓷儿上街买了一双布鞋送给小三,小三是个孤儿,从小就跟着李秋风,从来没有人这么主动关心过他,接过鞋子,小三不屑道,“你不觉得夏天脚趾头露在外面很凉快吗?凉快的鞋子就叫凉鞋。”
  
   原来,凉鞋是一个叫小三的人发明的。
  
   瓷儿坚持把鞋子塞到他手里,“如果不合脚,就拿给我,我去换。”
  
   小三接过鞋子,跑到屋子,哭得一塌糊涂。
  
   其她丫鬟也都得了一些零碎的杂物,自己工钱拿得高,分她们一些,也好平衡众人心理。瓷儿把剩下的铜板施舍给路边的乞丐,小乞丐磕着头,咚咚的响。瓷儿想,都是命苦的人,能帮些尽量帮些。
  
   黄昏时分,吃晚饭的时候,小三破例给瓷儿夹了菜,新鞋子穿的很舒服,人总是这样,人都不是傻瓜,谁对自己好,猪都能感觉到,何况人。
  
   李秋风过来厨房,各人纷纷站立请安,“老爷好。”
  
   “瓷儿,吃的习惯吗?”
  
   瓷儿点点头,“多谢老爷关心,奴婢吃得习惯。”
  
   “外面的客人已经很多了。”李秋风咳了咳,“以后单独给瓷儿做个菜。”
  
   李三答应道,“是,老爷。”
  
   瓷儿放下碗筷,拿起琵琶,“老爷,我出去吧。”
  
   “吃完再说吧。”李秋风和蔼道。
  
   “不了,别让客人等着。”瓷儿拿手帕擦了擦嘴唇,径直朝外面走去。
  
   仍然是吵闹,瓷儿拿着琵琶出来,安静了片刻,瞬间又热闹起来,人气,佳人和琵琶原来可以聚集人气,听曲的人可以听曲,听不懂的可以看美女,李秋风捻着下巴的长毛,舒服的捻着。
  
   瓷儿的琵琶是家传之宝,系紫檀木所作,音色清脆,音色清脆,瓷儿的嗓子,仿佛水洗过的玉器一样滑润。第一曲弹奏的阳关三叠,不用唱,只是拨动着,一边可以发发呆。
  
   “你们这么吵,我怎么听曲子!”
  
   瓷儿一抬头,一惊,弹错了也没人听出来。
  
   门外站着一群人,一群冷漠凶狠的人,说话的是一群人中间的一个,嗓门大的出奇,一时间,所有人都安静下来,瓷儿也停了下来。
  
   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小三的给客人斟茶的手停在空中,茶杯已经盛满水,溢出来,从桌上流到地上,象个小瀑布。
  
   李秋风用力捻着下巴的毛,捻断一根,疼得只想喊出来,终于没能喊出来.
   “继续弹。”一群人迅速分开,成个半圆,半圆的中间是那个说话的人。
  
   李秋风走路的时候腿似乎抽筋了一样,挪了半天挪到那人面前,搬了椅子,招呼小三过来倒茶。
  
   “给尼玛老爷请安了。”李秋风跪在地上。
  
   尼玛老爷何许人也,令到众人如若寒蝉,尼玛老爷就是尼玛次仁,藏系贵族,可自由出入皇宫的人。除了老爹和皇帝,谁也不放在眼里,据说残暴好色,平日很少进镇,一直居住在京城,最近避暑回了镇子。
  
   尼玛没搭理他,走到瓷儿面前,“弹首曲子给老爷消遣消遣。”
  
   瓷儿抬头,这个男人时近中年,却眼神犀利,犹如一把快刀,割到人心里去。说不出的讨厌,瓷儿把头扭过去。
  
   “怎么了?”尼玛并不生气,反而笑了,“老爷我就喜欢这倔脾气的妞。”
  
   李秋风使着哀求的眼色,这个大爷得罪不起。
  
   瓷儿开始唱,第一次感觉到这个茶馆那么安静。便唱道:
  
   蘋叶软,杏花明,画船轻。双浴鸳鸯出绿汀,棹歌声。春水无风无浪,春天半雨半晴。红粉相随南浦晚,几含情。
  
   尼玛听着入神,看着弹奏的瓷儿,神情恍惚。好一个双浴鸳鸯出绿汀.
  
   李秋风明白,瓷儿马上将要离去。
  
   “这丫头给我吧。”尼玛扛起瓷儿在肩上,瓷儿咬着嘴唇,咬出血来,这是命。琵琶一松手,重重的掉在地上,摔成两半。
  
   李秋风得到一张银票,小三的拳头握的很紧。
  
   尼玛想得到的女人,没有得不到的。
  
   瓷儿觉得这个男人的胡子很长,扎人的很,只是绝望,既然在哪里都是受苦,在哪里又不是一样?于是停止挣扎,道,你放我下来,我自己会走。
  
   尼玛愣了一下,瓷儿双脚着地,看着他,他流汗了。瓷儿掏出手帕,踮起脚尖,帮尼玛擦了擦。
  
   “你要带我去哪里?”瓷儿问。
  
   尼玛道,“你是我的,当然带你回家。”
  
   “哦。”瓷儿问,“是当你的丫鬟对吗?”
  
   尼玛点点头。是的,风流老爷贱丫鬟。
   尼府气派,老远就看见门口两个汉白玉大狮子张牙舞爪,两个大红灯笼在夜色中发着耀目光芒。瓷儿在门口站着不肯往前走,尼玛问道,怎么了?
  
   “这两只狮子哪只是公的,哪只是母的?”
  
   尼玛愣住了,答道,“公的旁边是母的,母的旁边是公的。”
  
   “拿绣球的是公的,抱着小狮子的是母的。”瓷儿笑了。
  
   为什么笑?每个女人都希望被强悍英俊霸道的男人抢回家。
  
   尼玛有三个老婆,大老婆莒菊仙,原配,当朝圣上的表妹的堂姐,比尼玛大三岁,目光呆板,呆板的让人肃然起敬,一旦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肃然起敬,上床就没有意思。所以至今没有小孩。莒菊仙很想老蚌生珠,可惜已是无波古井。
  
   二老婆姬靖,本地人,其父靠卖鱼为生,和尼玛家来比就算彻底的穷人,所以花了血本托了本地最会瞎掰的媒婆说亲,把她许配过来,得到许多金银财宝。生个女儿就是好,可以卖钱。姬靖的父亲津津乐道。
  
   三老婆阳珍,戏子出身,尼玛睡不着的时候喜欢听她半夜唱戏,化浓艳的妆,咿咿呀呀,阳珍一低头,脖子雪白。尼玛喜欢唱戏唱得好的女子,----就如二十一世纪的某些喜欢追求女明星的富商一样。
  
   瓷儿进门,莒菊仙和姬靖在说着什么,阳珍吃完晚餐正在喝酸梅汤,冰块浮在碗上,放了些蜂蜜,搅拌着喝下去,凉得舒服极了,眯着眼。最近有些便秘,吃这个润肠胃和嗓子。
  
   “新来的丫鬟,叫瓷儿。”尼玛躺在椅子上,摇晃身体,“把饭菜端上来,老爷我晚上没吃饱。”
  
   瓷儿站在屋子中央,给三个女人请安完毕。
  
   这间屋子感觉阴气十足,虽然是夏天的夜晚。
  
   阳珍连忙道,“这丫头真是少有的水色,我倒是喜欢的紧,不如老爷赐给我罢?”
  
   瓷儿看着尼玛。
  
   “给你?我才抢回来的。”尼玛扇着扇子,“等我用完了再给你。”
  
   饭菜端上来了,尼玛喜欢吃肉,青菜一律不伸筷子,所以七个菜全是肉食,羊肉,鸡肉,牛肉,猪肉,麂子肉,兔肉。
  
   “一起吃。”尼玛对瓷儿招招手。
  
   莒菊仙发话道,“一个丫鬟上什么桌,不成规矩。等老爷吃完了自己到厨房吃去。”
  
   姬靖接着话道,“夫人说的极是。”
  
   “过来!”尼玛招呼道,“瞧你瘦的那样,一起吃肉。”
  
   瓷儿坐下来,也不说话,只是细嚼慢咽,兔子肉很好吃,所以就只吃兔子肉。
  
   “你还真会吃啊。”尼玛欣赏的笑了。
  
   二太太姬靖开始吐,吐完回来拍着胸口,撒娇似的看着尼玛,“儿子又在闹呢。”
  
   尼玛一边吐着骨头一边说,“快点生,磨磨蹭蹭的。”
  
   瓷儿有点想笑,忍住了。
  
   这个老爷有点可爱,不拘小节。尤其是胡子,粘了油也不擦,大大咧咧。笑起来门牙很大的两颗。
  
   尼玛单独睡一间房子,尼府除了三个太太外,丫鬟和家丁有二十几个,厨房的,伺候起居的,洗衣服的,买菜的......管家两个,负责生意和收租。家丁很多也是藏族,跟着尼玛来到中土,花花世界,眼花缭乱,家丁经常和丫鬟乱搞,搞大了肚子就喝打胎药,一团一团的血球,可惜里面没有内容,尼玛用刀曾经剖开过一个血团,里面没有哪吒,一脚踢出去,沾了灰尘的血团滚出去老远。
  
   在尼府,尼玛想睡谁就睡谁,想睡几次就睡几次,想睡想睡多久就睡多久,但事后不喜欢留着女人在身边,所以在尼府经常可以看见光着身子的女人深夜拿着撕碎的衣服来来去去。这样生活,比皇帝还惬意,皇帝的女人太多了,命短。宋朝的皇帝不喜欢锻炼身体,尼玛不一样,尼玛喜欢早晨练习武功,找家丁来练习,打死了就再去物色强壮的家丁,反正便宜,到处都是饥饿的男人,到处都是想卖到尼府当丫鬟的女子。
  
   莒菊仙很知趣的回自己房睡了,睡得安心,反正尼玛也不会叫她。
  
   靖姬在丫鬟小燕的搀扶下回房睡了,睡得安心,因为怀孕,可以免受耕耘之苦,睡觉之前拍拍隆起的肚子,“要争气啊儿子,以后妈就靠你了。”
  
   阳珍看着尼玛,撒娇道,“老爷,你不会今天又要听戏吧?”
  
   尼玛道,“不用了,你带这个丫鬟去屋子,单独一间。”
  
   看来抢来的就是不一样。
  
   阳珍看了看瓷儿,道,“跟我来吧。”
  
   尼玛又问,“你叫什么名字?”
  
   “董瓷。”瓷儿道了万福。
  
   阳珍带瓷儿到房间,里面的用品一应俱全,衣柜的衣服都是新的,还有些零碎的胭脂水粉。
  
   阳珍从头上拔下一支镀金的凤尾簪,插在瓷儿头上,亲热道,“你好生在这呆着,好生伺候老爷,私下叫我阳珍姐姐就可以了。”
  
   善良单纯的人总是容易被收买的人。
  
   阳珍扶起她,“以后姐姐教你唱戏好了。”接着道,“要是老爷叫你伺候,回来后不要在院子里乱走,千万记得啊。”
  
   瓷儿点点头,看着她走出去,心想道:这世界上好人真多啊!
  
   白痴!
   夜凉如水,皓月光芒笼罩尼府,瓷儿躺在床上,胸口盖着薄纱,微风吹来,空气静谧香甜,几只野猫在院里追逐嬉戏。黑白相间的一只趴在窗棂上,绿色的眼睛,鬼火一般神秘。
  
   家丁廖勇拍着门,砰砰,砰砰。
  
   谁?瓷儿起身开门。
  
   一张毫无表情的脸,虽高大,却是冷漠的高大。
  
   “跟我来。”廖勇一个字一个字的说着。
  
   “哦。”瓷儿看了看他。
  
   尼玛在的房很大,所以床也很大。廖勇知趣的退出.
  
   “过来!”尼玛光着身子,大腿强壮,毛很长,瓷儿想如果用蜡烛来烧,应该可以烧很久。
  
   瓷儿的衣服被撕破,她终于明白为什么衣柜里有那么多的新衣服了。丝绸撕破的声音是很爽的声音,尼玛喜欢听,喜欢听女人尖叫的哭泣。阳珍观察到这点后,明明爽歪歪,还是故作苦脸道,哎呀,很痛,老爷不要这样。
  
   瓷儿被按倒在床上,没有反抗。
  
   “你为什么这么顺从?”尼玛象骑马一样骑在瓷儿身上。
  
   我没有选择。瓷儿想。
  
   为了生存,每个人都在做些违心的事,说些违心的话。
  
   瓷儿闭上眼睛抱着尼玛的后背,“我喜欢老爷。”
  
   喜欢?
  
   被一个抢来的丫鬟喜欢?
  
   尼玛看着她垂下的睫毛,“我有什么好的,我很凶的。”
  
   瓷儿道,“第一眼见到老爷,我的身体注定就是老爷的。”
  
   尼玛顺利的让瓷儿由一个少女变成一个女人,整个过程得心应手,象剥一根嫩绿的葱,一层一层,竟然充满了新鲜感,瓷儿也是第一次接触男人的身体,羞涩又好奇,因为疲惫,躺在尼玛怀里睡了。
  
   这次,尼玛没有象叫醒其她女人一样叫醒她,也许因为柔弱的身体太柔弱,天真的表情太天真。
  
   廖勇在门外轻声敲门,瓷儿早已经睡熟,放在枕头上,口水从左边的嘴唇流出来,很快被枕头吮吸去,象尼玛吮吸她身体的爱液一样迅速不留痕迹。
  
   尼玛下床,关了门,廖勇道,“老爷,她……?”
  
   “算了,今天破例吧。”尼玛挥手道,“我们走吧。”
  
   后院的石门已经打开,廖勇在后关门,机关是块大青石,这里是禁地,除了猫,谁也不敢犯忌。猫是尼玛喜欢的动物,猫有九条命,猫是狗的舅舅。廖勇是狗,忠实强壮,是鬣狗,冷漠无情。尼玛打不死他,昏过去会活过来,活过来还是狗.
   中国人,讲求形补,以形补形,吃什么补什么,从皇帝到平民。
  
   瓷儿早晨从尼玛屋子走出来,一时半会,所有的人都知道了,老爷昨天晚上让瓷儿睡在屋里,这是前所未有的。
  
   要知道,一个人的睡相无辜道别人不忍叫醒,那她有福气。有睡觉的福气,女人,睡相是很重要的,能带来好运气。
  
   洗漱完毕,瓷儿来到正厅,小燕扶着靖姬慢腾腾的最后一个到,菊仙似乎一晚上没有睡好,眼睛下面象是停了一条金鱼,浮肿的厉害。只有阳珍,一副悠然的样子。
  
   瓷儿定定站在旁边,没有入座。
  
   按照菊的规矩,丫鬟是等主人吃完以后才可以吃剩下的。
  
   “瓷儿,过来坐。”尼玛招呼着。
  
   瓷儿坐下,菊仙摔了一下筷子,脸色铁青,“老爷,我以后怎么管教下人。”
  
   靖姬向来是见风使舵,“是啊,不过是个丫鬟,宠了也罢,大太太说的很对。”
  
   尼玛不耐烦道,“那今天就扶了她,当四太太好了。哎呀,你们这些女人,搞得心烦死了。”
  
   瓷儿跪在地上,“谢老爷。”
  
   拿眼睛瞟了菊仙一眼,有些害怕。
  
   阳珍道,“快起来,以后我们就是姐妹了。”
  
   靖姬有些不悦,但也不发作,只是忍着话,“算了算了,老爷就是喜新厌旧。”
  
   不是老爷,是男人都是喜新厌旧。
  
   不是男人,是人都是喜新厌旧。
  
   前提是,新的比旧的好。
  
   早晨吃的是肉糜粥,酸酸的味道很是开胃。阳珍道,“真是不错,老爷赏厨房些碎银子吧,这几天菜都不错。”
  
   莒菊仙道,“好什么好,都是些干活偷懒的东西。”
  
   怨气终于找到个释放的地方。
  
   瓷儿懂事的帮尼玛盛了一碗粥,尼玛道,“这些事情你不必做,让丫鬟做好了。”
  
   小燕站在旁边,一脸的不平。
  
   “等下叫管家买些好点的衣服什么的,四太太下午过门。”尼玛放下筷子。
  
   瓷儿看着尼玛走出家门。
  
   莒菊仙把碗摔在地上,“玩玩也就罢了,还要扶正,什么野货都往家里带。”
  
   靖姬劝道,“也就是个新鲜劲,新鲜劲过了看她这么嚣张。”
  
   阳珍拉着瓷儿的手,不搭理二人的数落道,“瓷儿,去姐姐房里坐坐去,姐姐有东西送给你。”
  
   一把琵琶。
  
   是原来的那把。
  
   巧妙的粘合在一起。缝隙几乎看不出来。
  
   “姐姐怎么会知道……”瓷儿的眼眶湿润了。
  
   “这点小事怎能难倒我呢?我连夜找回来的,放心,我是真心喜欢你。”阳真的手停在瓷儿的胸口,轻轻掐了一把,“小姑娘真是嫩得要命。”
  
   瓷儿拿起琵琶,“粘得好牢固啊,姐姐这是什么胶?”
  
   “哦,是我家传的。”阳珍笑着说,“你喜欢就好,老爷高兴,我们的日子都好过。”
  
   这把紫檀琵琶是父亲赠给瓷儿的生日礼,后面还有父亲亲自刻的两句“婷婷袅袅十三余,豆蔻枝头二月初”。
  
   尼玛喜欢瓷儿,喜欢听瓷儿唱曲子,尼玛是藏人,但是喜欢汉人的一切,汉女子,尤其是江南女子.宠爱瓷儿也是有理由的,那细腻的淡然的忧愁,眉头微皱,舒心灵气的声音,唾珠咳玉。
  
   琵琶修好了,瓷儿的心情好很多,对尼玛道,“老爷知道吗,琵琶多亏了阳珍姐姐。”
  
   是吗?尼玛爱抚的将瓷儿抱在怀里,“老爷赏她。”
  
   瓷儿点头,吹熄了灯,“老爷,靖姬要生了,你喜欢男还是女?”
  
   “当然是男,如果是女我就剥了她的皮。”尼玛道。
  
   瓷儿笑着,“不管男还是女都是老爷的骨肉,不可重男轻女。”
  
   瓷儿忽然说不出话来,没有办法再说话。
  
   尼玛看着身体下面的瓷儿,心里痛得厉害,仿佛有个小人在拿粗糙的绳子扯动。这样的心痛刺激着身体里的野性,摧残,同情,再摧残,再怜惜。
  
   喜欢的东西,就沉迷到里面去,尼玛是这样。瓷儿也是这样,众生都是如此,看透了,解脱了,虚空了,生命结束了。
  
   阳珍没有机会给尼玛唱戏,夜夜用手指弹奏自己身体,奏出疯狂糜烂的乐曲,黑白相间的猫尖锐的爪子在门口挠抓着。
  
   据说,猫的眼睛里藏着鬼魂。每一只猫,是孤独的魂魄,无处躲藏,躲藏在猫的眼眸里.
  
   阳珍扔了一块肉在门口,猫进来,黑暗中的鬼魅,窜到床上,猫喜欢腥味,阳珍的双腿用力夹着猫的头,猫的舌头有肉刺,小而柔软的舌头舔食着阳珍的小而柔软,阳珍的唱戏,唱错了词,声音从窗外飘出去,很远很远,唱错了词无妨,没有人在,只有一只黑白相间的喜欢腥味的公猫。
  
   瓷儿沉沉睡去,尼玛照例起床去后院巡视。
  
   吃人,在高官中已经是蔚然成风,吃人的人总是不愿意知道自己吃人,其实没有什么不好意思。再也没有比尼府更安全的地方了。尼玛自己也吃,越吃越强壮,越吃越年轻,越吃越上瘾,吃吃吃,最爱红烧的味道,脆脆的人皮,咀嚼起来回味无穷。
  
   如果我是你的肉馅。你将不热爱别的女人。
  
   尼玛回来的时候,瓷儿醒来,“老爷。”
  
   尼玛心头一惊,“怎么了?”
  
   “老爷的杀气很重呢。”瓷儿点灯笼里的红烛,“我感觉得到。”
  
   尼玛笑了笑,“我尼玛伤天害理的事情做得多了,再多一件又何妨?”
  
   瓷儿坐到床沿,“老爷,来世有报应的。”
  
   尼玛冷冷的看着瓷儿,“我从不相信人会有来世。”
  
   瓷儿道,“我相信。”
  
   到了秋天,瓷儿开始熟悉习惯尼府的生活,除了晚上的气氛有些神秘外,其他表面都很正常。莒菊仙一贯的苦瓜脸看惯了也就成了南瓜脸,靖姬快生了肚子大得出奇,阳珍不再送珠宝给瓷儿,她有的瓷儿都有。瓷儿一般只同阳珍聊聊,其他两位也不屑搭理瓷儿,靖姬只是想,这股新鲜劲怎么这么长。
  
   瓷儿是尼玛瞌睡时的及时枕头,尼玛觉得瓷儿简单,一股如清流一样的简单和善。流口水的样子简直可爱极了,一定是梦见好吃的了。
  
   瓷儿梦见的是蝗虫,满天的蝗虫,停在尸体上,被血粘住了翅膀,飞不起来,被瓷儿抓住,塞到嘴里,口水流下来。
  
   用铁钩挂着的尸体已经成功腌制成腊肉,分批运往各位大人的住所,这次顺便要回京城做些公务,和皇帝探讨探讨养生之道,临行之前,尼玛对莒菊仙和靖姬道,“瓷儿要是少根毛,我要你们三个变成腊肉。”
  
   二人面面相觑。尼玛说的三个包括靖姬肚子里的那个。
  
   阳珍道,“老爷你多虑了。我们哪里敢亏待瓷儿妹妹啊。”
  
   尼玛点点头。
  
   廖勇这次破例没有跟班,廖勇的职责是保护瓷儿,还有后院房间里的那些尸事。
  
   “送送我。”尼玛对瓷儿道。
  
   亭间,秋风落叶,散落在湖面。瓷儿弹奏,琵琶声声催离别,残花凋谢,咽泪装欢愁到眉峰。从此寂寞朝朝暮暮。
  
   尼玛问瓷儿,“你要什么,我给你。”
  
   瓷儿停下琵琶,“老爷,如果有报应,我只希望在我身上。”
  
   尼玛鼻子有些酸,道,“我一个月很就回来。你不要离开。”
  
   一帮人浩浩荡荡的消失在瓷儿的视野。

作者签名:
誓言用来背叛 承诺用来敷衍 爱情用来替换 回忆用来纪念 心用来埋葬 他用来遗忘 我用来沧桑 泪用来流淌(依恋)

转载[文.惊奇侠怪]  林友收藏  

  
【点击回复或查看回帖】

传统或网络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胡杨林】及作者名,否则即为侵权。

Copyright © 2008 MY510.COM 版权所有